孩子變得懦弱膽小,沒有安全感,竟是因為遭到恐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再哭!再哭狼來了吃了你!」

孩子不肯吃飯:「你不乖乖吃飯,警察叔叔就會進來抓你!」

孩子在外面亂跑:「你亂跑媽媽就看不見你,這樣你就會被大灰狼叼走!」

孩子又哭又鬧:「再哭的話醫生就要來給你打針了哦!」

是不是很耳熟?想想我們的童年,都是被嚇大的…… 被嚇大的我們現在又用這種方法嚇我們的孩子嗎?

孩子被嚇唬,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第一,孩子覺得害怕,行為收斂了。

但可能把大人的恐嚇當成了現實,幼小的心靈會受到傷害,孩子會產生極度的不安全感,不信任周圍的人,甚至會對某些事物產生恐懼心理,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第二,孩子變得膽小懦弱,喜歡黏著大人,希望大人來保護自己。

孩子碰到事情,不敢勇敢地去嘗試,也會變得懶惰;如果孩子被醫生打針、警察抓人、老師懲罰孩子等種種恐嚇嚇唬過,會產生防禦心理,生病時不跟醫生配合,遇到困難不敢找警察尋求幫助,怕老師的孩子會抗拒上學,這些都和家長曾經的嚇唬有很大關係。

第三,跟小朋友玩的時候,被嚇唬的孩子會模仿自己父母的語氣來嚇唬其他的孩子,例如會說「你如果不睡午覺,大灰狼會來吃你」諸如此類的話。

第四,有些孩子不僅不會被嚇到,還會更加肆無忌憚。

近日荷蘭研究人員發現,比起中性事件,孩子們更能記住這樣消極而虛構的事件,並會添油加醋。

孩子們對這些虛構的消極的事件 會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自動腦補很多細節出來。

我接觸過一個孩子,長得五大三粗,又高又壯,但是他怕黑不敢走夜路,究其原因,原來是小時候,他到晚上一哭鬧,家長就嚇唬他,不要哭,要是驚動鬼了,鬼會把他抓走,長此以往,孩子一到天黑就害怕,仿佛鬼就在身邊,長大了依然如此。

別再嚇唬孩子了,有話好好說

孩子比我們想像的更聰明,比起威脅恐嚇,懂得和他正面溝通可能會更有效。

給出理由,正面引導。

父母在禁止孩子做一些危險事情的時候,一定要給出理由。

如果家長怕孩子不懂,可以藉助一些玩具模型等等。

比如,父母可以藉助兩輛小汽車模型對撞來教會孩子交通事故的危險性。

對於年齡偏小的孩子可以採用更加直觀的方式,例如圖片、動畫等方式。

要求孩子做到什麼事,一定要懂得善於使用簡潔有力的正向語言。

比如孩子又吵又鬧的不讓你吃飯,你說「再吵媽媽就不要你了」,不如用「媽媽想安靜地吃飯,你先自己玩十分鐘」來明確自己的態度更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別恐嚇孩子,誰都不想有一個充滿恐懼的童年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很多「聰明」的父母喜歡恐嚇孩子,從「大灰狼」到「警察」再到身邊長得難看的人,都會被用來嚇唬孩子。甚至他們會說:「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 「你再這樣,我就要打你了!」 「不...

媽媽,我是充話費送的嗎?

讀中班的點點是個開朗大方的小姑娘,小嘴巴特別甜,真是人見人愛。可是前一段時間,點點的許多行為出現倒退現象,她變得越來越粘著媽媽,已經獨睡的她要求媽媽陪睡,媽媽要是不同意她就不停地哭。有一次半夜說...

教育孩子切莫亂嚇唬

 近日,有這麼一則新聞:一個男童走失,好心的警察叔叔看到了前來幫助。沒想到見到警察,走失男童竟止不住嚎啕大哭。據悉,孩子之所以對警察恐懼,是因為家長平常會這樣嚇唬孩子:再「哭就讓警察叔叔把你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