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場所孩子不滿意就大哭大鬧怎麼辦?學會這5招,一治一個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爸爸媽媽有沒有面臨過這種狀況:

爸媽帶著1-3歲左右的孩子進入超市,只要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會拿著不放手,一定要爸媽買。

如果爸媽不給他買,下場就是孩子馬上尖叫,大哭大鬧,另加在地上打滾,有時把地板都差不多擦乾淨,衣服都髒了,他還不願起來。

這時候圍觀群眾投來異樣的眼神,爸媽本來想好好跟孩子溝通,改變他「大哭就有糖吃」的錯誤想法,但迫於旁人眼神的壓力,此刻只想立刻讓孩子安靜!

最後,爸媽妥協了,給孩子買了他喜歡的東西,並想著下次一定不會給他買。

但是事實上,下次很有可能再次重複上面的狀況。

這讓父母很苦惱,孩子不滿意就大哭大鬧,父母明知如果滿足他,就是縱容他成為「小霸王」,但是不滿足他,又拿他的哭鬧沒辦法。

究其原因,是因為一歲之後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尚未健全,但是自主性的發展讓孩子會有強烈的自己想法,所以當孩子不滿意事情發展時,孩子只能通過大哭大鬧來表達情緒。

雖然父母能理解孩子的哭鬧原因,但不代表就得被孩子牽著鼻子走。

如果爸媽無法處理孩子的哭鬧,就放棄原則,妥協退讓來滿足孩子的任性,就像是在教導孩子「爸媽最怕你耍賴用哭的」,孩子馬上就學到「我用哭鬧的方法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

如此只會讓孩子變成無法接受學校規範及要求的「小霸王」,凡事只求自己開心而不理會他人,也就永遠沒有機會學習與他人溝通協調。

孩子沿用這種方法一直到上學的階段,並不會因為年齡增長而自動改善,更進一步影響孩子在學校的人際關係與情緒表達的能力。

相反地,當家中的孩子出現耍賴或大哭大鬧來拒絕配合時,爸媽可以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很喜歡吃糖,不過今天我們只需要買牛奶,所以請你放回去」。

爸媽再帶孩子離開,對於孩子的激烈哭鬧予以忽略。

同時,爸媽必須堅守原則,不因孩子的行為而動搖。

幾次之後孩子就會知道,賴皮哭鬧這個方法無法達到目的,爸媽並不會妥協,孩子就會逐漸減少耍賴的行為。

父母能堅守原則的5個小竅門:

1.約法三章:

爸媽在去超市購物之前,可以跟孩子進行約法三章,比如,「等一下去超市只買洗髮水,而不買其他東西的」,取得孩子同意之後,爸媽才一起出門去超市。

2.忽略哭鬧:

當孩子真的在超市出現大哭大鬧行為時,爸媽先要進行三次深呼吸,冷靜地提醒孩子出門前的約法三章,然後爸媽可以繼續進行購物,忽略孩子的大哭大鬧行為。

3.忽略旁人:

這時爸媽還要忽略一旁的路人及異樣的眼神,如果孩子還在哭鬧,把孩子帶到沒人的角落,一方面讓爸媽冷靜一下,恢復理智,另一方面避免孩子因為有路人關注而變本加厲的哭鬧。

4.及時讚美:

若孩子能遵守約定,沒有繼續哭鬧要買他喜歡的東西,還跟他喜歡的東西說「拜拜」,爸媽必須立刻給予孩子讚美和鼓勵,例如,爸媽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與親吻。

5.閱讀繪本:

這是最有用的一招,爸媽平時可利用繪本故事書,與孩子一起閱讀,共同討論耍賴的後果,以及爸媽告訴孩子更加合適的表達方法。

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堅守自己的原則,不能因為孩子哭鬧就妥協,這很考驗父母的耐心,但是,若父母不想孩子成為「小霸王」,這是一條必經之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是個小霸王,這事賴誰?

要問誰家孩子好,很多家長的會帶可能會出奇的一致,別人家的。那麼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咋樣的呢,怎麼你家娃娃就是小霸王了,很多家長總是找出各種原因和藉口,說我家孩子脾氣大,不順著他不行,我家孩子身體不好...

熊孩子愛耍賴,你該怎麼治

昨天給孩子們講了《巧取豪奪》的成語故事,故事中的米芾在豪奪名人字畫時可算是用盡了渾身解數,最終通過耍賴的方式成功的換取了自己想得到的東西。看到這種耍賴,不知道各位家長是否會有類似的體驗,身為家長...

"不買就打滾"!如何拒絕孩子的非分要求~

⊙歡迎關注「學前教育網」、「園長」微信公眾號。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一幕,孩子在玩具店面前久久徘徊不願走,執意要買「一見鍾情」的玩具,媽媽一般不會輕易妥協,所以結局就是,媽媽在前面氣沖沖的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