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 美國媽媽管教孩子的絕招2—Time Limit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美國媽媽管教孩子的絕招(2),Time Limit—限時。

美國媽媽管教孩子的絕招(2)

Time Limit ——限時

昨天,我們分享了一個當孩子違反規則、發生衝突後,父母可以採取的教育方法——Time Out 獨處(點擊查看)實用| 美國媽媽管教孩子的絕招1—Time Out。

遇事先讓孩子離開事件現場,冷靜情緒,然後再反省問題。

這樣既培養了孩子遇事先冷靜的習慣,也培養了孩子的思考和反省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也會養成守規矩的意識。

今天,我們要跟大家分享另一個教育方法:Time Limit 限時

在美國,大多數的孩子都對父母的規則「令行禁止」。

我們可以看到在遊樂場裡,美國媽媽喊孩子回家,會直接跟孩子說:「Give you five minutes!」通常這時孩子們會趕緊找自己喜歡的項目玩,五分鐘過後,媽媽一聲令下,大家便都乖乖跟著回家了。

而在我們身邊,常常會有家長抱怨:孩子做事拖拉,吃個飯寫個作業都磨蹭很久。

或者:孩子一玩起來就管不住自己,無論怎麼說都不肯撒手。

這該怎麼辦呢?採用Time Limit 「限時」的方法就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那麼現在我們就來具體講一講這個方法。

什麼是Time Limit?

所謂Time Limit,就是父母要為孩子的遊戲,或者完成某項任務制定一個時間限制,不能任由孩子的喜好無限制地進行下去。

在執行Time Limit的時候,父母應該提前告知孩子結束遊戲或者任務的時間點。

一旦時間截止了,孩子就必須要遵守承諾,停止手上正在進行的事情,比如吃飯,看電視,或玩耍。

一開始如果孩子不願意遵守規則,還可以採取「遵守時間規定才可以玩,否則下次取消玩的權利」來作為懲罰手段,這樣的話孩子也容易吸取教訓。

在長期的時間限制約束下,孩子慢慢會形成規則意識,最終學會自我約束。

具體操作方法

當孩子在進行遊戲或者任務的時候,父母應該提前告知孩子結束的時間,比如:「再玩5分鐘,然後我們就回家。

」或者:「8點之前必須完成作業,然後睡覺。

」同時還可以給孩子看一下鐘錶,讓孩子明白「5分鐘」或者「8點」在鐘錶上是一個什麼概念。

這樣既可以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也讓孩子在情緒上有一個緩衝時間。

如果我們直接跟孩子說:「玩好了沒有?我們要回家了!」或者:「作業怎麼還沒做完?快點睡覺!」這樣讓孩子馬上終止他正在進行的項目,不僅會引起孩子情緒上的反感,覺得父母「嘮叨」,而且下一次發生這樣的情況時,孩子依舊拖拖拉拉的沒有時間概念。

我們可以跟孩子進行商量,共同制定一個Time Limit 的方案。

但是一旦方案制定之後,就要共同遵守,嚴格執行。

孩子對規矩的執行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態度是否堅決

常常會有家長說:「我也給孩子制定了時間規定,但他就是當做耳旁風。

有時候我發火了不依他,他就開始哭鬧耍賴。

每次都這樣,真拿他沒辦法。

其實孩子對父母的態度是非常敏感的。

常常是孩子一哭鬧,或者賴在地上,父母就會心軟下來,或者嫌煩、覺得沒面子而滿足孩子的要求。

又或者因為孩子不理會自己的規定,就放任孩子的行為。

這樣的話,孩子就會「明白」哭鬧耍賴、不理會規則,就能夠成功「獲勝」,規矩自然立不起來了。

注意事項

Time Limit這個管教方式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規則一旦制定,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都必須嚴格執行。

特別是父母,不能根據自己的心情或者喜好隨意破壞規則,或者時而執行,時而取消。

這樣孩子無法形成對規矩的尊重意識,覺得即使不照規矩執行也沒關係。

2、在限時到達之前,要提醒孩子「現在是幾點,還有幾分鐘」,讓孩子有一定的時間來緩衝情緒。

有時候孩子玩得正興起,突然讓他馬上結束,很有可能引起孩子情緒上的反抗。

3、對於孩子「哭鬧耍賴」的行為,父母千萬不能妥協。

要讓孩子明白「哭鬧是沒有用的」、「規則是一定要遵守的」。

一旦父母妥協了,孩子就會不斷「升級」哭鬧的程度,突破父母忍受的底線,越來越」難管「。

這樣孩子不但沒有規矩意識,還會變得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4、如果孩子不遵守規定,但是事情又必須完成的情況下,可以採用取消他的某項娛樂作為懲罰。

但是,不要採用「額外獎勵」的方法讓孩子遵守規則。

比如:「你要是能在6點以前吃完飯,媽媽就給你買玩具。

」這樣,孩子就會對他應該遵守的規則提出更多的無理要求,跟父母「討價還價」。

比如:「我要是按時完成作業,就帶我去遊樂場。

」這其實是孩子換個方式跟父母耍賴。

教育誤區

誤區一:孩子脾氣太犟了,怎麼說也不聽,就是哭,一定要哭到大人答應他為止。

這個辦法對他沒用。

如果孩子的哭鬧耍賴動靜很大,並且持續很長時間,很有可能是長期以來,孩子習慣用這種方法跟父母進行「鬥爭」了。

有時候父母認識到這樣不對,想要狠下心來,結果在孩子一次次的「升級」行動中再次妥協。

因此,孩子的哭鬧行為才會變得越來越厲害,而且一不如意就採取這種方式來對付家長。

所以,想要改變這一狀況,父母一定要hold住,對孩子的哭鬧採取冷處理的態度,堅決地執行規則。

對孩子既不要妥協,也不要對孩子發火。

讓孩子自己從情緒中冷靜下來,最終學會自我約束。

誤區二:孩子需要有自我意識,太聽話了不好。

他現在還小,長大了慢慢就會懂得守規矩的。

孩子的規則意識是在長期的訓練中慢慢養成的,而不是長大之後突然會產生的。

我們訓練孩子具有規矩意識,是讓孩子學會尊重規則,並不是為了讓孩子對父母唯命是從。

因此,父母首先要做榜樣,跟孩子一起尊重規則,而不僅僅是執行「父母的命令」。

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分析情況、制定規則。

比如:「你8點要去幼兒園,7點45分吃完早餐,這樣的話我們都不會太匆忙。

」而不是:「跟你說多少遍了!7點45分以前一定要吃完!怎麼這麼拖拉!媽媽上班來不及了你知不知道?」

請家長記住

無論是Time Limit 還是Time Out,

都是訓練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

讓孩子學會自我反省、獨立思考和自我約束。

千萬不能把這些方法變成對孩子不聽話的懲罰手段。

本文轉自瑞丁老爸講故事(PapaReadStory)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給不同年齡孩子立規矩妙招

孩子認知和行為能力的發展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讓他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學習守規矩,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父母對孩子行為的規範也應隨著其年齡增長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