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把孩子養成「討好型人格」,太讓人心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媽媽生氣——孩子趕緊道歉:媽媽我錯了,以後再也不惹媽媽生氣了;媽媽沉默——孩子戰戰兢兢地不敢玩也不敢動。

你一定很驚訝,世上居然有如此「乖巧懂事」的孩子?這樣的孩子你想要嗎?但事實上這類孩子中有不少人都是討好型人格,也就是俗話說的「老好人」。

在最新一期《奇葩大會》,天才作家蔣方舟講述了自己和討好型人格的故事。

而在早前的《圓桌派》中她也曾提到過「我因為太希望別人喜歡自己了,而成了一個諂媚的人。

心理學家Harriet Braiker在《討好是一種病》一書中提到:

關於討好有一個很大的誤解,很多人會覺得它是一種良性的心理狀態,畢竟看起來,被當做好人總是不錯的。

但實際情況是,很多討好者已經不是簡單的取悅他人,而是無法控制地討好他人,下意識地犧牲自己,甚至對來自他人的讚賞和認可上癮。

討好型人格孩子最顯著的一個特質就是敏感,他們熟知別人的情緒需要,並情不自禁地做出自我犧牲。

對於安全感、他人的愛和關注有著超乎尋常的渴望,並懷有這樣的心理暗示:「我必須做得很好,爸爸媽媽才會對我好」「我必須成為爸爸媽媽所期望的人,他們才會愛我」,出於這樣的動機,這些孩子出現了以下一些性格特點:

  • 敏感、膽小、自卑、過分乖巧

  • 善於觀察大人的臉色,被大人的情緒所控制

  • 沒有主見,做事只為獲得大人的關注和賞識

01

如白紙一般的孩子也會成為討好型人格嗎?答案為:是的。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導致孩子成為「討好型人格」的罪魁禍首竟然是父母。

缺少父母的關愛

像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從小就希望爸爸可以喜歡她,她面對長期板著臉的父親,很小就學會了做鬼臉來博得父親一笑,她自己也從父親的笑裡面得到很大的安慰。

一次父親給她拍和服照的時候,想到妹妹久美沒有辦法拍一張而眉頭緊鎖,松子再一次做鬼臉想博得父親一笑,可她得到的回應卻是——開玩笑也要有個度!

松子努力按照爸爸的要求去讀書,去工作,可是這一切的努力都不如體弱的妹妹一句咳嗽更讓爸爸掛心。

缺少父愛的松子,一生都在討好親人、朋友、愛人,甚至臨終前留下了「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一些二胎家庭父母更關注二寶,老大不得不懂事、幫家裡分擔家務來討好爸爸媽媽以得到關注;有的家庭里,大寶甚至承擔照顧弟妹的責任,不能和小朋友玩,缺少童年的喜怒哀樂,和二寶發生爭執時父母偏袒弟妹,不管怎樣總是自己的錯,委屈自己,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越是渴求愛,越是容易產生怨念。

愛的不均等,傷害了孩子敏感脆弱的心靈。

他們的心中存在不滿,然而他們又為自己對最愛的人存在不滿而感到愧疚。

這份糾結,讓他們的心在愛與恨中熬煎。

父母「有條件」的愛

討好型人格形成的最根本原因在於:他們在原生家庭中沒有得到過父母「無條件的愛」。

這次考了100分——爸爸媽媽笑臉相迎;

這次考砸了——家庭氣氛瀰漫著火藥味,各種質問、譴責劈頭蓋臉地襲來;

好好練琴——媽媽好吃好喝地伺候著;

一旦厭倦偷懶——各種牢騷抱怨訴苦洪水般襲來。

在父母這樣兩極分化的態度下,孩子只有在達到了父母的需求和期望時才能感受到自己是被愛著的,才不會被拋棄或否定。

出於人類趨利避害的本能,孩子為了讓父母高興逐漸學會了妥協。

高壓教育下,你將會收穫一個表面上「喜歡」學習,「熱愛」練琴的孩子,甚至將來選什麼專業、做什麼工作也會「乖乖」聽從父母的建議。

小時候父母陪伴缺失

兒童心理學認為,3歲以前是人安全感的生成時期,如果這段時期缺乏父母陪伴,成年後的安全感普遍會缺失。

而6歲以前是人性格和世界觀的成型期,如果父母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愛與正確的引導,那孩子的性格會內向、自卑、悲觀。

童年時期不能得到父母陪伴的孩子,潛意識層面一定是受到傷害的,這種缺失不是父母拚命滿足物質需求就能解決的。

那些寄人籬下的孩子,他們會有一種「我只有討好他們才有飯吃」的潛意識,這種就是典型的「我需要讓別人高興,我才能生存」的世界觀。

長大後,這種孩子很容易因過度在意別人的眼光,而迷失自我。

父母本身的「討好型人格」

在一篇文章的評論中看到這樣一段話:

從小被教育要謙虛,取得一點小小的成績和爸媽說,就被說成驕傲自滿不謙虛。

後來覺得自己說自己好是不行的,別人說你好才是真的好,把這定義為謙虛,畢竟謙虛是美德。

看了這篇文章,才發現這也是討好型人格的表現。

我父母在養育孩子時慣於否定,而我現在對我的孩子多少也繼承了父母的模式。

有些父母本身對自我、對家庭缺少積極認同和價值感,總是拿「你就多讓著他唄」、「別太調皮,別人會不喜歡你的」教育孩子,甚至不惜犧牲孩子的心理需求去滿足別人。

這樣的家長會用這樣的邏輯來教育孩子:

● 「別去別人家裡玩,凈給人添麻煩。

● 「別那麼不懂事,讓叔叔阿姨看笑話!」

● 「咱們家條件差,人家給的東西不能要,不能讓別人看不起。

這樣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潛意識裡就會覺得低人一等,不自覺地討好別人,從而形成「討好型人格」。

02

那麼怎樣避免把孩子養成「討好型」呢?

給孩子「做自己」提供強大的動力

也許我們的孩子,終其一生,都會是一個平凡人。

從為人父母的那天起,我們就要有這樣的準備和認識。

尊重孩子的選擇,凡事多和孩子商量,當孩子覺得自己的意願得到了表達和重視,也會樂於接受最終結果。

比如全家旅遊計劃這種事,也參考一下孩子的意見,只有你當孩子是個獨立個體了,孩子才會像小大人那樣多思考,多考慮自己內心的需要做出自己的選擇,而不是隨波逐流,一味迎合別人的想法和期望。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管孩子變好,還是變差;也不管他們有沒有按照我們期望的方向成長,始終對孩子懷有無條件的愛,才能給孩子做自己提供最大的動力。

培養孩子充實富足的內心

「討好者」的內在與心態太過無力和空虛。

在他們的認知中,對於獲得別人的認可和讚賞,只有「討好」別人這個方式,沒能意識到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等來獲得別人的讚許和認可。

所以父母應當引導孩子多多關注自身,幫助孩子培養一顆溫暖、強大的內心。

比如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加以培養,發展特長;或者專注於學習、閱讀,孩子每天有自己喜愛的事情做,逐漸進步,成為更好的自己。

他們可以從這些通過自己努力的具體事情中獲得成就感、自我確認感、自我滿足感,自然而然能夠贏得別人的關注和讚美。

給孩子最好的愛是陪伴

對於孩子來說,再好的教育,都比不上父母用心的陪伴。

幾乎每一個問題小孩,都有童年時期「父母缺席」的烙印。

所以再忙,也別忘了預留時間給孩子,一旦發現孩子有「失去自我」傾向時,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需求,給予安慰或疏導,幫助孩子做回自己。

孩子一旦陷入「討好別人」的模式中,就會失去自我,失去遵從自己內心和自覺的勇氣。

而「討好型人格」一旦形成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當父母的應做到時常警醒、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記得告訴孩子:遵循自己內心的選擇,有時候並不會打破關係。

讓孩子知道,學著拒絕一切讓自己感到不適的行為、事情,比學著懂事,更重要。

(匠心培優:jiangxinpeiyou)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別在當著孩子面吵架了!看看後果有多嚴重!

「你看看某某家的孩子多懂事。」 這是我們家長經常說的一句話。大家似乎已經把孩子懂事當成了一種炫耀的資本,可殊不知,孩子懂事的背後承擔了多大的辛酸。我曾採訪過很多在外人看來特別懂事,特能處理人際關...

孩子懂事聽話最省心?別天真了!

1蘇叔蘇嬸在侄女小悠的婚禮上哭得稀里嘩啦。他們的大女兒蘇西遠嫁異國他鄉已經兩年。兩年來,女兒和他們很少聯繫,幾乎音訊全無。蘇西姐在遠嫁他國之前,有過一次婚姻。她前夫和他是同一個縣城的,是父母認可...

看完《我的前半生》,我最心疼這個孩子

凱叔說在後台收到過這樣一條留言:「我好苦惱,無論是日常交際還是在工作中,我總不肯拒絕別人。寧願委屈自己,也要避免衝突,不然怕關係不保。畢竟有很多人都說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其實類似的情況也同樣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