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行為是孩子的第一榜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風中最重要的角色是父母,父母的行為是孩子的第一榜樣。

有個古老的故事,說的是從前有一對中年夫婦對年邁的父母很不孝順,他們把老人攆到一間破舊的小屋裡居住,每頓飯用小木碗送一些吃剩下的冷飯冷菜給老人。

一天,他們看到自己的兒子在雕刻一塊木頭,就問孩子刻的是什麼,孩子說:「刻木碗,等你們年紀大時好用。

」這時,中年夫婦猛然醒悟,把父母請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隻小木碗,拿出家裡最好吃的東西給老人吃。

小孩因此也轉變了對他們的態度, 從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

可見,父母的行為以及家風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要培養好習慣,父母要給孩子好榜樣和好家風。

一次,筆者在家庭教育熱線值班,接到一位母親的諮詢電話,她非常苦惱地講起了對女兒的教育,她說自己對女兒要求挺嚴格的,尤其要求女兒要孝敬姥姥,因為女兒是姥姥一手帶大的。

但是,女兒小時候還是個乖孩子,現在長大一些了,卻越發不肯尊敬姥姥,有時還和姥姥吵架。

她說:

那天我聽見女兒對著姥姥大呼小叫,和姥姥爭吵著,有些話讓我震撼,孩子沒有一丁點兒對老人的尊敬,話語裡甚至夾雜著霸氣和不屑。

我實在忍無可忍,把她叫過來。

我問她怎麼了,她說是姥姥不小心碰到了她。

我說:「你明明知道是不小心的,為什麼還一定要跟姥姥這樣鬧騰?」她理直氣壯地說:「她碰到我了,就該跟我道歉。

我沒有再問什麼,只是對她說:「請你仔細回想一下,然後告訴我,姥姥平日是怎麼關心你的?請你說出五點。

」女兒想了又想,最後只想出兩點:一,她給我夾菜;二,她每天給我做飯。

別的就什麼也想不起來了,倒是想起了姥姥的一大堆不好,什麼說話聲音大,愛嘮叨,總是記不住事情,睡覺打呼嚕。

無奈,我只好和孩子進行了一次長談,很多時候我甚至含著眼淚,恨不能把姥姥愛她的點點滴滴都告訴她,讓她感受到長輩的愛。

可是,我發現效果並不好,雖然當時孩子懺悔得流出了眼淚,可過後還是不知道孝敬姥姥。

為什麼我們越教育孩子越不尊敬老人呢?

我苦惱地和愛人說起這些時,他總是說小孩子懂什麼,老人就不能讓著點兒孩子?整天和小孩子吵,哪像個大人樣?這真讓我無可奈何。

生活中也會有很多父母遇到這樣的煩惱,雖然成年人對孩子進行了很多教育,但孩子卻不能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

發生這樣的問題,父母就要多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一方面,或許會因為孩子還小,對父母的愛感受不深,另一方面,成年人往往給孩子的更多是口頭上的教育,這些教育並沒有真正觸動孩子的心靈和情感。

在孝敬長輩方面,做比說更管用。

尤其對於小孩子,他常常難以理解大道理,而是喜歡看著父母的背影做事。

有的爸爸媽媽教育子女要孝敬父母,但自己卻不孝敬老人。

有的兒媳對婆婆惡語相向,有的女婿對丈母娘不理不睬,還有的夫妻自己不肯做飯,常常回父母家蹭飯吃。

爺爺奶奶在教育孫輩時有所不妥,夫妻就會對老人各種挑剔……成年人的一些不孝行為孩子都看在眼裡,這樣的「榜樣」想讓孩子懂得感恩是很困難的。

孫雲曉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研究員

首都師範大學特聘教授

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兒童工作智庫專家

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給孩子做最好的榜樣?

現如今孩子的教育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如何才能教育好一個孩子,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不同的年齡層的朋友的關注了,無論是孩子的父母還是孩子的爺爺奶奶亦或是姥姥姥爺都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格外的關注,一個...

孩子不尊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5招教你怎麼破

地鐵上一個2歲多的小男孩先是對著爺爺又踢又打,打了一會兒小孫子扭過身又對著奶奶臉上一頓亂抓亂打,期間爺爺似乎也很生氣的扳起面孔攔著他,但是手揚了揚終究是沒打下去那巴掌。一個8歲男孩在商店裡對外婆...

培養孩子好習慣,爸爸媽媽是最好的老師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於孩子來講,這一點尤其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一生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無時不在影響著孩子,為了培養出優秀的下一代,做父母的一定要樹立好榜樣。有一位媽媽發現孩子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