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帶娃進異性更衣室!中國的性別教育任重道遠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熊小寶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一位媽媽帶兒子去游泳,管理員阿姨卻堅決不讓男孩在女更衣室換衣服。

這位媽媽覺得委屈,表示小孩只有3-4周歲,管理員阿姨還是不同意,她說自己被罵哭,「以後是不是爸爸不能帶年幼的女兒去游泳館?媽媽也不能帶年幼兒子去游泳館咯?」

小孩子該不該帶進異性更衣室?

網友們的意見幾乎是一邊倒地支持管理員阿姨的做法:

鞋老闆:說實話,你覺得一個父親會帶著女兒進男更衣室嗎?

可樂是大嘴巴:女兒現在九個月,現在就告訴老公上廁所要關門,洗澡完澡穿好衣服再出來,不要光屁股在家裡,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不管是男孩女孩,從小就應該培養性別觀念,以及隱私部位的保護。

清晨:個人覺得管理員做的很對,該女子帶兒子進去不顧及其他人感受 ,估計這種人平常在單位也是自私慣了。

甜老頭:我覺得這樣沒錯,從小要讓孩子知道男女有別

更衣室明文規定

異性兒童不得進入

這次,熊小寶也要「跟風」一次,堅決支持管理員阿姨—不能進!


很多中國的父母一直對性別教育這一塊是比較忽視的。

熊小寶舉個栗子:

很多家長想要一個女孩子,卻生了一個男孩子,於是從小給他穿裙子留頭髮扎辮子,而孩子看起來也很不抗拒,家長們也樂得開心。

其實孩子不是不抗拒,而是性格意識還沒有建立,對男性和女性不能進行區分,甚至認為人的性別能通過衣服裝飾的改變而改變,你們這樣孩子會被玩兒壞的呀!

說正經的,性別教育缺失會導致2個非常嚴重的後果:

01、性別意識模糊甚至混亂

同性戀有天生的,也有後天的。

撇開天生的不說,後天因素中童年時混亂的性別教育影響極大:不知道男女區別,無法定位自己的性別,或者性別區分能力差…

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性格表現特徵很極端。

同性戀、偽娘、鐵T的童年都有一定的教育缺失,就算成為了性別意識正常的成人,男生也可能比較「林黛玉」,女生表現得很「李逵」style。

02、隱私保護意識淡薄

在很多經濟教育落後的地區,經常爆出幼童性侵事件,這些被性侵猥褻的孩子事後90%都不知道自己遭到了性侵,只知道加害人似乎對自己做了不好的事情,對其中的嚴重性完全就沒有意識!

為什麼?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是侵犯行為,不知道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因為沒人告訴他們,這樣是不可以的不對的違法的!

《熔爐》中,孩子們被校長和老師聯合欺凌,無人敢言

《素媛》中,小女孩兒素媛遭到性侵,生殖和排泄系統受到嚴重破壞


有些人可能會說,不就是進個異性更衣室嗎?要不要那麼嚴重呀,我只能說「細節,影響一切」,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教給孩子的一言一行,他們都會奉為聖旨,並謹遵執行。

想像一下你現在回到了4歲:

如果你是個男孩兒,你媽媽帶你進了女士換衣間,裡面全是赤條條的女人,你什麼心理感受?

「咦,媽媽既然能帶我進來,是不是意味著我去幼兒園也可以看女生裙底,扒女同學衣服,別說這些小裙子還挺好看的,我是不是可以穿著去上學呢?」

如果你是個女孩兒,你爸爸帶你進了男士換衣間,裡面全是紅果果的男人,你什麼心理感受?

「啊?他們為什麼有我沒有的東西,那都是些什麼?我去幼兒園了可以去摸男同學的丁丁試試嗎?別人是不是也可以看到這樣火果果的我呢?」

對於5歲之前的孩子還沒有發展出性別恆常性。

也就是說,孩子認為人的性別是可以被輕易改變的,而這種改變往往取決於外貌特徵。

比如一個3歲的孩子在帶上媽媽的假髮後,就認為自己經變成了女生。

孩子的性別意識發展時間線:

· 嬰兒在4個月大的時候,已經可以從聲音區分男性和女性;

· 1歲大的時候,就可以區分男性和女性的照片;

· 3歲以前,大多數孩子都可以準確的說出自己是男生還是女生。

性教育從孩子出生時就已經開始了,通過觀察、模仿、詢問、閱讀、討論、嘗試,乃至電視節目、網絡信息、街頭小廣告等等,不管你願不願意,孩子總能找到答案,而那個答案卻不一定科學和準確。


那麼,怎麼進行性別教育呢?

最關鍵的在於家長的心態

01、不要混淆孩子的性別打扮

女性化男孩和男性化女孩在年齡較大時,常常受到小朋友的歧視和捉弄,或受到老師和鄰居的壓力,使他們企圖隱蔽自己的異性行為,但常常辦不到,內心十分痛苦。

同時他們又無形中被其他寶寶「隔離」開來,因而產生內向、孤獨、膽小及憂鬱的性格特點。

02、孩子有了性別意識,給孩子機會去觀察性別的差異,然後再引入規則。

孩子知道了性別區別,再能知道這些區別帶來的規則限制。

例如爸爸可以教男孩子怎麼尿尿、怎麼拉粑粑,媽媽偶爾坐在馬桶上示意。

經過簡單的示意就可以知道:我用小JJ尿尿,媽媽用屁股尿尿,但是我們都用屁股拉粑粑。

知道差異以後,家長就可以引入規則:你是男孩子,不能看女孩子尿尿和洗澡,你應該讓爸爸帶你去,不能掀裙子,也不能欺負女生。

女孩子同理嘍。

03、借用繪本等工具介紹性別知識

現在專門為兒童繪製的性知識繪本已經很多啦,熊小寶今天推薦的這本叫做《小雞雞的故事》。

書中有很可愛的圖片,介紹了男孩子、女孩子和爸爸媽媽的身體長什麼樣,圖片一目了然,讓孩子可以「光明正大」的去了解性別知識。

在孩子看繪本的時候,家長就可以教孩子進行自我保護:那些部位是不能被人看和摸的,別人的哪些行為是對自己的有害的,遇到哪些情況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或者老師。


性別教育和知識教育一樣,在童年時期的種的因,會結出影響一生的果。

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性別,提早建立性別意識,以後不管ta是愛異性還是同性,至少都是在清醒的情況下做的決定,而不是渾渾噩噩亂入了道。

點擊下方文章,可查看往期經典,篇篇都是乾貨!

  • 滴滴帶娃上架啦,你會使用嗎?

  • 哭聲免疫訓練法可導致精神分裂,但是一半的父母都不自覺間用過!

  • 又一孩子就食時被噎死!這個最有效的除噎法,爸媽必須掌握!

  • 威廉西爾斯親密育兒法:和孩子建立溝通,從回應嬰兒哭聲開始

  • 消失的老公—中國喪偶式育兒

  • 每個幼兒園老師,上輩子都是折翼的彩妝師,這些孩子妝笑瘋啦!

  • 兒童性教育不是牛鬼蛇神,中國父母你為何「談虎色變」

熊大寶都那麼可愛了,還不訂閱一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