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罰」孩子的這5條規則,你一定不知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當懲罰不但不能幫助孩子自律和關心他人的感受,還會傷害孩子的責任感,但家長們也給出了各種各樣、必須懲罰的理由:

「如果不懲罰他們,他們就會逃避管教。

「有時候我很生氣,但沒有別的辦法。

「如果不懲罰,孩子怎麼知道他做錯了,以後不再犯?」

「我懲罰他,是因為那是他唯一能理解的管教方法。

那麼,該如何將「懲罰」變成更有效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呢?爸媽也需遵守以下規則哦:

規則要明確

父母應該清晰地告知孩子應該遵守的規則,例如:

▶「你站那麼高很危險,不能那麼做!」

▶「剛上桌的湯碗不能碰!」

而且語氣、眼神和肢體語言都應保持一致,讓孩子明白規則的強制性,而不是像開玩笑一樣說「站那麼高是想做個千里眼嗎?小心掉下來哦!」

如果孩子分不清父母的話是願望還是命令,一旦受到懲罰就會感到委屈,因為他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別把懲罰當威脅

孩子不聽話,有些家長常常會進行威脅:

▶「再不聽話就把你送去幼兒園!」

▶「再不聽話就告訴你們老師!」

▶「再不聽話就把你趕出去!」

當然,家長嘴上這麼說,實際上不會付諸行動,而孩子聽了無數遍的威脅,就會將其當做耳旁風。

因此,父母不可濫用威脅,在給孩子定規矩之前必須確定是不是自己能夠執行。

▶「我希望你玩好玩具後收拾好,如果你不做,那麼取消今天看電視的機會。

如果孩子不按要求做,那父母就不能和他討價還價,而是言出必行,堅決執行懲罰。

不同錯誤不同懲罰方式

如果孩子犯了不同的錯誤,例如撒謊、打碎花瓶或者學大人說髒話,那麼懲罰的方式也要一致,例如,撒謊的懲罰是取消一周的零花錢,打碎花瓶的懲罰是打掃衛生、整理房間,學大人說髒話的懲罰是取消一次郊遊,等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不同年齡不同懲罰

對於5歲以下的孩子,犯錯的最好懲罰是冷落隔離,幾分鐘不理他,孩子就會覺得收到了很重的懲罰。

而對於5歲以上的孩子,可以以整理房間、打掃衛生、刷碗等體力勞動作為補救措施,比如:

▶孩子把果汁灑到了桌子上,家長可以讓他自己拿抹布擦乾淨;

▶畫紙弄破了,要自己想辦法去粘貼好;

▶玩具扔了一地,要自己去收拾。

這是讓他知道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機會,以「還債」的方式減輕孩子的愧疚感,從而改正錯誤。

不是所有活動都可以禁止

移開孩子喜愛的事物,禁止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情,比如看電視、打電子遊戲、外出等,會讓他意識到自己錯誤的代價。

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的活動都可以禁止,比如與孩子人格和健康發展有關的活動,像體育活動、食物等,就不宜禁止。

懲罰是一種教育手段,

也是一種微妙的家教藝術。

只有擁有了懲罰孩子的智慧,

才能真正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父母批評孩子的6個方式

孩子犯錯了,父母有責任批評和管教,但怎樣的批評才能既有作用,又不傷害孩子呢?心理專家告訴我們,在批評和尊重之間,了解孩子的承受能力,並選擇適合的批評方式,會幫助父母找到平衡。批評孩子的三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