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撒謊的孩子更聰明!早知道這點,爸媽能少犯多少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那位看似純真無瑕、天使模樣的小崽子開始了撒謊:

明明精神狀態很好,心情很好,但他就是假裝肚子疼,哭鬧著非要呆在家裡,死活不願意去幼兒園……

明明是自己亂扔玩具,書本,把家裡搞得亂七八糟,他非要說是他的小玩偶,小芭比娃娃,小機器人幹的事情……

明明是自己闖禍,把家裡的東西損壞了,但就是死不承認自己干,甚至臉不紅心不跳的說謊試圖嫁禍別人……

父母開始著急,恐慌,「這麼點的孩子就開始撒謊,騙人,長大了還得了?」

其實撒謊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然經歷的一個階段,很多父母可能不知道。

孩子撒謊,不意味著孩子就頑劣任性,只能說明孩子在努力地以更高級、更複雜的方式來探索世界的過程。

一項滑鐵盧大學的研究報告顯示96%的孩子都有過撒謊經歷。

4歲的孩子平均每兩個小時撒謊一次,而6歲的孩子平均每小時就撒謊一次。

研究人員還發現兒童撒謊行為的可以分為3個階段:

  • 2-3歲階段

孩子一般會在2-3歲期間開始有撒謊意識。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著豐富的想像力,生活在一個幻想的世界裡,所以他們常常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比如會說他的玩具幹了壞事,或說他有魔法之類的,他其實還不能分清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假,所以這個年齡的「謊言」大可歸納為「童言無忌」。

  • 4—6歲階段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已經開始揣測他人的思想。

他們已意識到說謊是解決問題或者逃避懲罰的一個好辦法,也知道謊言需要更具可信度,他們知道如果告訴老師家庭作業被狗吃掉了,那老師肯定不相信的,所以他們的謊言會經過更好的加工。

  • 7—8歲階段

7-8歲左右,孩子不光可以有意的欺騙他人,也可以編造更完整的故事,並且聲音與表情都更讓人信服。

這個年齡的孩子開始有意的撒謊,因為他們不想陷入麻煩,不想讓人對自己印象不好。

2

儘管大部分的孩子都有撒謊的經歷,但教育孩子懂得誠實的重要性是我們父母非常重要的責任。

我們先要明確孩子撒謊的動機。

我們總結了以下幾點,家長對照並自省下,因為很多孩子撒謊成性是因為家長不當的教育和引導:

  • 僅是忘記了

4歲前的孩子記憶力僅是成人的1/4,4歲左右的孩子的某些謊話僅僅是因為孩子們忘記他們剛才所做的。

比如他們以為自己吃光了所有的飯菜,而事實上他們只吃了幾口。

  • 怕父母或老師的打罵

有些父母每逢小孩子做錯了一件事,便要罵孩子或打孩子。

孩子怕罵怕打,便用說謊來掩飾自己的過錯,這種掩飾得到父母或教師的寬恕,於是第二次第三次做錯事時,便再說謊來求得寬恕了。

  • 逃避現實

有時小孩子為了不願意做或不能做某事時,便假裝頭疼、肚子疼。

用各種謊言去欺騙父母或教師這種謊言又往往得到父母或老師的同情,因此以後便也常說謊去推諉了。

  • 為了保護自尊和面子

一件事本來不是孩子做好的,但孩子說是他做的,可以得到獎賞,面子光彩,於是他說謊了;事情是他做的,但做得不好,或闖了禍,為了保護自己的自尊心,於是就撒謊說不是自己做的。

  • 圖利

有些孩子因為嘴饞,要吃某個東西,便說說謊,又有些孩子為了要得到很高的分數或獎品,便在考試時作弊還硬說自己的本領高人一等,這都是因為圖利。

3

當孩子撒謊了,父母什麼行為,會讓孩子走入歧途?

美國的兒童心理學家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

在一個大房間裡,一個角落放雞蛋,另一角落放糖果,邀請一些大概五歲的孩子進入這個房間,並鄭重告訴他們要看好雞蛋。

剛開始,孩子認真地照看雞蛋,但過不了多久,孩子們就被另一角落的糖果吸引去了,把看雞蛋的任務拋到九霄雲外。

心理學家在孩子們都去了另一角落吃糖的時候,通過遠程控制開關把雞蛋全打碎,然後進入房間問孩子「雞蛋怎麼碎了」?

結果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自己笑眯眯地問孩子的時候,很多孩子坦誠了實情。

但如果表情嚴肅甚至有怒氣地質問孩子時,大部份孩子都不敢承認自己的疏忽導致了雞蛋碎了,而是選擇說謊逃避。

可見,大人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很多行為,也決定了孩子會否撒謊。

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應該逼著孩子問:「你有沒有、是不是你、你竟然……!」憤怒的逼問只會讓孩子更想撒謊,而且撒謊越多越容易再次撒謊。

舉個例子,比如孩子打碎了一隻漂亮花瓶,有些家長的反應是這樣的:

怒吼插腰質問:「誰把花瓶打碎了?」「是不是你把花瓶打碎了?」「這個花瓶多貴啊,我要知道是誰打碎的就如何如何……」

正在為打碎了花瓶愧疚不已的孩子,看到自己最親的人如此生氣,只能驚慌撒謊:「不是我,不知道(或嫁禍某人某寵物)。

這是孩子因害怕或緊張而作出的自我保護行為。

而父母在找尋「真兇」的過程除了讓孩子心驚膽顫,也更讓孩子明確謊言是有用的;如父母不知道是誰打碎的,孩子這個時候的撒謊,是可以幫他渡過某些訓斥和懲罰,也讓孩子頓悟做錯事不用承擔彌補,學會說謊即可。

一隻花瓶多大事?有必要如此興師問罪嗎?一隻花瓶多大事?有必要搭上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嗎?

家長這樣歇斯底里的行為,很有可能讓孩子的性格變成這樣:

膽小,缺乏勇氣,善於逃避,無誠信……

那些滿口謊言,涼薄自私的人,背後必有一個情緒容易失控,大呼小叫的父或母。

我們應該學會理解孩子的「一時失誤」,並將「失誤」看作機會,引導孩子獲得大智慧。

我們不需要生氣指責,而應平靜地幫助孩子一起整理,這會給孩子一個很強大的信息:犯錯沒關係,犯錯後只要可以負責,願意彌補就好,不需撒謊,也不需驚慌。

4

那麼,孩子撒謊了,我們應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引導孩子?

接著上面的例子,如果孩子打碎了花瓶,或有了其他破壞性的行為,父母應該這樣做:

不需怒,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比自己家人重要。

只是少了一個物件而已,可以再買同樣的,也可以不買,也可以以後再買個更好的。

如果孩子在現場,輕聲招呼孩子一起把碎片撿起來,在收拾的過程,可以告訴孩子這個物件的來歷,如果是自己喜歡東西,告訴孩子這個東西自己很喜歡,不過也沒關係,我們以後再買。

如果父母能如此心平氣和對待物件損壞事件,孩子根本不會撒謊,他會如實告訴父母自己是如何不小心損壞了東西,並懂得了心存感恩和謹慎。

也許孩子不一定會認錯道歉,但是他會用自己的行為來彌補錯誤,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試想那些長大後愛撒謊的孩子,不就是害怕犯錯後要接受懲罰嗎?如果從一開始就讓孩子明白,犯錯後沒有懲罰,只有承擔,那我們就把孩子撒謊的動機扼殺了。

當然,父母控制了情緒,掌握了態度,也還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做到這些:

  • 不要刨根問底,也不要明知故問

明明看出事情是孩子做的還要問是不是孩子做的,讓孩子親自承認了,還要問過程和問孩子怎麼辦?這樣很容易讓孩子有進一步撒謊的機會也很容易讓孩子養成撒謊的習慣,直接指出來並收拾清理現場就可以了。

  • 父母應注重孩子闖禍後的彌補,而並非認錯

將精力集中到找出解決辦法而不是一味的責備上。

不管事情是如何發生的,東西已經壞了或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應該思考該如何處理?如何陪著孩子一起面對?

  • 不需學警察那一套「審訊拷問」

不要告訴孩子:「如果你說了真話,你就沒事了。

不要套孩子的話:「我看到,聽到什麼,還是你從實招來吧。

而是應該營造輕鬆的氣氛,不讓孩子害怕講真話,比如溫和與孩子溝通:「告訴爸媽事情的經過,我們看怎麼解決,我們一起解決。

如果孩子的確犯錯了,就要教孩子如何去彌補自己的過錯,對應的可以有懲處但絕非是謾罵和毒打。

  • 不要給孩子太高的目標

有時孩子們撒謊是因為他們感到自己沒有達到父母的要求,他們覺得撒謊比失敗要好。

所以在平時的教育中,我們需要讓孩子知道,盡力去做了,即使是錯誤和失敗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 給孩子做出榜樣

家長應做到誠信,別動不動就哄騙孩子,孩子會模仿家長的行為,所以家長不可做「反面教材」!

  • 別給孩子扣「騙子」帽子

別因為孩子的一次錯誤就給他扣上「騙子」的帽子,並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強調。

這樣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逆反的心裡,更會讓孩子自暴自棄。

撒謊,每個孩子都會在成長曆程中運用過,只是撒謊也是一種糟糕的品德問題,我們除了要理智對待孩子用謊言掩蓋的事實和動機,更要用心引導孩子學會誠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經常撒謊,睿智父母應該這樣做

對於孩子撒謊,好家父母幫的家長們有一個共同的認識:父母越嚴厲,孩子越會撒謊,生氣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閃亮的爸爸》中,潘瑋柏的「爸爸經」獲無數網友點讚,其中就有針對蛋蛋「撒謊」這個壞毛病的教育。面...

撒謊的孩子,更需要愛,需要父母的尊重

1前幾天,一個媽媽微信群炸開了鍋。有位媽媽說自己5歲的孩子竟然偷家裡的錢去買東西。被發現後竟然還撒謊,說自己從來沒有拿過。當時怕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沒有處理。可是奶奶說一定要好好管管,不能慣著孩子...

別不信,會撒謊的寶寶更聰明!

不知不覺間,孩子長大了,突然間能言善辯了,變得魅力十足。但也在不知不覺間,孩子居然會撒謊了。你看,這個3歲的小傢伙煞有介事地告訴媽媽,有長頸鹿從窗口經過,而寶寶家住在15層樓。這個5歲的小傢伙,...

孩子撒謊,父母這樣做,勝過打罵!

有家長在後台留言詢問,自己孩子才3歲,就愛撒些小謊,自己擔心他長大後撒謊成性,到底該如何教育孩子呢?其實,說謊並沒有那麼可怕,甚至有的大人有時候也會說謊。所以面對孩子的「謊言」,請不要如臨大敵,...

孩子愛撒謊怎麼辦?從哪裡找原因!

孩子說謊,是父母很頭疼的問題。經常聽到家長說:「孩子謊話連篇,嘴裡沒一句實話,不知道跟誰學的!」為什麼孩子會撒謊呢?其實,孩子的說謊行為很有可能受到了家長的影響,家長務必要知曉!影響一:恐嚇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