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學說話時,家長最容易犯的4個錯誤,看看有你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了解更多有趣的育兒知識,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吧!

一般情況下,小寶寶到了1周歲左右,就會進入語言學習的第一個敏感期,這個階段的小寶寶模仿學習能力特彆強,這個時期寶寶學會的語言發音很可能是會影響一輩子的。

所以會有人因為從小接受了錯誤的發音引導,導致長大了以後也糾正不過來,經常會受到他人的嘲笑也是由於這個原因。


因此到了寶寶的語言學習敏感期,爸爸媽媽一定要格外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儘可能的不要給寶寶做出類似以下幾種錯誤的引導。

1、使用太多「兒語」

在寶寶剛開始學習說話時,一般會發出疊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奶話」或者「兒語」,剛開始家長會覺得親切可愛,可能也會順著寶寶用兒語的方式跟寶寶交流。

比如把「喝奶」說成「喝奶奶」,汽車說成「滴滴」等。

在寶寶最初的學話階段,這種語言學習方式還是能夠激發寶寶學習說話的興趣的,但是不宜使用太久,因為這樣會讓寶寶的語言能力長時間的停留在簡單的模仿時期,很難學會說完整話。

2、模仿寶寶的錯誤發音

寶寶的發育器官還不夠完善,還不能準確的掌握髮音的技巧,有時候會說出一些好玩但是不正確的話,比如「吃飯」說成「七飯」。

有些家長聽到寶寶這樣說會覺得特別新鮮有趣,就是就會模仿寶寶的說話方式。

殊不知這樣會給寶寶造成錯誤的引導,讓寶寶誤以為自己的發音是正確的,以後想要糾正也很難了。

3、語言環境太複雜

尤其是對於異地結合的家庭來說,家裡的爸爸媽媽保姆或者親戚等來自不同的地域,如果每個人都用方言跟寶寶溝通交流,這就意味著寶寶在最初的語言學習敏感期就要同時面對好幾種不同的方言,這樣的語言學習環境太過複雜,不利於寶寶學習說話。

因此建議家長們在寶寶學習說話的時候,最好是統一用普通話或者同一種方言跟寶寶交流,給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這樣有利於寶寶早日學會說話。

4、很少接觸到外界事物

有些家長因為性格原因喜歡宅在家裡,也有的爸爸媽媽可能因為平時工作太忙沒時間陪寶寶出去玩,寶寶交給老人帶著,老人畢竟精力有限,很多時候都會選擇在家裡帶寶寶。

對於語言發育敏感期的寶寶,長時間被關在家裡,見不到新鮮的人事物,很容易養成孤僻內向的性格,從而漸漸的對學說話失去興趣,以後即使會說話了也可能變得不愛說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要用這4種方式和寶寶說話

父母是寶寶學說話的最佳模仿對象,父母的說話方式會直接影響寶寶學習語言。因此,父母要拋棄一些不當的說話方式,避免對寶寶造成不良的影響。和寶寶咿咿呀呀說話寶寶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只會咿咿呀呀,這時候,...

寶寶口齒不清,要怎麼教他學說話?

  寶寶說話並不是從喊「媽媽、爸爸」開始的,從他咿呀發聲到咬字真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剛說話時,由於舌根很軟,發音不標準、口齒不清晰、語彙單薄,加上語言學習的規律,寶寶的說話能力是從模仿開始的。...

寶寶學說話,小編有話說

寶寶一天一天長大,每天都在學習,第天都在成長,說話這件事是影響寶寶們一生的大事,我們應怎麼培養寶寶們說話?下面小編就來分析和說一說怎麼培養寶寶們的說話:寶寶開始學說話的時間:許多寶寶張口說出第一...

教寶寶學說話的正確做法

本文轉自(媽媽網)寶寶在學說話的過程中,需要家長在一旁引導,這樣才能讓寶寶更快、更好的學會說話,這就要求家長朋友掌握正確的方法來引導寶寶說話。那麼,教寶寶學說話的正確做法是怎樣的呢?一般來說,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