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動不動就沖孩子發火,你真知道他心裡怎麼想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日常與孩子的接觸中,家長們經常會碰到孩子無法用言語溝通的時候。

小孩子的脾氣一旦上來,任何言語都無濟於事。

這個時候如果強制孩子停止說話,並不能讓孩子心服口服,反而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意見被忽視。

那麼這樣的情況應該怎樣處理呢?

一. 樹立正確的態度

1.不要表示出任何的反感。

一些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假如老是被孩子打斷談話,就會很氣憤,甚至會用威嚴來說教孩子。

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家長首先應該做的是用心聽。

2.對於孩子的一些看法,家長可以有著重點與孩子探討,培養孩子的判斷力。

3.如果孩子的觀點存在誤區,家長們就要用委婉的方式給孩子更正錯誤,避免孩子重蹈覆轍。

二.引導孩子闡述觀點

1.在平時與孩子的交流中,家長要表達出對孩子言語的興趣,讓孩子闡述心中的想法。

家長用心去聽取孩子的意見,這樣孩子就會更有闡述的慾望,更能表達出好的想法。

2.多聽少言。

在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的時候,語言表達水平以及交流能力能夠得到很大的增強。

因此,家長要多聽少言,給孩子多一份時間表達心中所想。

3.聽取孩子的不同想法。

孩子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由於孩子心智尚未成熟,這些想法並不一定都正確。

但卻能讓孩子多動腦,有益於開發思維。

三.如何改正孩子的錯誤觀點

要用委婉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直接說出孩子的意見是錯誤的可能對孩子是一種打擊。

家長要考慮到孩子的認知還不足。

所以要循循誘導,使孩子自己明白考慮不周的方面。

同時也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想想孩子所理解的世界是什麼樣的,說不定就能理解孩子的心中所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該怎麼辦?孩子越大卻越不能溝通

不少的家長都有這樣感覺,孩子小的時候總是圍在自己的身邊,嘰嘰喳喳有著說不完的話。可是隨著孩子逐漸的長大,跟自己說的話卻越來越少,甚至有時候還沒說上幾句,孩子就表現得一臉不耐煩了,面對與孩子溝通困...

媽媽,尿床不是我的錯!

每個寶寶的成長都經歷過兩個階段,無聲表達和用語言表達。當寶寶還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的時候,對寶寶的動作和表情觀察就顯得尤為重要。有這麼一個有趣的故事:寶寶平時都是媽媽帶,有一次媽媽不在家,...

贏得孩子,還是贏了孩子

尊重,在我看來它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可以贏得合作,化解矛盾,讓人尋找到歸屬感和價值感的能力。我們所有人原本都具備這種能力,孩子也一樣。 記得我的導師Dina在給我們講解阿德勒理念的時候,她問我們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