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都是因為家長,傷害孩子的這些行為方式,你意識到了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家長表達這樣的困惑:我的孩子不聽話、我的孩子不好管、我的孩子這臭脾氣和我一樣……

在生活中,孩子的壞脾氣、所謂的不聽話都是因為家長,來看看家長在生活中常見的傷害孩子的行為方式,如果家長把這些壞毛病全改了,孩子也差不到哪裡去!

1.和孩子對抗,在對抗中一定要取勝。

很多的爸爸媽媽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在內心帶著強烈的對抗意識,孩子是敵對方,要在溝通過程中大獲全勝才行,有時候在行為上雖然不是大喊大叫,但是語氣也絕對的不平靜。

這種對抗的意識對孩子能有什麼幫助呢?我們帶著這種對抗的意識接近孩子,孩子也會學著我們用這種方式來接近他們,表達自己。

2.超級緊張的父母。

在生活中即使家長沒有用特別粗糙的語調來和孩子溝通,但是很多時候父母還是會表現出緊張的狀態。

工作壓力大、事情特別多、婆媳矛盾、夫妻之間溝通不暢,這些生活的壓力都會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表達出來。

而我們其實都知道,這些並不是孩子的錯,我們不應該把自己的壓力和緊張傳遞給我們的孩子。

這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呢?

3.一味的要求孩子自己從不改變。

我們會習慣性的把孩子看成二等公民,我們對孩子的言語非常的苛刻,不管我們是在強調還是表達我們對孩子的愛。

「某某,你應該幹什麼去了」「某某,你的作業怎麼還沒寫完……」在某些時刻用堅定的語氣和孩子溝通沒錯,但是大部分時候如果我們換成平靜的甚至自帶微笑的語氣傳達我們的命令,效果會好多了。

4.憤怒且不耐煩的情緒。

當孩子和我們溝通、表達某種需要時,我們的家長經常表現出不耐煩、沒耐心、愛搭理不搭理的態度。

這些態度有沒有傷害到孩子?顯然有。

父母的這些行為方式在給孩子傳遞出來的是:你也可以這樣對我和對別人,在和別人交往時你也可以這樣。

這非常的可怕,當你看到孩子的一些壞行為方式時,不要去怪孩子,孩子只是在學著父母的樣子而已。

延遲你的憤怒、恐懼、生氣和懊惱,努力的放鬆自己的語氣、讓自己臉部的表情也有所放鬆。

你的孩子就會感受到你的變化。

還記得你的父母嗎?當他們對你大喊大叫時你的內心是什麼樣的感覺?你一定會說這不是你想要的方式!

是的,你的孩子也不想要這樣!

九斗跨界平台:希望孩子積極樂觀?想孩子愛上學習?想孩子更聽話?想更好的了解孩子? 我們會陸續更新更實用的解決方案!你關心的孩子成長系列問題解決方案,這裡都有!關注公號:crosseducation!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叛逆是好事,家長要理性看待

「叛逆」一詞其實很尷尬。並不該存在這個詞。所謂「叛逆期」,也只不過是孩子在長大,希望由自己決定這樣而不是那樣,想要活出自己的樣子,而父母無法接受罷了。

對付熊孩子,難道只有吼叫這一種方式嗎?

「孩子就是在家的時候沒人的時候怎麼樣都行。一出去一人多怎麼樣都不行!別說講道理了你跪下她也是該哭就哭。你越嬌氣她越哭反正我們孩子就這樣」「孩子哭鬧起來,別的方法都沒用啊,你不喊他不聽啊,一喊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