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滴課堂:你是在溝通?還是讓孩子漸行漸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和成人就好像來自兩個星球,有不同的模式和需要。

成人需要的是外表整潔,講秩序,懂禮貌,按流程辦事。

但孩子可不注意這些,在孩子的世界裡,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有多少的孩子生來會想要在意他人和社會怎麼看他呢?

家長花很多時間教育孩子,讓他們的行為符合社會規範。

然而,家長調教越強烈,孩子越反抗。

你在教育孩子時的溝通方式真的用對了嗎?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些教育孩子時的溝通方法。

第一,可以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是描述問題。

比如說,你剛擦了地板,孩子就將一瓶牛奶打翻在地,弄得地上很髒。

這個時候你可能頓生憤怒,進而採用謾罵、責備等各種方式去發泄你的情緒。

然而,靜下來細想這件事情,孩子將牛奶打翻,是在他這個年紀和能力狀態下很容易發生的事情。

父母如果換一個角度思考,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

可以嘗試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是描述問題本身,「地上有一些打翻的牛奶」。

只是描述你所看到的情況,孩子自己也會知道自己犯了錯誤,會想辦法去解決。

第二,提示孩子要完成的事情。

如果孩子將牛奶打翻在地,並沒有意識到這個事情的影響,家長可以提示孩子,比如說,」牛奶打翻在地上把地板弄髒了,你可以打掃一下嗎?」給孩子直接的提示和需要做的事情,比如,「蘋果核應該扔在垃圾桶里」「我現在需要由人幫我收拾桌子」等等。

父母需要了解和認可孩子的努力,孩子所完成的事情,在當前階段,是很不容易的。

第三,用簡單的詞語表達。

還是上面的那個例子,你可以用簡單的詞語表達說「牛奶」,孩子便會自主意識到自己犯的錯誤並努力去解決問題。

作為家長,要鼓勵孩子自己處理,有助於孩子自立,形成自己獨立的人格。

第四,說出你的感受。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你並不是完全不能表達和宣洩情緒,而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去表達,「說不說」和「怎麼說」是兩個問題。

在生活的瑣事中,孩子很多的行為都會讓家長感覺到抓狂,這個時候,你需要直接表達出你的感受。

比如,「我剛把地板擦乾淨,我不喜歡地上被牛奶弄得髒髒的,這讓我很惱火。

」孩子會了解你的感受,也會從父母直接的表達感受里,認識自己內心的感受,並學會表達,而不是壓抑或隔離。

第五,寫便條。

把你希望孩子做的事情寫在便條上,不帶抱怨和責備,孩子也會有收到爸爸媽媽來信的感覺。

比如,孩子將髒衣服扔在地上,你可以用髒衣服的口吻,寫一個便條貼在洗衣機上:請將我放到這裡面洗乾淨,謝謝!

看完以上內容,有沒有一些新的想法和感受呢?當然,不是每一個技巧對每個孩子都有用,但可以做一個嘗試和改變——當你在和孩子的溝通中,有意識地注意自己的語言模式,用一種沒有傷害的方式和孩子溝通,那就值得為你的孩子高興了。

當然,在我們嘗試調整和改變溝通方式的時候,會遇到情緒習慣的阻礙,習得的新模式也不一定每次都有效,但不代表我們要回到老路上去。

保持覺察就是在進步,最讓孩子能夠感受到的,是你真誠又智慧的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與孩子溝通的這些事兒「深度長文 推薦收藏」

可憐天下父母心,多少父母為了孩子操碎了心,可是孩子就是不聽家長的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一生的發展影響重大。因此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至關重要,也是每位家長最積極關心的問題。但是,現在開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