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溝通要有技巧,別再喊破喉嚨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Lucy老師

資深的親子、教育

兒童心理諮詢師

這是Lucy老師打造的原創育兒平台

專注0-16歲兒童的養育

有我陪伴,一起成長

PS:做個廣告,育兒共成長社群招募中,勾搭大熊老師微信DAXIONG8708入社群!

正文

育兒共成長:父母和孩子溝通的技巧,其實一直是兒童教育方面的一個熱門問題。

首先,家長要認識自己的孩子,了解他們的性格。

父母只有了解了自己小孩的特質,才能... ...

1. 孩子長大也會帶來其它問題

當你的孩子們長到會跑會跳、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許只是很粗略的想法)、會自己吃飯、刷牙、脫衣服、穿衣服的時候,你會覺得如釋重負,因為你不必再費那麼多心思在他們的吃喝拉撒睡上面,終於可以輕鬆一些了。

但是很快你就發現,孩子長大也會帶來其它問題:當你能夠與他們溝通的時候,他們好像不那麼聽話了。

比如,很多規則,不可以搶玩具、不可以打人,你天天講,卻天天被他們打破。

又有時候一件很小的事情,你得喊上十幾遍," 去刷牙!" 、" 去上廁所!" 、" 要吃飯了!" ,而他們可能還埋頭在玩具世界裡。

李白不是說過: "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 是不是能表達你當時的心情,任你喊破喉嚨,人家巋然如清風拂面。

2. 有一些基本準則是非常有效的。

有類似感受的父母有多少? 恐怕不少。

父母和孩子溝通的技巧,其實一直是兒童教育方面的一個熱門問題。

很多育兒專家都承認,即使他們可以教父母們溝通的技巧,輪到自己的時候,事情就沒那麼簡單了。

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每個家庭也千變萬化,而且事情總是說易行難。

不過,好消息是,經過許多育兒專家和更多父母身體力行的結果來看,有一些基本準則是非常有效的。

首先,家長要認識自己的孩子,了解他們的性格。

有的孩子可能對新的技能上手很快,但很容易失去興趣;有的上手慢一點,但興趣和注意力都能維持比較久。

有的安靜,有的喜歡熱鬧……父母只有了解了自己孩子的特質,才是開始有效溝通的第一步。

3. 有效溝通的重要基礎:父母要肯定自己的孩子、要認可孩子的情緒

  • 了解了孩子,就要注意別總拿他跟別人比。

    想一想,如果做老公的天天被老婆說不如某某人,這個老公會喜歡聽老婆講話嗎? 小孩也是一樣。

    尤其是家裡有不只一個孩子的,一母同胞的兄弟,性格可以天差地遠,如果父母今天說哥哥怎麼不像弟弟那樣安靜吃飯,明天說弟弟怎麼不如哥哥跑得快,比來比去,傳遞的全部是負面信息。

  • 沒錯,父母要肯定自己的孩子,這也是有效溝通的重要基礎。

    特別關鍵的是,父母要認可孩子的情緒,而不是一味否認。

    我們做父母的,常常不自覺的把自己的想法加到孩子的頭上。

    舉個簡單的例子:天氣涼了,孩子卻說: " 我很熱!" 可能我們的直覺反應就是: " 怎麼會熱 ? 明明冷了啊。

    " 但我們不是孩子,他們的體溫比成年人高,又好動,很可能我們覺得冷了,他們仍然感到熱。

    這個時候,如果父母過去摸摸孩子的手掌心,說不定真會發現他一點也不冷。

    又或者我們沒辦法了解小孩的感知,就簡單說一句: " 啊,你還很熱呢! " 這就是認可了孩子的想法。

  • 又比如說,孩子因為在我們看來很小的事情哭起來,今天穿的衣服不合自己的心意、想要出去玩外面卻開始下大雨、自己養的蟲子死掉了,很多父母第一時間就說: " 不要哭。

    這麼點小事有什麼好哭的? "

    這種方式往往不能阻止孩子哭,反而會讓他接受到一個信息,那就是父母對他的情緒不認可,他說不定哭得更厲害!

4. 看起來的小事也會聚沙成塔

這些看起來是小事,然而聚沙成塔,久而久之父母和孩子之間就划下一道鴻溝。

在小孩的潛意識裡,父母對他的感受、情緒都持否定態度,那麼他當然不喜歡聽父母講話。

等他再大些,有什麼話,也不會對父母講。

當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父母也許就非常悲哀的發現,自己和孩子已經無法溝通了。

所以,從孩子小時候就跟他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對長久的親子關係都很重要。


除了上述了解孩子、肯定他的情緒之外,還有一些具體的建議,下面三種說法,對孩子具有魔術般的作用:

"下一次......"

當孩子做了什麼不對的事情,你可以說,下一次,我們別丟泥巴、弄髒別人的窗戶了。

這種說法,可以讓孩子的注意力從今天的錯誤轉移到對未來的期許。

"在我們家裡......"

假設你的孩子要吃糖,理由是他的同學每天都吃一塊。

你可以這樣拒絕: " 在我們家裡,我們都儘量少吃糖牙齒才不會爛掉。

" 說" 我們家 " ,是讓孩子對父母定下來的規矩有足夠的認可度。

"你是怎麼做到的?"

每當小孩完成一件事情,聽到父母充滿驚嘆的這句話,心中大概都會有些得意。

這話還會讓他回過頭去檢視做事過程,無形中又複習了一次。

寫在最後

沒錯,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但每一個都是父母的珍寶。

從幼兒期開始,就了解自己的孩子,多肯定他們的想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這不但對孩子的人生有正面作用,對父母的回報也是滿滿的。

(本文為育兒共成長原創,歡迎轉發到朋友圈,其他媒體平台及公眾號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授權。

END

育兒共成長有我陪伴,一起成長

育兒共成長公眾號最值得關注的育兒自媒體, 每天5分鐘,讓父母成為孩子最好的老師,給孩子優秀的教育,提升自己,同時提高孩子.我們堅持做有深度,有干度,有溫度的育兒自媒體.歡迎您的關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與孩子的技巧溝通,你知道嗎?

與孩子的技巧溝通,你知道嗎?我們經常說的代溝這種東西其實是真實存在的,年齡、成長背景、教育程度、看問題的角度或多或少都會導致我們和孩子想法的不同步。既然差距無法避免,作為父母就應該適應並且接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