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那個聽話可愛的小傢伙去哪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模仿力是非常強的,我們也都非常佩服孩子天生有這麼強的模仿力,可是一說起模仿力,很多家長似乎都認為孩子只會模仿他所處環境中的行為、聲音等外在的東西,這讓我們想起孩子突然間模仿的某些語言,還有孩子模仿的其他人的某些動作,不論這些模仿的東西好與不好,我們都知道孩子是通過模仿學會的。

有時候我們見到孩子一些不知道來歷的行為和言語時,我們會想:「不知道孩子這是從哪學來的!」,可是你知道嗎?孩子不單單會模仿周圍環境中的行為、聲音等人們的外在特徵,還會模仿成長環境中(尤其是父母、家人)人的思想、言語方式、行為方式,以及習慣等等人們的內在特徵。

在孩子成長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孩子不知道在哪學到的一個較為複雜的詞語或一句話,並且孩子還會把它使用的恰到好處,這讓我們大為驚嘆,這種感覺就像孩子就是個天才,是的,孩子就是天才,因為在學習這些詞語之前,早在嬰兒時期就開始從周圍的環境中不斷的觀察學習,一直在為自己的將來(包括此時)打基礎,所以孩子會藉助於之前遇到的相同的、類似的或相關聯的事情的經驗來完成當前遇到的事務!

我們要知道,嬰兒早期的社交遊戲活動中,他們能了解到社會互動是動態的和變化的,並且也能習得社會技能來應對雙向互動過程以及由此產生的情緒結果。

嬰兒能夠發現他們的社會和情感反應可以影響成人的行為,有時這種影響具有較高的預測性,而且可以發現他們的情感在互動過程中居於核心地位。

另外,嬰兒對與其互動的人會做出更為積極的面部和口頭的反應,而面對沒有反應的人,嬰兒則表現出緊張,但是對於沒有互動的客體而言,嬰兒很少會有這些互動性反應。

以上這兩段文字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是吃飽了睡,身高長高了體重重了這麼簡單,隨著孩子的年齡成長,孩子的大腦在不斷的發育,心理也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我們平時習慣於只顧著關注孩子的身體上的成長,而忽略了孩子的大腦及心理的成長和變化,而現在不妨讓我們同時也關注下孩子的大腦及心理變化,這要比只關注身體要有利的多!

我們平時遇到孩子在成長中的問題時,總會想到孩子的遺傳或當前問題,可是很少去注視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環境,我們要知道,根據科學研究已經證實了,遺傳和環境具有不可分割性,以及以上我們所說的嬰兒早期的特徵,可以說明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是在從周圍的環境中不斷的自我觀察學習成長的,可想而知,身為父母和家長的我們,給予孩子創造良好的環境是有多麼的重要,因為環境就是孩子成長所需的土壤。

我常常聽到家長對孩子說:「給你說了多少遍了不許這樣、不許那樣......,怎麼就是記不住?改不了?」,可是我們發現,與家長所說的這些錯誤的很多類似情況都經常出現在家長自己身上,明明家長都在這樣做事,為什麼卻要求孩子不這麼做?更何況孩子在嬰兒時期早就在家庭環境中的父母及家人身上(尤其是父母),學會了其家人的行為、思想及情緒處理的方式,現在孩子大了你又想讓孩子只因你的一句簡單的話自然的改掉,那真的是不可能的。

要明白孩子嬰兒時期所學習到的東西,將是孩子未來做事及處理問題的範本,家人給予的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大的。

神經學家霍曼·克里斯丁有句名言:「基因只是建造大腦的磚塊和泥漿,環境才是建築師。

」,可見我們在培養孩子時,無論是培養大腦還是培養素養,環境都是至關重要的元素!

就好像我們在種果樹時,都講究如何栽種、如何施肥、如何打藥、如何剪枝等等,這些都是果樹的環境,從來沒有人在種果樹時先要研究你買的這個品種的果樹基因遺傳的怎麼樣,因為栽種的環境才是我們真正需要考慮和研究的!所以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不要再拿遺傳來說事!

是不是很多家長感覺現在知道這些有些後悔?或感覺來不及了?不要這麼認為,我們最重要的是改變我們的錯誤思想,既然知道了問題所在,那就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為孩子創造好的家庭環境,孩子的人生還非常長,並且孩子越小越好塑造和改變,今天永遠不比明天晚!

我見過許多的孩子因為父母的不加重視,造成家庭環境的改變,讓一個原本優秀的孩子變得問題百出。

我也見過許多的孩子因為父母后來認識到自身問題,努力改變自己,並父母共同配合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成長環境,讓一個原本問題百出的孩子變的很優秀。

所以切記:

要想更好的培養孩子,不要去等,不要去推脫父母本身應有的責任,要知道無論是哪位名人也無法替代父母的教育責任!要知道孩子從落地開始就會自己在周圍環境中觀察學習成長,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可能你會問,那什麼樣的環境才是好的?怎麼創造?這麼跟大家說吧!如果父母變得沉穩,在家中很喜歡學習看書,而不是天天捧著手機,那麼孩子也一定不會變得只想著玩手機或總著迷動畫片了!

作者|小梅子姐姐(微信號:zhiboshu_Education):家庭教育/早期教育老師,用多年教育經驗,大量真實的教育案例,幫助家長們建立教育意識、分析解決教育過程中孩子出現的行為及心理問題,一直致力於家庭教育、親子閱讀的推廣工作!

圖片來源於網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