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究竟要不要使用電子產品?我是如何給孩子使用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給大家講這樣一個故事吧:朋友的兒子大班,有一陣子天天想用手機玩遊戲(植物大戰殭屍)。

一開始沒有多想,就直接給了,可不曾想發展成天天一放學回來就要玩,還嘴裡說著遊戲裡面的名詞。

我的朋友是一個非常關注育兒的媽媽,所以發現這個現象後沒有立即就制止他的兒子,而是與兒子深談了一翻;於是明白了兒子為什麼突然沉迷於遊戲當中。

原來幼兒園的小朋友好多都在玩這個遊戲,他們白天在一起,經常聊的就是這個話題,可是他不會玩,所以就跟其他小朋友沒有什麼共同語言。

知道了原由,朋友每天等兒子放學回來就跟他一起玩這個遊戲;就這樣過了有半月的時間吧,突然有一天,兒子回來不玩了,朋友就問他怎麼回事。

兒子說,沒意思,天天打來打去很無聊,於是這件事情就這樣過去了。

時下社會,無論是上班上學路上,還是吃飯聚餐,只要是有一點點兒的空閒時間,大家都是拿著手機;無論是刷個朋友圈,還是看個新聞,或是群里冒泡等,總之是機不離手。

以至於現在的孩子們也大都這樣,總想拿個手機玩點什麼。

父母們為之苦惱,給他用吧,怕他用的忘乎所以,影響學習,損傷眼睛;不給他用吧,又在你面前吵的頭疼。

於是乎,每天糾結到底要不要讓孩子用!我想,父母的引導還是最重要的。

我的孩子在3歲前基本沒有看過動畫片,就是用IPAD給他聽聽歌,他會看到歌曲裡面的畫面。

聽了朋友的事情以後,我突然覺得一味的杜絕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孩子終歸要長大,總有獨立的時候,不能一味的管制,也不能脫離了社會的發展。

所以,在一開始我就有意識的引導他使用。

  1. 動畫片也並不完全一無事處;我在給兒子看動畫片前,自己先看幾部;不需要全部看完,只需要每一部瀏覽一至兩集既可,內容就已經知道了。

    我把那些純娛樂的,沒有觀看價值的剔除,留下益智類的,語言類的置頂,總之就是能夠從動畫片里學到知識的給其置頂。

  2. 兒子在兩歲多的時候就已經認表(當然了分針他還不會換算,只能告訴我分鐘在數字几上面),所以3歲後開始看動畫片的時候,我都會在開始前徵求他的意見,看多長時間,然後取一個合適的時間,讓他自己看著鬧鐘;時間一到,立刻不看。

    現在4歲半了,就換了一種方式,一般一集動畫片是10-12分鐘,每次我們都會約定好看兩集,兩集看完,自己就把IPAD合上了。

  3. 手機遊戲也選一些益智類,學習類,但是又不乏味的;玩之前也和動畫片一樣,提前約定好時間。

    規則的建立非常重要,一旦規則立下,就不能破壞。

    所以我的兒子,如果約定好時間不遵守,想要延長的話,我也不會制止;我會告訴他,延長時間可以,但是第二天你就不能再看動畫片或使用手機,把選擇的機會留給他,反而讓他更加的遵守約定。

  4. 除了手機,我們晚上也會看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的電視;但是我們的內容基本都是新聞,時事,美食,動物世界等的內容,還有天氣預報。

    當然,這個主要不是讓孩子看的,是家裡人的放鬆時間,因為都在客廳,孩子自然也會看到。

  5. 父母還要以身作則,儘量在陪伴孩子的時間裡,不要去看手機,適想,一個關注手機的父母,怎麼可能帶出一個看書的孩子。

    若我們與孩子一起讀書,玩遊戲,做手工等;我想,孩子定不會去玩手機。

  6. 假日裡,多帶孩子去開闊視野;哪怕只是一個公園,一個小池塘,也能給孩子帶來無盡的樂趣。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身為父母我們要以身作則,用心陪伴。

不要覺得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只要我們正確看待問題,心平氣和與孩子溝通,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把孩子當作成年人一樣平等的對待,我想任何事情都可以和平愉快的解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手機控」現低幼化 業內:家長帶頭不玩遊戲

(本報記者:吳曉良)「我最近才發現,孩子跟我幾乎沒有什麼交流了,他跟手機玩的時間比跟我說話的時間還要長。」最近,市民王女士突然發現孩子迷上了手機,不願意跟家人多交流。記者調查發現,現在很多三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