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一個孩子到底是有多難,家長就做這8件事足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那是個壞孩子,不可以跟他玩!」、「外面太髒,不可以出去」、「不可以追逐,受傷了怎麼辦?」總能聽到身邊的家長在用各種各樣的命令禁止孩子這、不許孩子那。

我們認為孩子還太小,不懂事,就需要我們這樣明明白白地告訴他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可是家長知道嗎?有些話或許我們只是當做對孩子善良的教育,可是對於孩子來說,足以影響他未來的整個人生!

1、禁止做自己

「沒想到生了個女兒」、「女兒有什麼用呢?」、「我們想生個男孩來著」,應該有很多家長不自覺的說過這些話吧?你們看似只是在表達自己的小小失落,但對於孩子來說,這是對她人格、性別的否定。

很容易讓孩子產生輕視自己的心理,自卑、沒自信,在將來的生活中活在別人的評價、談論之中,被別人的評價所左右。

2、禁止做所有事

「不許動那個,會傷著手」、「不可以吃冰淇淋,會壞肚子」、「不可以爬樹,不是好孩子了」……這種經常發生在嚴格管教、注意細節和過度保護的家庭中,像這樣給孩子定下各種規矩條框,會讓孩子形成一種「我還是什麼都不要做最好」的心理。

長大以後,做什麼事都缺乏積極性,等待別人指揮吩咐,沒主見地一味順從別人,一旦沒人指揮自己,就不知道該做什麼了。

3、禁止有情緒

孩子摔倒了,疼到眼眶裡的眼淚被家長喝止:「不可以哭,自己爬起來。

」長期壓抑自己的情感不能表達,長大後變得對什麼事都沒情緒,不會被感動不會被惹怒,沒有失落沒有快樂,同時也沒有希望。

4、禁止思考

「安靜聽我的」、「不許頂嘴」,這是很多家長在孩子哭鬧時的命令吧?這種命令讓人放棄思考,盲目聽信別人,沒有自己的理智判斷。

5、禁止長大

「你別做了,媽媽來幫你」、「你去玩吧,我讓你爸幫你弄好」,孩子什麼事都由家長一手承辦,被過度寵溺、保護,認為自己長再大也只是個孩子。

現在社會上很多「戀母情結」就是這麼來的,包括像很多家長替孩子相親等。

6、禁止孩子氣

與上一種情況剛好相反,「豆豆已經是姐姐了,要懂事了哦」、「亮亮現在有弟弟了,要讓著弟弟」,這樣的孩子小小年紀就被家長強迫長大、懂事,沒有自由快樂的童年,每一天都在拿「責任」來拘束自己。

讓自己滿滿的壓力,活得很累。

7、禁止有慾望

這種經常發生在經濟條件不好或單親的家庭中,孩子因為家庭條件不允許,從小就不允許有玩具、不允許有想吃的東西、不允許張嘴表達自己的慾望。

久而久之,孩子很難坦率說出自己的需求,習慣性壓抑自己,把機會白白讓給別人,不懂爭取。

8、禁止親近

「爸爸在忙,你先等一會」、「媽媽今天有事,自己吃飯」,很少親近父母,長期遠離父母的孩子,沒有機會和父母相處、談心、訴說心事。

長大後會跟父母更加生疏,不愛親近旁人,有心事也不懂表達,只會壓抑在自己心裡,「自閉」。

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很不利的。

參考文獻:

木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致力於家庭成功教育研究,孩子心理健康與有效學習的研究與寫作,進行個案諮詢服務。

在家庭教育上,主張「以人為本」,進行「個性化培養」,讓「每個孩子成才」 《家長也要聽孩子的話》

豆寶娘親,復旦醫學博士。

歡迎寶媽們關注微信公眾號【豆寶娘親】

寶寶護理問題免費解答,傳播分享千萬媽媽的育兒經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懂事的孩子快樂嗎?

因為「懂事」,小時候,無論多麼喜歡一件玩具,嘴上還是說著不要了;跟父母走在街上,無論自己多麼想吃路邊的小吃,也會悄悄吞下口水,假裝不想吃,不哭不鬧不撒嬌;因為懂事,跟別的小朋友,小弟弟,小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