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學!學會這6個簡單的小兒推拿,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的老祖宗在2000多年前就對小兒推拿有了研究,中醫外治八法推拿術,就有對小兒推拿的記載。

中醫學也特別注重「治未病」,防患於未然,提高寶寶的抵抗力。

在給寶寶按摩的時候家長在臨睡前十五分鐘,對孩子的頭部和小腿部進行按摩。

手法要輕柔,節奏要慢。

在按摩完以後不要立即帶寶寶外出,要讓寶寶落落汗。

第一個:捏脊

家長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捏住孩子腰骶部皮膚,從下而上捏至頸部的大椎穴。

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3~5遍。

研究表明,小兒捏脊一個月,可改善血紅蛋白的分泌。

第二個:按摩百會穴

有的孩子陽氣比較虛,冬天手腳容易冰涼。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幫助寶寶按摩一下百會穴。

百會穴為諸陽之匯,此穴位在督脈上,督脈為陽脈之海。

家長用自己的拇指或者手掌,在孩子的百會穴順時針按摩。

(便秘的寶寶不可以,容易更上火)按摩次穴位可以醒腦益智,昇陽舉陷的作用。

第三個:揉肺俞穴

肺臟喜歡濕潤不喜歡乾燥。

孩子如果經常乾咳就是由於肺臟燥氣過盛。

家長用食指和中指順時針按揉孩子的肺俞穴,能起到潤肺的功效。

如果寶寶按揉一會以後局部發紅,不需要擔心,這是因為排出燥氣了。

第四個:搓膻中穴

孩子的免疫力如果比較差,這個就需要家長每天晚上在睡覺之前,用自己的中指給孩子揉揉膻中穴。

膻中是胸腺的部位,經常推拿可以讓胸腺細胞比較活躍,是免疫系統比較鞏固。

第五個:揉板門穴

這個我經常給我家寶寶揉。

建議家長在早上的時候或者寶寶在玩遊戲的時候按摩,可以起到消除積食的作用。

科學證明,按揉小兒的板門穴可以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

第六個:搓湧泉引

晚上睡覺之前給孩子搓一搓湧泉穴。

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起始穴,搓一搓湧泉穴可將上焦的火引回下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秋天做到這幾點,小兒不宜感冒!

寶寶出生後會從媽媽體內獲得一定的免疫力,這些免疫力可以保護幼小的寶寶較少患上感染性疾病。但是6個月以後,寶寶從母體接受的抗體會逐漸消失,這時必須依靠自己產生抗體來對抗來自外界的細菌和感染。如果媽...

「小咳嗽,大隱患」 小兒推拿助寶寶消除隱患

咳嗽確實是機體對抗侵入氣道的病邪的保護性反應,小兒推拿是一種激發孩子自身免疫力的好方法,只有免疫力提高了,才能把病毒驅逐出去。對於咳嗽的治療,從中醫的辯證角度大致分為「初咳在肺、中期在脾、久咳在...

家長必學的六大法寶!

小兒臟腑嬌嫩,行氣未充,機體的五臟六腑,氣血津液,筋肉骨骼等形態結構和生理機能均處於幼稚嫩弱階段,尚未發育成熟完善,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差,並且寒暖不能自調,飲食不能自節,易受外邪侵襲,飲食所傷。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