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接到老師的投訴,孩子總愛打人怎麼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一篇文章(點擊標題即可閱讀☞)《撞頭、咬手、抓頭髮……面對孩子的自我傷害行為,你需要這樣做!》推送後,很多家長在後台留言,說自家孩子的自我傷害的行為不多,但是特別喜歡推人、或者想要別的小朋友的玩具用搶的……這些屬於攻擊行為,同自我傷害行為一樣,讓老師和家長頭疼不已,必須了解的一點是,自閉症孩子的攻擊行為可能更有共性,他們的這一表現與自身障礙是息息相關的。

為什麼會有攻擊行為?

攻擊行為也是典型的問題行為的一種,與自我傷害的原因有很多相同點,比如獲取關注、宣洩負面情緒、表達需要等等,同時,攻擊行為的目的性更強,常常是為了獲取明確的一件物品。

當孩子對其他小朋友的玩具等感興趣,但又不會正確表達或者表達希望後被拒絕時,通過攻擊行為似乎是最「好」的方式。

此外,攻擊行為與家庭教育有直接關係,如果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常常使用打罵的方式,孩子很容易模仿父母的行為,遇到不滿足的事情也會選擇攻擊行為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

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家庭中,給孩子合理安排和分配任務是十分必要的,如果TA覺得無聊、無事可做的話,可能會選擇言語或行為攻擊別人,獲取關注,得到樂趣。

攻擊行為有哪些?

從生活中的實例看,攻擊一般分為身體攻擊行為和言語攻擊行為,但一般家長和老師更關注身體攻擊,這是因為身體攻擊造成的危害更大,如拳打腳踢、推拉擰掐等,造成對他人的傷害,也可能是指向物品,向別人扔東西、破壞物品等,如果不及時制止,後果往往比較嚴重。

為什麼要攻擊行為備受關注?

很多家長接到幼兒園老師的投訴,說的最多的就是攻擊行為,本來孩子不愛和別的小朋友互動,只要TA自己有喜歡做的事情,老師也就不強求互動了,但是推了、打了別的小朋友,這件事就大條了,現在的小孩兒都很金貴,哪一個也傷不起啊。

很多孩子的攻擊行為是為了得到預期想要的東西,比如喜歡別人的零食,去搶奪甚至打別的小朋友,幫助TA得到了零食。

這在某種意義上,又是一種強化——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了,那麼下一次還要使用。

好的行為沒有建立,壞的行為愈演愈烈,能不著急嗎?

如何處理攻擊行為呢?

第一步,當然還是評估行為的嚴重性,確定產生這一行為的原因。

如果孩子正在進行攻擊行為,首先要馬上制止,以免造成傷害。

提升溝通能力

如果孩子是因為表達能力不足,以及不懂社交規則,這首先需要提高孩子的溝通能力,比如想要某個玩具,用「能不能給我玩一會兒」代替搶奪,最好事先和小朋友做好溝通,當TA提出請求時允許TA玩,及時給予正面強化。

如果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不足,可以引導孩子用自己的零食或玩具跟同伴進行交換,用正面行為替代錯誤行為,當孩子了解到還可以通過這麼多方法得到想要的東西,就不會單一的依賴攻擊了。

訓練自我控制能力

孩子有攻擊行為,往往說明自我控制能力的不足,特別是遭遇外部刺激的情況下,不能克制,因此,相對應的訓練也很重要。

比如,孩子意識到自己處於應激狀態時,用深呼吸、數123等方式讓自己從應激狀態中平靜下來,或者馬上離開激起怒火的環境,等等。

如果孩子年齡很小或者沒有意識到自己情緒的能力,建議家長在孩子出手之前給予語言指引,或者帶離那個場所,避免孩子一再使用攻擊。

獎勵懲罰都要用

剛剛說到,用攻擊行為獲取想要的物品,也是對攻擊行為的一種強化,那麼用懲罰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也能有效的減少一些攻擊行為。

比如,當出現攻擊行為後,不但不能得到想要的物品,甚至剝奪一定的遊戲時間。

也可以對攻擊行為和良好溝通獲取、應激後自我控制等進行記錄,並相應的進行獎勵和懲罰,對孩子的行為也有一定的約束力。

在實際的案例中往往發現孩子的某一問題行為,往往是多種原因共同造成的結果,在分析和使用對策的過程中也要靈活,不要太「刻板」了!必要時別忘了找孩子的干預師一起商量對策哦,相信他們也非常希望儘快改善孩子的這個行為。

作者:向晶晶,特教老師一枚,期待用平實的語言傳遞自己理解的干預知識,和各位老師、家長共同進步!

恩啟,讓康復更有效!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恩啟社區APP」-孤獨症行業資訊平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於攻擊性行為一:論業界「小霸王」成長記

最近一一開始有攻擊同伴的小苗頭,聽奶奶說在公園和小朋友玩沙子,突然就拿鏟子朝小朋友臉上揚沙。奶奶及時制止並告訴她這樣做不對,倆人繼續玩結果又來一次,直接把小妹妹玩哭了。諸如此類的打人咬人等現象都...

一歲寶寶愛打人,找出原因是關鍵

一歲的寶寶偶爾會用拳頭和牙齒跟爸爸媽媽或其他小朋友「交流」,許多媽媽生怕孩子長大會變得很暴力。其實一歲左右的寶寶出現攻擊性的行為很正常,應該辨證的看待這些行為:一方面,這種行為只是孩子發育到這個...

矯治寶寶攻擊行為的攻略集

寶寶在同其他小朋友玩耍時,家長們會發現寶寶經常會出現攻擊行為。寶寶出現攻擊行為時,家長們應該找出寶寶攻擊行為的真正原因,安撫寶寶的情緒,耐心教導寶寶,而不應該總是去呵斥寶寶。寶寶攻擊行為是什麼寶...

育兒課堂|孩子攻擊性行為為哪般?

老師:我家樂樂2歲半,從小就是個非常執拗的孩子。近幾個月來更是顯得格外霸道。比如奶奶在他玩好玩具後替他收拾,樂樂看見了跑過去掄起拳頭就打奶奶,像是一頭領地被侵占的小野獸。如果僅僅如此那還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