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攻擊性行為一:論業界「小霸王」成長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一一開始有攻擊同伴的小苗頭,聽奶奶說在公園和小朋友玩沙子,突然就拿鏟子朝小朋友臉上揚沙。

奶奶及時制止並告訴她這樣做不對,倆人繼續玩結果又來一次,直接把小妹妹玩哭了。

諸如此類的打人咬人等現象都被稱為:「攻擊性行為」。

我很難想像一一會攻擊同伴,總覺得她會成長為一枚柔弱的小女子,沒想到也有女漢子的潛質。

是的,攻擊性行為是孩子們必經的成長階段,在不同的年齡段會有不同的表現:

  • 1歲左右的寶寶處於口欲敏感期,通過「咬」來探索世界。

    有段時間我是被咬的沒脾氣,打也不是,說也聽不懂,只能互咬。





    呵呵

  • 2歲左右的孩子會在遊樂場搶玩具、獨占公園的公共設施等人身攻擊;

  • 3~6的幼兒在幼兒園咬人、打架或語言攻擊等等

想想那場面簡直了!

打抓撓踢;咬廝罵吵18般武藝通通都要拿出來練練!這時老師或家長會站出來制止孩子:「你怎麼又打人了?說過多少遍了,不要打人聽到了沒有。

」其實,你會發現,你越發制止他們越喜歡攻擊別人。

說教批評的方式真的對他們無效。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來具體分析下原因及正確引導策略。

原因

  1. 家庭因素:

    雖然二胎政策開放很久了,但是我身邊的獨生子女還是比較多,父母上班,老人看孩子的比較多,隔輩親大家都懂的,過分溺愛。

    孩子在家就是「小公主&小霸王」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占有欲極強。

    遇到喜歡的就要占為己有,容易產生攻擊行為。

    長期生活在冷漠、殘缺的家庭環境中,孩子缺乏父母的關愛,容易造成敵對的性格,甚至產生攻擊行為。

  2. 社會因素: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但是辨別是非的能力卻很差,處於好玩或好奇的心理,模仿電視或成人的攻擊行為,如果在攻擊中嘗到甜頭,會經常性的攻擊其他小朋友。

    如:喜洋洋攻擊灰太狼、奧特曼打小怪獸

  3. 個性使然

    有的孩子會天生好鬥,當跟同齡人在一起時,總是想要凸顯自己,一旦被別的寶寶阻礙或被家長制止,就會通過攻擊性行為來宣示自己的存在。

引導策略

1.成人要以身作則

不要在孩子面前做出攻擊行為,更不能因為怕孩子受到欺負而鼓勵孩子攻擊別人,教育孩子:「小朋友打你,你要狠狠的打回去。

」等等處理方式是不恰當的。

家長、老師要及時制止孩子抓、咬、打人的行為,絕不能置之不理。

2.不要頻頻受挫

公園經常看見,小朋友興高采烈的拿起自己從家裡帶來的玩具與夥伴分享,旁邊的小朋友走過來,突然搶走了他的玩具,他立即大哭並用手打了那個搶玩具的小朋友。

自己的東西被其他小朋友搶走,這對幼兒來說就是一種挫折。

幼兒遇到挫折

會出現情緒反應(如生氣、哭鬧等)和行為反應(攻擊性行為)兩者有可能會同時發生。

幼兒常常遇到的挫折有:

  • 在幼兒園沒受到老師的表揚;

  • 同伴做的好受到表揚,自己沒能完成或自己做不到;

  • 受到成人的批評,被否定;

挫折是引起攻擊性行為的一個重要的心理因素。

由於挫折威脅一個人的尊嚴,阻礙其穩定目標的實現,剝奪某某活動動機的需求,因而當兒童遇到某種挫折後,最常見的反應是攻擊。

3.提高孩子的認知水平

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比較差,出現攻擊行為後,少說教,多教孩子識別好與壞,識別哪些行為是對的,受人歡迎的;哪些行為是錯的,別人不喜歡的。

例:看到別的小朋友搶玩具

  • 家長:家長可以趁機告訴自己的孩子,這樣是不對的,可以通過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直接用搶的。

    如:讓我玩一會好嗎?咱們換著玩玩具,可以嗎?

  • 老師:可以在班內展開討論該行為的對與錯,當玩具被搶後我們該怎麼辦?

趁機引導孩子掌握正確的行為規範,培養孩子學會自我解決矛盾的方法。

為以後良好人際關係和情商的培養都有很大的幫助。

4.適當進行懲罰

老師和家長溝通好,頻繁攻擊別的小朋友,老師先對其語言教育,告訴他這樣做是錯的,然後可以讓他單獨在屋內站3~5分鐘,懲罰下

家長也要積極配合,不要過分溺愛,亦不能以暴制暴。

平時角色扮演時,可以讓他多體會被攻擊者的感受,並適時引導。

十一媽咪說:

寶寶的攻擊行為是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的,1-2歲開始出現攻擊行為的萌芽,2歲半以後隨著寶寶解決衝突能力的提高,工具性攻擊行為會有所下降。

3~6歲以後會對挑釁行為的報復性反應急劇增加。

隨著年齡的繼續增長,會由打、咬等攻擊方式改變為語言或心理攻擊。

攻擊性行為作為同齡孩子間的一種相互交往的方式,在幼兒期甚至整個青春期都是普遍存在的。

所以作為家長請先放平和心態,多了解孩子的心理,多多引導,靜待花開吧!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號:shiyi_mamiai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調皮寶寶愛打人 家長不要輕視

生活中可能有些家長會注意到,寶寶差不多到了1歲月齡後自主意識開始變得強烈,也有了參與社交的慾望。但有部分家長也會感到鬱悶,為什麼孩子一跟其他小朋友玩耍,總會愛推人、打人呢?甚至還有再大月齡會說...

對幼兒攻擊性行為的觀察與分析

一、幼兒攻擊性行為幼兒攻擊性行為指的是當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者自己的權利受到損害時,幼兒出現身體上的進攻,言語上的攻擊等侵犯性行為,是在幼兒階段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主要表現為:打、踢、咬、大聲叫嚷...

這樣應對「問題」兒童,比你吼100遍都管用!

有許多家長反映,隨著孩子越來越大,也越來越「難管」各種「頑皮搗蛋」的現象開始逐漸增多,扔東西、搶玩具、插嘴、甚至說髒話……而且幾次大聲制止之後,孩子會乖很多,但時間一久,便會發現怎麼說都沒用了。...

寶寶打人該怎麼辦?寶寶打人原因大探究!

常有爸爸媽媽給贏在起點早教中心留言問寶寶打人、咬人怎麼辦,其實0—3歲的寶寶打人是沒有任何惡意的,由於寶寶的語言功能發育得還不完善,不用能正確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

矯治寶寶攻擊行為的攻略集

寶寶在同其他小朋友玩耍時,家長們會發現寶寶經常會出現攻擊行為。寶寶出現攻擊行為時,家長們應該找出寶寶攻擊行為的真正原因,安撫寶寶的情緒,耐心教導寶寶,而不應該總是去呵斥寶寶。寶寶攻擊行為是什麼寶...

孩子有強烈的攻擊性該如何處理?

很多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很有攻擊性,為此擔心不已。尤其是看到自己的孩子跟別的小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更是緊張兮兮。生怕孩子突然發起攻擊。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拉德.哈特普把攻擊性行為分為兩種,即工具性攻擊...

你家寶寶有沒有出現攻擊性的行為

攻擊行為是一種內在生理的驅動,有先天遺傳和內分泌的原因。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和大腦發育,這種行為在二、三歲會頻繁出現在兒童身上,到五、六歲形成第一次高峰。第二次高峰出現在青春期。同時,男孩的攻擊...

孩子可以打人,你管的不對才是大事

孩子在學校里愛動手打同學,常讓家長頭痛不已,也讓孩子失去了很多童年夥伴,倍感孤單。家長們常希望能快速找到制止孩子這種不當行為的方法,殊不知,在我們找方法的同時,了解孩子攻擊性行為的來源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