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頑皮不聽話,還打罵不得,家長到底該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白若狐
我家鄰居最近被自家的三個熊孩子折騰的焦頭爛額,夜不能寐。
他們家的三個孩子,分別是六歲,七歲和八歲,按理說這三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應該容易管教的,不曾想,在外人面前看似乖巧懂事的小寶貝,在家裡卻是三個橫行霸道的「小惡魔」,不僅頑劣而且不聽話,而鄰居愛子心切,又從來不捨得打罵孩子,如今實在沒辦法了,天天被孩子們吵的頭疼的他們只得向周圍的家長們尋求解決方法。
經過整整一天的思考,我覺得以下四個方法可以幫助他們解決這個育兒難題:
1.家長要學會好好說話
國際著名親子溝通專家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在他們的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中明確地指出:孩子不聽話,其實是身為父母的我們不會說話。
比如:該吃飯了,孩子卻又忘記洗手了,直接奔到飯桌前,拿起碗筷便準備開吃了。
家長們一定會火大,忍不住責怪孩子:「你怎麼一點也不講衛生?總是忘記洗手啊!」
比如:小孩子拿著彩筆在潔白無瑕的牆上亂塗亂畫,大人看到以後,常常會火冒三丈,不由分說地便大聲斥責:「你看看你都做了什麼?!誰讓你在牆上亂寫亂畫的?!我說的話,你聽不見是吧!」
比如:準備出門了,可孩子還在磨磨蹭蹭,衣服鞋子都還沒有換,父母們一定忍不住開始碎碎念:「早就跟你說了多少次了,我們要準備出門了,讓你趕緊穿衣服,你怎麼到現在還沒有穿?天天就知道玩,剛才不是答應的好好的,怎麼就是做不到呢?我說的話你怎麼總是當做耳旁風啊?……」
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認為,幾乎所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為了讓孩子記憶深刻,都會忍不住地自帶個人情緒做批判、說一些火藥味十足的話語,甚至會絮絮叨叨個不停,以為這樣就能夠讓孩子乖乖聽話,積極配合,沒想到孩子不但不會因為我們的斥責和苦口婆心的嘮叨而做出任何改變,反而會心生反感,甚至會與我們針鋒相對。
如此以來,身為父母的我們不頭疼才怪呢。
還是上面的三個例子,倘若我們改變一下說話方式:
比如:「寶貝,吃飯前要洗手的喔。
」
比如:「寶貝,牆不是用來畫畫的,弄髒以後我們會很難處理的。
」
比如:「寶貝,我們要一起出門了,衣服鞋子要穿好。
」
這樣以來,孩子從父母那裡感受到的便不再是批評或苛責,而是父母對自己的信任和愛,如此以來,孩子便會很樂意至極地配合我們。
所以,如果你想讓孩子做什麼,直接來講述事實就好了,如果你不想讓孩子做什麼,就明確地告訴他不做的後果,簡單而又明了,比囉囉嗦嗦一大堆廢話的效果要好得多。
2.在孩子面前,家長要表達出自己完整真實的感受
很多時候家長總是覺得孩子還小,無法理解大人的情緒,即便自己心中再怎樣憤怒和難過,在孩子面前也要竭力掩飾。
芭芭拉·安吉麗思的《如何在愛中修行》一書中有這樣一個例子。
一位叫克莉絲汀的年輕媽媽帶著她三歲大的女兒凱西向芭芭拉·安吉麗思抱怨她的女兒在家經常發牢騷、抱怨訴苦、亂發脾氣還不聽話,無計可施的她只好向芭芭拉·安吉麗思尋求幫助。
芭芭拉問克莉絲汀,自己是不是這種愛抱怨的人。
她驕傲地回道:「不,我完全相反。
我丈夫說我太過堅強和溫柔。
我想我是從母親那裡學會了默默忍受,笑顏以對。
」
芭芭拉笑而不語,只是建議克莉絲汀下次凱西再發牢騷時,你也坐下來發牢騷,把自己心中完整真實的感受表達出來。
果然,當天晚上,克莉絲汀讓凱西上床睡覺,凱西開始表示不滿和抗議:為什麼她要那麼早上床啊?為什麼她不能熬夜?她討厭幼兒園等等。
於是克莉絲汀坐在地上,也開始了:「為什麼我得去刷那些破碗啊?我辛苦工作了一整天,現在又要當女僕。
有時我真的好累。
有時當媽媽真的太難了。
寶貝現在這樣,媽媽心裡很不高興,媽媽心裡好難過。
」
在克莉絲汀抱怨的時候,凱西停下來,開始驚訝地看著媽媽。
過了一會兒,她站起來,親了親克莉絲汀的臉,然後說:「晚安,媽咪。
」之後走進自己的臥室,安靜地上床睡覺了。
克莉絲汀高興壞了!她在凱西面前表達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凱西感受到了媽媽誠意和愛,情緒大為緩解,當然,克莉絲汀的感覺也更好了。
那些懷有敵意、憤怒和叛逆的孩子通常是在表達家人壓抑的憤怒。
兄弟姐妹如果整天打架也可能是在表達全家壓抑的情緒。
但倘若家裡的每個人都能夠負責地表達出自己完整真實的情緒,家人之間便能真實地感受到彼此之間的真誠和愛,如此以來這個家則會變得更為和睦。
3.給孩子立規矩
這個方法是我在一檔大型育兒親子真人秀節目《超級育兒師》那裡學到的。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在孩子成長和學習的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沒有規矩就是沒有責任的愛。
但規矩並不是家長對孩子的一種控制和約束,而是對孩子的一種指引,是能夠帶給他們安全感和力量的。
所以,立規矩的前提是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尊重孩子的選擇權利,規矩要儘量少,簡單,易執行,同時,家長也要被規矩約束,不能超然法外。
比如,面對一個經常愛打人,愛踹人,愛咬人,不聽話且情緒暴躁的孩子,我們就需要針對他個人的具體情況和孩子一起定立相應的家庭規則:
1.不要傷害任何人
2.答應的事情要做到
3.耐心傾聽,好好溝通
給孩子立規矩時,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以愛為基礎:家長在和孩子一起定立規則時,必須以愛為基礎,當孩子體會到父母的關愛時,自然會更樂意接受這些家庭規則。
2.簡潔及明確:所定的規矩,必須簡單明了,讓孩子清楚地知道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
比如,明確地告訴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打別人,踹別人,咬別人是錯誤的行為。
3.要就事論事: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籤,避免把一件事擴大化。
比如,孩子做錯事了,家長不要抱怨:「小時候就總是這樣,長這麼大了,還是這樣。
」也許你是無意中說起,但是小孩子是會放在心裡的,而且還會對自己失去信心:既然從小就這樣,那我也就只能這樣子了,為什麼還要改正呢?
4.賞懲分明:當孩子有不當行為,也沒有影響到他人,但能自己意識到自身的錯誤,並及時停止時,家長可以立刻嘉獎孩子,予以鼓勵。
反之,家長則要堅決制止孩子的這種錯誤行為,並且還要及時給予懲罰。
5.不斷調整: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家庭規則也要隨著孩子年齡的不斷增長而進行調整,以便孩子有較大的自主和發展空間。
4.「淘氣椅」的使用
在《超級育兒師》的節目中,如果某個孩子犯了大人們認為不可饒恕的錯誤,比如:打人、罵人、咬人、不講任何道理等等,且多次警告無效時,超級育兒師便會教給家長們一個一招制勝的育兒神器——淘氣椅。
無論多麼頑劣的孩子,淘氣椅一出,全都乖乖降服。
值得注意的是此方法對二歲半至十歲左右的孩子比較適用。
具體使用方法是:
1.當孩子有不當行為時,先給予警告。
2.把依舊犯錯誤的孩子拉到/抱到一個專門用來懲罰他的椅子上,告訴孩子在那裡做×分鐘(孩子幾歲就坐幾分鐘)。
3.開始計時前,明確地告訴孩子他犯了什麼錯。
4.倘若孩子中途哭鬧不止、反抗、擅自離開等,浪費時間,便要重回淘氣椅上,重新開始計時。
5.計時完畢以後,再次對孩子說明懲罰他的原因,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道歉。
6.擁抱親吻孩子,並告訴他:「相信你能做到」。
以上這些方法,只要做家長的我們知而奉行,我相信沒有我們管教不了的熊孩子。
《超級育兒師》中的「淘氣椅」,你會用來對付你家的孩子嗎
在育兒親子真人秀節目《超級育兒師》中,有一個用來對付犯錯孩子的淘氣椅:每當孩子犯了大人認為不可饒恕的錯誤——打人、罵人、不講道理等等,又警告無效時,育兒師就會教家長使用淘氣椅:1、 將孩子拉到/...
孩子上幼兒園就哭,TA想要的,其實並不是你不要離開
孩子入園哭鬧怎麼辦?這是一個提起來就頭疼的問題。不管家長在此前做了多少準備工作——從學吃飯到學上廁所,從提前適應幼兒園到多去遊樂場跟小朋友們做遊戲,家長們還是無法保證,孩子能在入園之初就能輕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