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預防接種疫苗注意事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寶出生以後,需要按次序進行預防接種。

目前我國實行的計劃免疫,進行常規接種的有5種疫苗製劑。

這五種疫苗製劑能預防7種傳染病。

卡介苗預防結核病;

脊髓灰質炎疫苗(糖丸)預防脊髓灰質炎(俗成小兒麻痹症);

百白破三聯混合疫苗預防百日咳、白喉和破傷風;

麻疹疫苗預防麻疹;

B肝疫苗預防B型肝炎。

預防接種程序表

卡介苗出生時3個月後做OT試驗,陰性需複種;以後每3~4年複查OT試驗,陰性即需複種

B肝疫苗 0、1、6個月

脊髓灰質炎疫苗 2、3、4個月 1.5歲、4歲

百白破三聯混合疫苗 3、4、5個月 1.5歲

麻疹疫苗 8個月 4歲

每個小寶寶到了預防接種時間,家長都應按時帶他去當地醫院進行預防接種。

寶寶預防接種後,會出現一些局部或全身反應。

在接種後數小時至24小時左右注射部位可能出現紅、腫、熱、痛,或發熱、頭痛,偶有噁心、嘔吐、腹瀉等。

這時,應給孩子多喝水和充足的休息,一般這些反應在2-3天內會自行消退,不需作特殊處理。

如發生有異常的過敏或暈厥、休克等反應,或局部紅腫繼續擴大,高熱持續不退,均應立即送醫院診治。

其他還有一些疫苗,如乙腦疫苗預防乙型腦炎;流腦疫苗預防流行性腦膜炎;風疹疫苗預防風疹;腮腺炎疫苗預防腮腺炎;各種流感疫苗預防各種類型的流行性感冒等。

這些疫苗均可按需要進行接種。

預防接種還應注意,如小兒患有發熱、急性感染、或有心、腎、肝和神經系統疾病及活動性結核病未治癒前,或正服用類固醇皮質激素或免疫力低下小兒,及上次注射疫苗有過敏史者都應暫緩接種。

1. 寶寶在出生之後就要開始打預防疫苗了,在之後的時間裡,尤其是一歲之前,基本上每個月都要去打疫苗。

2. 去接種預防疫苗,要帶上寶寶出生證、爸爸媽媽戶口本、結婚證、身份證和孩子出生醫院給的打預防針的小本子到地段醫院去登記,然後地段醫院的醫生會告知具體打針安排。

3.預防疫苗包括兩類:第一類疫苗(也稱計劃內疫苗)和第二類疫苗(也稱計劃外疫苗)。

其中第一類疫苗是國家強制要求接種的,屬於免費疫苗。

第二類疫苗總共有10種疫苗,HIB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混合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A肝疫苗、輪狀病毒疫苗、出血熱疫苗、狂犬病疫苗、氣管炎疫苗、蘭菌凈,寶寶是否需要注射這些疫苗都是由父母決定的,這類疫苗是要收費的。

4.接種疫苗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4.1 通常吃脊髓灰質炎糖丸後40分鐘內不能吃熱東西;

4.2 注射百白破疫苗後當天嚴禁洗澡,4小時後注射部位出現紅腫、硬痂必須熱敷,一天3-5次,堅持到消腫為止;

4.3 注射B肝疫苗當天不能洗澡,要注意所有疫苗患急性疾病時暫緩注射;

4.4 經過疫苗接種後,如果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如虛脫、休克、痙攣、腦炎或腦病,重度的過敏反應,則不應給予以後針次的接種或者加強免疫;

4.5 有神經系統疾病的兒童,例如癲癇或者腦病,不應該接種含有全細胞的百日咳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

4.6 有免疫缺陷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劑者,不應接種活的疫苗;

4.7 兒童在患傳染病期間甚至傳染病恢復期暫緩接種;

4.8 有嚴重器質性疾病,如活動性結核及嚴重的肝臟、肺臟、腎臟等疾病暫緩接種;

4.9 發熱期間暫緩接種。

5. 在進行預防接種時,每種預防製劑均有一定的接種對象,不是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進行預防接種的。

在有以下情況時均不宜進行預防接種:

5.1 患傳染病後正處於恢復期或有急性傳染病接觸史而又未過檢疫期的兒童,不宜打預防針。

若此時打預防針容易發生不良反應,或使原有病情加重;

5.2 正在患感冒或因各種疾病引起發熱的寶寶,若打預防針,會使體溫升高,誘發或加重疾病;

5.3 有哮喘、濕疹、蕁麻疹及過敏性體質的寶寶,打預防針後易發生過敏反應,特別是打 麻疹活疫苗,或白、百、破混合製劑等致敏原較強的預防針,更易產生過敏反應;對有癲癇和驚厥史的患兒,打預防針,尤其是打乙腦或百白破混合製劑的,易使兒童發生暈厥、抽風和休克等;有嚴重佝僂病的孩子,不宜用小兒麻痹糖丸疫苗;

5.4 患急慢性腎臟病、活動性肺結核、嚴重心臟病、化膿性皮膚病、化膿性中耳炎的寶寶, 打預防針後可出現各種不良反應,使原有的病情加重而影響病兒的康復。

但需要指出的是,小兒如果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只要心臟功能好,照樣可以打預防針;

5.5 預防接種期間,若小兒正處於不舒服,有嘔吐、腹瀉和咳嗽等症狀時,在徵得醫生的同意後,可暫時不打預防針,待症狀好轉後再補打;

5.6 近一個月內注射丙種球蛋白者也不易接種;

5.7 當孩子與某種傳染病的患兒有過密切接觸時,正處於該種傳染病的潛伏期內,暫不接種疫苗,待潛伏期過後,可以進行補種疫苗;

5.8 患有各種急性病的孩子,如流行性感冒、急性腸炎、小兒腸炎等,接種疫苗可能使原來的疾病加重,還可能使疫苗反應加重,故應暫時停止接種。

待以上疾病恢復正常後,即可進行常規接種。

如發現自己的孩子有免疫缺陷時,不能進行任何預防接種。

6.怎樣減少預防接種後的反應? 大多數疫苗接種後是不會引起嚴重反應的,但是由於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在進行預防接種後,可能會出現一些輕重不同的反應。

主要的有局部反應和全身反應,發生過敏反應也是很少的。

為了保證安全,減少反應,各種預防接種必須在孩子身體健康的時候進行。

如果孩子有病,就暫時不要接種。

例如,發熱時不要打白喉、百日咳、破傷風三聯疫苗;腹瀉時不要口服小兒麻痹症糖丸;空腹飢餓時不宜打預防針,以免發生低血糖等嚴重反應。

打針後二至三天內應避免劇烈活動,注意注射部位的清潔衛生。

暫時不要洗澡,以防局部感染。

聲明:不是每一條建議都適合所有寶寶 寶爸寶媽們只要記住自己認為比較合理的建議即可。

關注微信公眾號: wdzhiniaoku 每天學習一篇寶寶小知識

寶寶多一點健康 因為媽媽關心,所以我們專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計劃免疫內疫苗

帶寶寶注射計劃內疫苗最省心,反正規定要打,不打的話,幼兒園都沒法上,所以不用考慮該不該打的問題。再說,這些疫苗都是安全的,一般不會有什麼問題。另外,也不用擔心錯過時間,醫院會及時通知你的。所以,...

家長們快收好!兒童預防接種知識大全來了!

今天是第30個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接種是控制疾病、保障兒童健康最經濟有效的手段,通過預防接種,全球已經成功消滅了天花;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已經實現無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野病毒傳播;全球因白喉、...

關於疫苗,做家長的應該知道哪些?

上周一本來是豆兒去社區醫院打疫苗的日子,但是由於豆兒最近有點拉肚子,就推遲到本周。本周一豆媽請假在家準備帶豆兒去打疫苗,豆爸說「打疫苗前3天孩子不能吃藥,或者拉肚子好了沒有超過5天也最好不要打疫...

招遠:預防接種———家長必須了解的知識

一、為什麼要給孩子進行預防接種?嬰兒出生後,體內往往還有來自媽媽的各種"抵禦疾病"的抗體,尤其用母乳餵養者,奶汁中還含一定量的抗體。因此,嬰兒在半歲內很少得傳染病。嬰兒6個月以後,來自母體的抗體...

寶寶疫苗接種全程指導

寶寶接種疫苗Q&AQ:為什麼要給孩子進行預防接種?A:嬰兒初生時,體內往往還有來自媽媽的各種抵禦疾病的抗體,尤其用母乳餵養者,乳汁中還含一定量的抗體。因此,嬰兒在半歲內很少得傳染病。6個月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