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類孩子日後不好過!沒朋友被人厭,人際交往問題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了解發育│指導養育│早期教育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媽咪救兵 關注你的私人育兒師

<今日案例 · 新鮮呈現>

下面有請張老師繼續為我們講解育兒知識

______

我家小芯3歲了,準備上幼兒園了,這段時間放暑假,想著暑假班人少,讓孩子先適應下,結果前幾天還好好的,昨天早上突然開始鬧騰,不願意去幼兒園了。

問她原因,她說:「小朋不願意跟我一起玩。

」我感到很奇怪,因為我家寶一直都挺乖的,為什麼在幼兒園就沒人願意一起玩,交不到朋友呢?

早教育兒專家 張琴

中國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家庭早教專家組成員

上海稚趣堂首席育兒師

案例中的孩子已經3歲了,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開始建立自己的小群體了。

但是很明顯孩子在於夥伴相處的過程中遇到了挫折,導致孩子不願意踏進幼兒園的原因是小芯不受小朋友的歡迎,變成不合群的寶寶。

想要孩子有朋友,脫離「不合群」,那麼家長要先了解孩子不合群的原因。

孩子的心聲——我為什麼不受歡迎

01過渡誇讚讓我變成自卑娃娃

在家裡我總是聽你們說:「寶寶真棒」、「寶寶真聰明」這些話讓我感覺自己很厲害,沒有什麼是我做不到或做不好的。

直到進了幼兒園,我才知道有很多很棒的小朋友。

我不再是那顆可最亮的星,這讓我覺得不舒服,讓我覺得我不如哪些小朋友聰明。

我只有在家才敢說話,在幼兒園我只能沉默。

02過渡寵溺讓我變成小霸王

在家裡我總是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想玩多久就玩多久,沒有人跟我搶,可是在幼兒園有太多小朋友跟我搶玩具,只有每次發脾氣、大哭或者打他們,他們才不跟我搶,他們很壞,我就打一下他們,他們就不跟我玩了,我在家打了爺爺、奶奶,他們都不會怪我。

03天天關家裡讓我變成交際小白

我很想出去跟外面的小朋友玩,可是你們每天只會給我一堆玩具或打開電視讓我看,我的朋友只有電視和這些玩具,這樣讓我失去了與小夥伴交流的機會,不知道怎樣跟其他小朋友相處,我不會玩,大家肯定都不喜歡我,不理我。

04大人爭吵讓我變身暴脾氣娃娃

我每天都能看到爸爸和媽媽吵架、奶奶和媽媽吵架,你們天天吵架,我都學會了,所以我也要變得像爸爸媽媽一樣厲害,脾氣急、遇到事情先決鬥。

如,小小看到小朋友們在玩球,很想玩,但是大家不需要新的朋友加入,小小被拒絕後就開始發脾氣,動手打人。

對以上情況的不合群,麻麻們這樣來改善

1

適當的誇讚

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所在幼兒園的老師,都需要改善誇讚孩子的方式,從誇讚孩子與生俱來的優勢改變為誇讚孩子的努力,當孩子自信心慢慢開始提高,就可以跟小夥伴們友好相處了。

2

避免過渡寵溺

對於老一輩的寵溺,父母應該進行溝通,告訴老人寵溺孩子的後果,儘量避免寵溺孩子。

而對於孩子家長需要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給孩子關愛、尊重,告訴孩子可以滿足他的合理要求。

當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得不到滿足而發脾氣時,家長要採取轉移注意力——不合理要求產生時,用其它的事情轉移孩子注意力;冷處理——不合理要求產生時,先不理他,等孩子情緒平靜再跟他講道理。

當然如果孩子做的好,也要及時給孩子一些適當的鼓勵。

家長還應該教孩子用正確的方式來發泄情緒,避免哭鬧、打罵。

3

從單一到多個

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建立自己的小群體,他們對友情是非常渴望的,建議家長每天最最少帶孩子在戶外遊玩2小時以上。

對於孩子不會交往,那麼家長可以從一對一的交往模式式開始,這樣既能讓孩子感覺到安全,又方便家長遇到問題能很好的協調。

家長帶孩子外出時,多找一些孩子多的地方,給孩子儘量創造交往機會。

4

溫馨和諧家庭氣氛

家庭中父母自身具備的人格修養會潛移默化地對孩子產生影響,孩子會從父母身上認識世界、學習言行舉止。

所以各位家長應互相尊重、諒解、包容、彼此關愛,為孩子營造溫馨和諧有利於孩子身心發育的家庭氛圍。

朋友是孩子進入社會後不可缺少的關係,朋友可以給予孩子尊重、新人以及支持等方面的情感體驗,能有效促進孩子的身心發展。

所以家長們一旦發現孩子交往問題,應及時分析,輔助孩子解決交往難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救救我的不合群寶貝!金寶貝微課堂答疑精選

小7老師說:合群就是一種願意與他人在一起或相處的傾向,我們的寶寶表現出來的親子間的依戀是合群的最早期表現形式,比如說孩子找媽媽,合群是我們人一生當中、愛情和一切參與社會群體活動的基礎,而人的本質...

寶寶入園第一課:7招讓寶寶變身社交小達人

今天是所有媽媽普天同慶的好日子,娃的暑假終於結束了,為娘的苦日子終於熬出頭了,但是小編相信有一類媽媽心中大概沒有那麼開心,就是寶寶第一天上幼兒園的媽媽,他們大多都是焦慮的,擔憂的,寶寶入園會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