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個看似簡單的禮儀,教會寶寶能受用一生,寶媽們可要當回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咱們國家也被稱之為禮儀之邦,所以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教會孩子這幾個基本利益,孩子肯定會受益終身,好了廢話不多說了,咱們一起來看一看小編總結的這五個基本禮儀吧。

一、吃飯時長輩客人先入席

入座時,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再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最後自己坐在離門最近處的座位上,把孩子安排在自己身旁。

入座後告訴孩子不要急著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麼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麼事情,要向主人打個招呼。

如果孩子不聽話,用手抓餐具,家長要及時制止,然後代孩子向主任表示歉意,以示對在座來賓的尊重,同時,對孩子也能起到警示作用。

二、懂禮貌

孩子有的時候是分不清「對」「錯」的,所以,家長要想孩子懂禮貌,首先需要給孩子劃清「界限」,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可以」,什麼是「不可以」,什麼行為是「不禮貌」的。

同時,還要給孩子在細節上的具體指導。

比如,多鼓勵孩子說「請」和「謝謝」,告訴孩子在公共場合不許喧鬧;在自動扶梯上自動靠右站。

三、拿東西要經過主人允許

告訴孩子別人的東西不可以隨便拿,尤其是沒有經過別人同意的情況下,比如有的小朋友在幼兒園看見別人掉的橡皮或其他東西撿起來都會裝進自己的文具盒,別人往回要還不給,家長應該在老師告知孩子有這樣的行為的時候正確引導,而不是以孩子小還不知道為理由去開脫。

四、進房間前先敲門

教育總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比如這個敲門問題,小編就經常遇到,一些人突然就敲門進來,總會讓人嚇一跳,還有這人推門就入,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要債的呢!在此,不論是孩子還是大人,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等任何場合,進入別人的房間之前最好要先敲門,這不僅僅彰顯了自己的禮儀,教養,更是給別人一個準備的時間。

五、學會與人分享

在這個階段,要孩子將自己手上的東西讓出來,的確可能有點難,但爸媽還是得教他有所「付出」。

例如:準備足夠的玩具,讓孩子有機會從中挑選一個,再將其他的分送給小朋友。

但是,千萬別勉強寶寶讓出他正抱在懷裡的玩具,因為,如果這次他是在不情願的情況下讓出,下次,他只會將玩具抱得更緊!

看完今天的文章,給位寶爸寶媽,是不是已經著手開始准別教教孩子了,慢慢來其實這種事情還是得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好了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要結束了,大家還知道關於寶寶從小就應該學會的禮儀趕緊在下方留言區評論交流吧,大家還可以說說你見過最熊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以示警戒,最後還是那句話,點一點關注,逛貼不迷路。

覺得小編寫的還可以的話,給個贊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禮不可廢 春節正是寶寶懂禮好機會

光明網02-06 14:24顯示圖片馬上就要到春節了,這是一家人有能團圓的日子。而對於小孩子的來說,春節有的吃有得玩真是太開心啦。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春節期間對孩子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此時正是教...

教給孩子餐桌好禮儀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有與親朋好友一起吃飯的機會,而這在聯絡感情的同時,也會顯露出每個人的禮貌和休養。因此,進餐就成為對幼兒實施禮儀教育的重要途徑。那麼,家長要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進餐禮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