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長最喜歡這教育孩子,卻有可能毀了他們一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中國,乖小孩最招大人喜歡了,他們不會大吵大鬧,而且很少提出過分的要求,在成長過程中似乎也沒耗費父母的過多精力。

長輩們夸孩子,經常會說「這孩子真乖,長大一定有出息」,那麼,乖小孩真的是那麼好嗎?

他們乖,有可能只是為了討好大人,但每一個小孩子的心理都異常的敏感,每當他Ta們聽到家長一些恐嚇的話,大多都會停止哭鬧,但同時也會變得壓抑,很少向外界表達自己的情緒。

而且「乖」孩子們對父母言聽計從,按照父母給他規劃的路去走,從來不去思考「為什麼」,在父母庇佑下或許會過的安安穩穩,但會失去獨立思考、獨立抉擇的能力。

在成長過程中,中國的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

大家都希望孩子能夠聽自己的話,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一生。

那些聽話的孩子總是會被家人、老師讚揚有加。

但這真的是他們想要的嗎?

乖巧懂事的「別人家孩子」,不知是多少孩子的心頭陰影。

養一個「乖孩子」似乎是很多中國父母的心愿。

言聽計從,按著父母規劃的方向發展,從不讓父母操心

其實Ta們的心聲是想要的,只是「懂事」和「乖」,是那個年代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所以Ta們為了這個讚譽,放棄了真實的心聲。

長大後,Ta就會從一個不提問的「乖」學生、成為一個聽從指令的「乖」員工、生活上不能完全自主的爛好人。

「乖孩子」不會跟同學打架,不會惹是生非,但普遍存在不合群的情況,有的性格孤僻,感覺別人和自己不一樣。

他們缺乏安全感而導致膽子小,生怕其他小朋友欺負他,所以,我們一定要讓孩子和小朋友在一起玩

同時,「乖」孩子容易缺乏自信。

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自信的孩子會想辦法破解,並積極改正,而自卑的孩子會因為缺乏自信心而退縮。

所以家長要經常鼓勵、讚揚孩子,來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哦。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但我們中國式的教育方式可能導致孩子不是方的就是圓的,缺乏各種各樣的形狀。

如果我們一直要求孩子們要「乖」,就會削弱他們內心的意志,封閉他們的心靈和頭腦,使他們無法發揮潛能去創造想要的生活。

小時候是家長,然後是老師,一路走來,Ta們都「乖」慣了,就會少了很多自己的創新想法。

微媽認為,如果父母們一定要把「乖」當作「好」的代名詞,那麼請讓這份「乖」加一些主見、活潑、創造力和獨特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小時候越乖,長大後越痛苦?

① 「乖」,不是個褒義詞媽媽群里不知誰在半夜熱談中拋出一個問題:乖孩子……真的好嗎?這讓我想起小時候。我從小就招人喜歡,不給人添麻煩。家裡人忙的時候,我會自覺地窩在沙發上看書、看電視。只有當家裡...

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最近小編看到有篇文章《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文章如數家珍地 道出乖孩子的種種痛苦跡象。難道真是長大後會很痛苦嗎?「乖」意味著討好大人,忽視真實的自己小的時候,奶奶帶我出去玩。路過路...

越「乖」的孩子,今後獨立能力越差?

「懂事」和「乖」,是家長、大人們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

為什麼有的孩子愛打人?

小朋友們在一起玩耍會經常性的玩鬧打架,有的孩子可能真的只是鬧著完,但是有的孩子是真的喜歡打人。不論是打小孩,還是打大人,有時候父母也覺得不可思議,這麼這麼小的孩子就有暴力傾向了?

養一個「聽話」的乖孩子,可能是你最大的失敗

有人說,孩子大體分兩種,乖孩子和淘孩子,如果拿水果做比喻,乖孩子更像蘋果,淘孩子更像草莓。草莓出了問題,大都在表面,容易及時發現,蘋果出了問題,很多都在裡面,外表卻依然光鮮。 所以,乖孩子一旦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