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犯錯靠講道理管教,更容易把孩子慣成熊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所認識的熊孩子他們的家長有不少都是有挺素質的,但是孩子的性格卻不隨父母,孩子調皮搗蛋犯下錯誤以後家長連忙道歉,對孩子說教一番!他們管教的方式就是靠講道理,每次孩子做了不恰當的事,像做了危險的事或者犯了錯誤,家長第一反應覺得是要好好教育孩子,但出於父愛或者母愛捨不得打罵孩子。

孩子犯錯以後,他們通常第一反應就是跟孩子說「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不可以這樣做。

」「你打小朋友,他會覺得疼啊,下次他就不和你玩了。

」「插座是有電的,碰一下會把人電死的,不許再碰了。

」諸如此類的話一定聽了不少。

這些話真的有用嗎?

看一看我們身邊的熊孩子就知道了。

他們父母也沒少說教他們,但是大大小小錯誤總是不斷。

小孩子犯錯誤,只靠講道理管教這一招是行不通的。

特別是孩子年齡還小的時候,如果沒有遇到實質性的懲罰,對於自己犯錯誤理解是不夠深刻。


①犯錯卻沒有懲罰,說教變得無關痛癢!

孩子沒有受到實質性的懲罰,對於自己犯錯無法良好記憶或者深刻認識錯誤。

在孩子沒有受到任何實質性的懲罰時,光是聽聽一些管教的道理,這對於他們來說不痛不癢、無關緊要,反正聽爸爸媽媽訓導一頓以後,他照樣什麼事都沒有,那這樣的說教對孩子又有什麼用呢。

所以當孩子下次又犯一樣的錯誤的時候,下意識覺得頂多也就是爸爸媽媽再訓導一次,孩子仍然沒有理解到因為他犯這個錯誤所帶來的後果。

②孩子年齡小,對於道理並不容易懂,這和他們的年齡認知範疇有關。

比如對一個兩歲的孩子說「玩火機很危險,手會燒傷!」,孩子可能還不理解「危險」是什麼東西。

或者孩子打了別的小朋友的腦袋,你和他說「打別人的腦袋,可能會受傷甚至會變成傻子」這樣的話,兩三歲的小朋友他們對「傻子」這一個概念也是沒有,所以儘管你對他說的一些道理,但是如果超出了孩子的認知範疇,他也是不能夠理解這些道理是什麼意思,並不知道怎麼彌補錯誤和為什麼不能犯這個錯誤。

③即使是簡單的道理,孩子也能夠理解,但由於他沒有承擔錯誤帶來的後果,所以也很容易過後就忘。

左耳進右耳出,很符合小孩子特點。

打人會疼、摔東西會壞這些簡單的道理孩子都懂,但是過後他們也很容易忘,而且爸爸媽媽通常說了也不算數,比如說孩子生氣耍賴把一個玩具給摔壞了,爸爸媽媽對孩子說教一通「摔壞了這個玩具就沒有了」,但是過後孩子還想要的時候,只要請求爸爸媽媽,甚至只是撒個嬌就可以得到滿足,對於剛才的錯誤也就拋諸腦後。

適當的懲罰很重要,特別是帶有教育意義的懲罰。

如:

孩子玩刀子(做了危險的事情)——被你發現以後你覺得很危險,所以說說教訓導孩子,但是如果是這樣子,還不如懲罰孩子切一定量的菜或者水果,讓孩子使用小刀切東西的時候感受到切太快或者把握不好分寸會切到自己的手,讓他學會使用刀,遠比禁止他學用刀子會更加好,等孩子接受「懲罰」完畢,也體驗了刀子的危險性再進行說教也不遲。

孩子打別的小孩,讓別人受傷了(做了不恰當的事情)——孩子如果打別的小朋友打受傷,除了要讓孩子道歉,一定要幫受傷孩子「出頭」,家長自己或者讓受傷的孩子「小揍」自家孩子一頓,要讓孩子明白被打的人是很痛的,而且如果他欺負了別人,別人一旦找到幫手的時候他也會受到欺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犯了錯誤,如何懲罰才更有效?

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媽媽的動態:「好好溝通半小時無果,小朋友還是大發脾氣,亂扔東西。這時候,腦子裡關於正面管教的積累全都拋到了九霄雲外,只有一頓胖揍才能解決問題。憂桑~」

對4歲前的男孩,這樣的教育方法才最有效

冰冰家的兒子馬上就要過3歲生日了,這原本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情,但是冰冰現在卻很苦惱,因為她兒子哭著鬧著要買那個3層的大蛋糕,還非要舉行生日會請幼兒園的很多小朋友一塊兒來玩,但是冰冰工作很忙,沒有...

話題 | 不打不成器?孩子犯錯究竟該不該打?

導讀中國有兩句老話叫「不打不成器」和「棍棒之下出孝子」。似乎我國傳統的教育手段離不開「打」字。的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各種各樣讓父母氣憤難耐,甚至束手無策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就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