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怎麼罰?不用打罵也見效的育兒妙法!|家長看過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糖老師

爸爸媽媽們應該都聽過這兩句老話:「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

的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很多讓爸媽忍不住對孩子發火,甚至會對孩子動手的時刻。

打完孩子的家長,常常又會陷入「生氣,發火,後悔」的死循環。

教育孩子,不僅需要鼓勵,懲罰也是讓孩子認識錯誤的教育手段。

但是,父母的雙手是用來擁抱孩子,而不是用來打孩子的。

到底如何不使用暴力,有效地進行懲罰教育呢?

在不能打孩子的美國,小學和幼兒園以及家長都普遍使用「Time out」來「懲罰」犯錯的孩子。

1、 什麼是「Time out」?

「Time out」本來的意思,是體育比賽中的「暫停」,也叫「計時隔離」。

1958年由美國夏威夷大學Arthur Staats博士和他女兒提出的一種替代暴力的教育方法。

初衷是終止暴力對待孩子,而非把暴力變成冷暴力。

「Time out」,通過暫時不理睬孩子,來規範不良行為。

是一種「溫和的懲罰」方式:讓孩子到固定的地點罰站或坐小板凳,適合絕大多數 3~5 歲甚至到 8 歲的孩子。

在美國的學校,教室的一個相對安靜隔離狀態的角落裡,大都有一把椅子,學生在課堂上受到警告後, 老師可讓學生坐在這個角落裡思過反省.

2、溫和地「懲罰」

「Time out」規則建立

「Time out」是給孩子機會和時間處理自己的情緒,同時也使爸爸媽媽冷靜下來,避免因為情緒衝動對孩子動手。

關鍵是讓孩子在規定的地方安靜地坐幾分鐘,等情緒平靜下來。

一開始,爸爸媽媽要給孩子解釋清楚,讓孩子理解,一起建立規則,什麼時候會被「暫停隔離」,多久,在哪裡?在孩子理解和能夠承受的基礎上實施「懲罰」,才會更有效。

「Time out」的時間規定

一般情況下,「Time out」的時間分鐘數不要超過孩子的年齡,例如,3歲的孩子時間是3分鐘,長一歲加一分鐘。

(但這不是絕對的,要視個體情況而定)

「Time out」的實行

當孩子出現不能被接受,必須受到懲罰的行為時,開始實行「暫停隔離」,爸爸媽媽要乾脆地把孩子送到指定的地點,不要解釋或者說教,不要查看孩子的情緒如何,不要急著給孩子擦眼淚,不要帶著個人情緒喋喋不休。

「Time out」的錯誤用法

不能以此威脅孩子,使用太頻繁。

爸爸媽媽和孩子建立規則的時候,要規定好,用在打人咬人、丟東西或故意挑起事端的時候。

規則一旦制定,大家都要遵守,不能破例,不用解釋太多。

對於上幼兒園年紀的小孩子來說,「Time out」的功能主要就是剝奪了TA和其他小朋友一樣的權利:比如其他小朋友在做遊戲,玩玩具,聽故事,因為犯錯,所以只能「暫停隔離」,眼巴巴看其他小朋友開心地玩,漸漸明白哪些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Time out」結束後

爸爸媽媽在結束後,要告訴孩子被「暫停隔離」的原因,哪些行為是錯誤的,當孩子意識到自己做錯了,爸爸媽媽要給孩子積極的回應,一個擁抱或者一個微笑,讓孩子真正明白被「懲罰」的是不當的行為,而不是因為爸爸媽媽不愛自己了。

3、「犯錯」的背後

孩子犯錯,爸爸媽媽要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

父母的情緒穩定,是給孩子良好家庭教育的起點。

當情緒上來處於作戰狀態的時候,說什麼道理都沒有用,這一點無論對大人和孩子,都適用。

真正講道理的時間,是接受事實回歸平靜以後。

爸爸媽媽看清孩子犯錯背後真正的原因和需求,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因為自始至終,孩子要的不過是父母的關注和愛而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我們會忍不住打孩子?到底能不能打?

近日,趙薇透露曾因養育問題煩惱。原來,她按照以前媽媽對她的教育方式——對小四月體罰。誰知卻換來小四月與她冷戰一星期!痛定思痛後,趙薇發出「她始終不是我」的感嘆。於是,「體罰孩子」這一話題又在網上...

忍無可忍了,能不能打孩子

當父母的總是會遇到下面這樣的場景:帶著孩子逛街,看到玩具就走不動,什麼都想買,怎麼說都不肯走,急了說他幾句,直接就撒潑耍賴就地打滾;約定好只看半個小時的電視,看了40分鐘還不願意關電視,說好多遍...

學習一下:美國父母如何有效地管教孩子

在美國家庭管教中,法律明令禁止任何人,包括父母對兒童進行體罰。當小孩子情緒失控、胡攪蠻纏或蠻橫哭鬧時,美國家長經常釆取二種方式:「Time Out」和「Time Limit」。孩子犯錯該懲罰嗎?...

父母「懲罰」孩子的五大訣竅

導讀:做父母,是一個欣喜與抓狂交織的過程。把孩子從一個懵懂無知的新生命,漸漸教育成知書達理,知情識趣的社會棟樑,是每一個父母最大的心愿。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在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的過程。錯 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