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幼兒園不合群?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幼兒園可是寶寶的人生大事一樁,這預示著寶寶開始走出家庭,走向幼兒園這個小社會了。

爸爸媽媽們滿心歡喜,覺得寶貝開啟了人生新旅程。

卻發現,寶寶在幼兒園的生活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順利——

歪歪兔會員寶寶小番茄的情況就是這樣。

番茄媽媽說:小番茄本來是個活潑開朗,愛說愛笑的小姑娘,還喜歡跟著音樂跳舞。

可到了幼兒園之後,卻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總是悶悶的,不去和小朋友玩,也不參加集體活動,每天悶悶地待在角落裡自己玩玩具。

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我們的會員寶寶中,這樣的孩子並不在少數。

許多孩子哪怕在家中是個小「人來瘋」,到了幼兒園裡,也有可能出現這種「不合群」情況。

畢竟,寶寶在家中只需要面對幾個十分熟悉的家人,以及最多兩三位陌生的成年客人。

而在幼兒園,他要面對的可是二三十名和他一樣大的小寶寶呀!這才是他真正需要「社交能力」的時刻。

然而,許多家長並沒有意識到,孩子的「社交能力」作為生活中諸多重要能力的一種,也是需要家長來「教」的。

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引導,寶貝就可能不想社交、不會社交,從近處說,很容易被集體討厭、忽視、甚至欺凌,產生一系列心理問題;www.waiwaitu.com原創文章。

從長遠來看,也有可能因為「人緣不好」而喪失機會,對寶貝今後的人生髮展極為不利。

相信,如果你家的小寶寶也出現了這種情況,你一定已經開始著急了——要怎麼做,才能改善寶寶在幼兒園的境況,讓寶寶交到朋友呢?

別著急,歪歪兔育兒老師來給你支招啦!在幼兒園為寶寶找到「種子朋友」,你只需要做這幾步——

第一步:觀察寶寶的同學

在晚上接孩子時,故意多讓孩子在幼兒園玩一會,密切注意一個或幾個看起來容易接近,寶寶又不反感的小朋友。

第二步:了解寶寶的想法

在回家路上,和寶貝輕鬆地聊一聊那幾個小朋友,如「你的班上有沒有一個梳小辮的小女孩呀?她叫什麼名字呀?」如果孩子和家長的信任感足夠好,此時應該聊得很開心。

在這時,你就需要體察寶寶的需求,看看他究竟是不想社交,還是想社交,不知道方法。

如果是後者,家長則可以告訴寶貝如何說、如何做(角色扮演的遊戲形式更好);如果是前者,則需要逐步了解孩子究竟為什麼不願意社交(隱形的分離焦慮往往是其主要原因,這比表面上的「上幼兒園就哭」對孩子的危害更大,需要家長注意)。

第三步:解鎖社交新方法

如果孩子願意社交,但不知道方法,家長可以根據情況每天告訴寶貝一個社交的小妙招,如:打招呼、教寶寶一個小遊戲、請求一起玩等,慢慢打開孩子的社交圈子。

(每天解鎖一個新技能有木有!好激動啊有木有!)

第四步:製造社交的環境

家長們還可以組成「親子游小組」,讓寶貝們在有媽媽的情況下自由玩耍,這樣寶貝就可以卸下防備,盡情地去和其他寶貝一起玩耍了。

等寶貝和其他孩子玩熟了,這些小朋友就成了寶貝在幼兒園的「種子朋友」了。

第五步:及時與老師溝通

寶貝在家中和幼兒園的表現不一致,歸根結底是家庭和幼兒園的環境差異較大造成的。

因此,家長需要多和老師溝通寶貝的情況,並儘量營造「家校一致」的規則和環境,這樣也有利於寶寶儘快適應幼兒園。

不過「父母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交朋友這件事父母或許還能幫一幫忙,但維持友誼,可就要看寶寶自己的「功力」了。

雖說幼兒園的「友誼」就像風一樣,今天因為一塊蛋糕而宣稱「我們是最好的朋友」,明天就因為一個玩具而公布「我和你絕交」……但時間長了,哪些小朋友人緣好,哪些小朋友「不受待見」,每個孩子都心裡有數——既然我們無法強迫其他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朋友,那我們只有讓寶寶自己先具備一些品質,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歡迎。

哪些品質呢?在《做最受歡迎的自己——歪歪兔性格教育系列圖畫書》中,就有這樣的一隻小兔子,在不同的故事中,她分別獲得了10種品質,最終成為彩虹鎮最受歡迎的小寶寶。

分別是什麼呢?

1.一個都不能少——學會擔當,不逃避

2.乖乖羊和她的布娃娃——學會合群,不孤單

3.今天晚上吃什麼——學會體諒,不自我

4.歪歪兔在馬戲團——學會虛心,不自滿

5.一個人的樹屋——學會分享,不小氣

6.抱一抱——學會關愛,不冷漠

7.和裙子一樣美麗——學會助人,不自私

8.當媽媽變小的時候——學會感恩,不抱怨

9.找朋友的秘方——學會禮貌,不粗魯

10.送給毛毛蟲的歌——學會誠信,不撒謊

合群、體諒、責任感、同情心等等,對於人類這種社會動物來說,既是品格,也是能力。

而幼兒社會交往的基本品格與能力的培養,是其成年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更好地融入社會、促進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礎,也是其社會性發展和個性形成的重要方面。

如果只重視知識學習,忽視了親社會行為的教育與引導,則會導致幼兒發生自私、孤僻、任性、缺少同情心等問題,不利於幼兒的身心健康。

長此以往,則會導致缺乏朋友、缺乏社會認同,失去立足社會的基本能力。

《寶寶在幼兒園不合群?聰明的媽媽這樣做!》歪歪兔情智樂園原創內容,歡迎轉載。

原創光榮,抄襲可恥。

在轉載時請保持全文完整,並註明原作者——歪歪兔情智樂園。

對於構成盜用、剽竊及其他侵犯我方著作權及相關權益的行為,我方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多大上幼兒園最好,可以不上嗎?

寶寶到了一定的年齡就要離開父母的懷抱去上幼兒園了,那麼寶寶入園之前應該做到哪些準備呢?寶寶的最佳入園年齡是幾歲?如何讓寶寶儘快的適應幼兒園呢?《幼兒園管理》小編和大家一起來聊聊。

入園之前 孩子一定要學會這幾件事

1、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很多孩子都有一入園就開始哭鬧、吵著回家的現象。其實,孩子想家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因素,更多孩子是因為他們體驗到非常大的挫敗感和不安全感,他們沒有很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會自己...

2歲寶寶上幼兒園該準備什麼?

在寶貝媽咪看來,送孩子上幼兒園比較合適的時間應該是3歲左右,這個年齡的小朋友生活上能夠解決基本民生問題:吃飯,喝水,上廁所。表達上也基本能夠用語言和老師或家長溝通,讓大人了解自己的需求。家裡重...

你的寶寶在幼兒園合群嗎?

作者:季小童作者公眾號: 季小童(ID:jixiaotong006)隨著三月約開學季的到來,很多寶媽都提前一周將寶寶送進幼兒園去提前適應環境,大部分寶寶適應能力都很強。一位寶媽在微信群里激動的說...

孩子在幼兒園中不合群,家長應該這樣做

想要讓孩子更好地在幼兒園中生活和學習,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讓孩子融入到幼兒園中,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不合群,那麼你該怎麼做呢?第一步:觀察孩子的同學在晚上接孩子時,故意多讓孩子在幼兒園玩一會,密切注...

孩子的人際關係好不好,要從小抓起

讓我們把目標投向幼兒園,有一項研究把兒童把社交地位分成5種類型:受歡迎的兒童、被拒絕的兒童、矛盾的兒童、被忽略的兒童、一般的兒童,並把「被拒絕的兒童」和「被忽略的兒童」統稱為「不受歡迎的兒童」。...

培養一個受歡迎的孩子,從學會交朋友開始

今日關鍵詞:社交能力每個人都生活在人際關係網中,每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都依存於人際交往,因此從小培養寶寶擁有一個優秀的社交能力至關重要。今天我們就有幸請到馨瑩老師為大家分享關於培養寶寶社交能力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