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吉拉|想毀掉寶寶的未來,家長只需做一件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昨天早上,在小區廣場晨練,碰到幾個相熟的媽媽,就和她們閒話起了家常。

這時,有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一個小女孩走了過來,看到我們,媽媽用手拍拍孩子的肩膀,說:「寶貝,叫阿姨好。

小女孩大概3歲的樣子,雙眼亮晶晶地看著我們,但是不說話。

這時她媽媽又催了一次:「叫阿姨好呀。

小女孩還是沒有說話,依然抿緊了嘴唇瞪著我們。

她媽媽火了,把女孩推到前面,說:「你怎麼就這麼不懂事呢?平時媽媽是怎麼教你的?」

小女孩還是不說,還退了幾步,躲在了媽媽的臂彎里。

媽媽沒轍,只好無奈地對我們說:「我家孩子就這樣,無論怎麼說,就是不願意跟別人打招呼,我都不知道怎麼教她了。

這時,有一個媽媽笑著說:「呀,小美女你害羞呀?」

媽媽還想說什麼,小女孩突然生氣了,扭頭就走,嘴裡大聲地叫:「媽媽,我討厭你!」

媽媽急忙追了上次,拽著她的胳膊,大聲地訓斥她:「你那怎麼這樣不懂禮貌?平時說了多少次,遇到長輩一定要主動打招呼懂不懂?」

母女二人越走越遠,只留下一雙無奈和氣呼呼的身影。

這時,小恩說:「其實我們完全沒必要逼著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打招呼,因為有些孩子性格內向,不喜歡跟人接觸,也有些孩子心情不好,也不想跟別人的打招呼。

如果大人逼著孩子一定要打招呼,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

小恩的話,讓各位媽媽們感觸良多。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心理效應叫「貼標籤效應」

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 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一致。

這種現象是由於貼上標籤後引起的,故稱為「標籤效應」。

小恩想說:親愛的媽媽們,不要給孩子貼標籤,貼容易,孩子要撕下卻難。

所以這些話不要再對孩子說了!

01

記得,看《瘋狂動物城》時,最讓人心疼的動物就是狐狸尼克了。

狐狸尼克小時候想當一名小騎警童子軍,保護弱小維持和平就是他的夢想。

他的媽媽支持他,騎警隊員們也答應了他入隊。

很可惜,在他參加入隊儀式,宣誓著忠誠、勇敢時,那些歡迎他入隊的草食動物們卻粗暴地撲倒了他,給他套上了嘴套。

他們始終認為狐狸就是狡猾的,永遠不值得信賴。

「狡猾」這個標籤徹底打在了狐狸尼克的心裡,他哭著下了決定:既然別人都認為我是狡猾的,那我也就沒必要再做什麼改變了。

長大後的狐狸尼克確實成了狡猾的混混,他到處坑蒙拐騙。

要不是遇到兔子朱迪,他就永遠是一隻狡猾的狐狸,過著坑蒙拐騙的日子,離自己的夢想和本真越來越遠。

有多少孩子正在經歷著狐狸尼克的遭遇呢?

標籤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它會像一個預定的模子,扣在誰的身上,誰就會像被施了魔咒似的成長為標籤形容的樣子,哪怕他根本就不是這樣的。

但是,如果你給孩子貼上的標籤是勇敢、善良、永不放棄呢?在這樣的模子下,他們是不是也能變得勇敢、善良,永不放棄?

你給孩子塑造了壞角色,他們就按照壞的角色表演,你給孩子塑造了好角色,他們就按照好的角色表演。

讓孩子變「壞」的其實不是貼標籤的行為,而是你給他貼了「壞」標籤。

美國加州大學的Edwin M. Lemert教授關於年輕人吸毒成癮原因的研究就是一個能很好證明標籤效應的例子:在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很多年輕人之所以有吸毒行為,都和社會評價有關——「我之所以這麼幹,是因為我就是這種人,這種「我就是這種人」的暗示,藉助上帝之手將人們引上了一條具有明確指向性的道路。

為人父母,我們把自己的標準強化到孩子身上,通過貼標籤有意或無意間塑造了孩子的行為和想法。

簡單隨意的給孩子貼標籤,這並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

更多的時候我們忽略了孩子自己本身的想法。

02

那麼如何避免給孩子貼「壞」標籤?

理解孩子的感受

我一直覺得,能「共情」是為人父母的基礎。

一個家長做父母的能力,說到底是他/她追溯童年的能力。

那些能和孩子「共情」的家長,往往能回想自己童年時的經歷和感受,並設身處地進行換位思考,然後再採取行動。

不要忽略了孩子的其他優點

有些父母總在聊天中抱怨孩子不愛吃飯或者沒主見;有些孩子長的高,或者愛閱讀,結果逢人就夸孩子這一個優點。

孩子聽多了會反感,覺得好像自己除了這個特點就沒有其他的了。

這樣孩子不能夠更好的認知自己,也阻礙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心靈距離。

三思而後行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故意給孩子貼標籤,而是說話時並沒有意識到,很多媽媽都像我一樣經歷過「有口無心」。

那如何改善呢?

首先,一定要意識到孩子是有自尊的。

總有人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

其實恰恰相反,孩子的心純潔又敏感,連聽不懂的詞彙都能從語調中揣摩出含義。

其次,說話前思考十秒鐘。

有時孩子做錯了事,媽媽脾氣上來很容易發生「口不擇言」

不妨每次給自己10秒鐘冷靜時間,組織一下語言。

不要嫌麻煩,要知道對孩子來說,任何評價都不是小事。

如果孩子做得不對,我們可以認真討論、剖析,提出忠告,但不能粗暴指責。

多和孩子溝通,聽聽孩子的心聲

當父母對孩子的想法和行為形成了一定的認知,需要父母對孩子進行深入溝通交流。

了解孩子的內心真實想法,也需要對孩子的正確或錯誤的行為進行引導和完善。

告訴孩子為什麼這麼做,該如何做的更好。

只有當父母和孩子在認識上達成一致,才能更好、更有效的引導、教育孩子。

糾正行為變得更加困難

「貼標籤容易,撕卻難。

一旦貼了標籤的孩子犯錯後受到懲罰,孩子們會更原因相信你的消極情感和言論是針對他們的,而非是行為本身。

而且壞的事情發生後,不具備分辨和判斷是非能力的孩子們會輕易的原諒自己,「反正我就是這樣的啊」。

一旦孩子們有了這樣的預設前提,家長給犯錯的他們講道理,效果多半會大大折扣,行為糾正無疑也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美國著名青少年學家阿黛爾·法伯說:「永遠都不要低估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人不是商品,不能簡單用一個標籤歸類。

我們無意中脫口而出的評價,以及其他類似的負向「期望」,會變成標籤,甚至變成鉗制孩子思想和行為的魔咒,影響他的一生。

父母對孩子說的話,在孩子的世界裡,都是無比重要的話語。

寶媽們,你們給孩子貼過標籤嗎?都貼過什麼標籤呢?下方評論區告訴小恩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警惕「貼標籤效應」,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標籤效應」: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這種現象是由於貼上標籤後面引起的,故稱為「標籤效應」。 心理學認為,之所以會出現「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