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帶兒進女更衣室 家長如何性別教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古以來就有男女之分,那麼你知道應該在什麼時候對兒童性教育最好呢?作為家長應該以什麼方式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呢?下面一起去看看家長性教育的方法。

媽帶兒進女更衣室

昨天嘉興19樓上一篇帖子特別火。

發貼的是一位女網友。

她說,天氣很熱,和小姐妹各自帶著兒子,4個人一起去游泳。

在女更衣室里,管理員阿姨堅決不讓這兩個男孩在裡面換衣服。

這位發帖的女網友覺得很委屈,在她眼裡,4歲的孩子就是一個純潔的天使,進個更衣室,對大人也做不出什麼出格的事,況且安全乃天大的事,因此也就覺得管理員阿姨太不通人情。

但是,她的處境雖博得了一些網友的理解,更多的人則認為管理員阿姨做得對。

更衣室是一個公共空間,這位帶孩子的媽媽能將孩子帶在身邊,她放心了,但是更多的消費者能包容嗎?能不覺得尷尬嗎?據記者調查:20位來游泳的女性,都很反感小男孩進女更衣室。

而同樣身為女性,筆者也無法接受一名4歲孩子進入這樣的空間,因此也就不由默默為這位管理員點讚了。

當然,還有比這位女網友更情非得已的事。

譬如說,一個家長單獨帶異性孩子去游泳,年紀小的孩子放在外面不安全,帶進去又不被允許,這確實是件為難事。

但是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可以自己在家換好泳衣再去,或者如網友建議的,游泳館可以弄一個第三更衣室,怎麼樣也不應該因為個人的難處而委屈更多人犧牲自己的隱私。

要知道,這樣的事,旁人理解是情分,不能接受則是他們的權利。

生活中,時常會有孩子隨意進入異性公廁、澡堂、更衣室等。

這些家長都認為孩子小,為了自己的放心,不僅無視被觀看者的難堪,而且對孩子的心理影響也不容忽視。

一方面,孩子的好奇心都很強,可能會因此對異性身體產生幻想,造成心理畸形發展;另一方面,有可能讓孩子在潛意識裡分不清男女之間的界限,甚至可能持續影響到孩子成年以後。

退一萬步來說,游泳可有可無,他人的隱私卻不能不顧。

要知道,在異性兒童不得入內的牌子前止步,既是之於他人的尊重,也是給予孩子良好的教育。

延伸閱讀:家長如何性教育

1.性別概念

首先是認知男女有別,從觀察及經驗逐漸發展認知,知道人分為男性女性,男孩女孩穿不同的衣服、留不同的髮型、喜歡玩不同的玩具、說話的聲音有差別,上的衛生間有分別,男孩站著小便、女孩蹲著小便。

2.認識性器官

寶寶在注意到自己長了鼻子、嘴巴的同時,也會注意到自己的性器官,有時候還會玩弄,父母不要強行阻止寶寶,可以及時跟寶寶解釋,讓寶寶明白性器官與身體其他部位是沒有不同的,都是身體的一部分,以免他過分好奇。

另外,父母可以讓寶寶跟著大人一起洗澡,讓他觀察男性和女性的區別,從而減少好奇心。

3.不要給寶寶反串著裝

有的媽媽可能因為想要男孩,卻生了女孩,或想要女孩生了男孩,因此給寶寶穿上體現他們願望的衣服,或者穿別人家生剩下的衣服,男寶寶穿裙子,女寶寶打扮成假小子,看似寶寶還不懂事,其實這些都會對他們的心理產生一些不良影響,讓寶寶對自己的性別認知發生混亂,進而否定自己的性別,為日後生活帶來困擾。

所以在寶寶2-3歲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讓寶寶認識自己的性別,確定自己的性別,不要男孩當女孩養,也不要女孩當假小子養,以免孩子對性別認知錯誤。

4.性別認定

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認定自己的性別,喜歡自己的性別,進一步接受、認同自己的性別,也接受並尊重別人的不同性別。

5.性別特徵

認知男孩和女孩在身體上有哪些不同,這方面,只需要傳達基本的認知,不能也不需要引申到一般性教育,對性的認知必須配合成長的階段性需要,過早傳達複雜的性教育,會讓孩子困惑,在幼兒階段,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本身的男性或女性特徵部位是自己的隱私,不能讓別人看到或撫摸、傷害。

6.性別角色認知

就是怎麼做男孩或怎麼做女孩。

過去的父母總是傳達男孩要勇敢不能哭,女孩就可以經常哭,這是錯誤的。

男孩女孩都從觀察中認識到男人女人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那麼,就從這些常識引導孩子認知自己作為男孩或女孩,現在應該怎麼做?在生活自理上應該養成哪些好習慣?在玩遊戲上,可以偏向於玩那類遊戲?玩哪些玩具?過家家是促進性別角色認知的最佳遊戲,在獨生子女家庭,父母應該幫助孩子解決過家家的玩伴問題,讓孩子擁有這類可以回味一生的童年遊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會帶孩子進入異性更衣室嗎?

近日,浙江一位女網友委屈地稱,天氣嚴熱,和小姐妹各自帶著3-4周歲的兒子去游泳館游泳,在女更衣室里,管理員阿姨堅決不讓這兩個男孩在裡面換衣服。女網友覺得委屈,小孩畢竟只有3-4周歲。「阿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