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待孩子早戀?心理專家讓早戀變好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4-12-09 09:58:47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成熟了,同時也有許多孩子開始早戀。

早戀一直被家長、老師所禁止,如何才能解決好問題?心理學家認為應該讓早戀變成好事。

在如今的中學校園裡,學生情侶互稱「老公」、「老婆」,手牽手一起漫步,甚至在課堂上眉目傳情,早已不再是稀罕事。

面對這種開放,中國家長的態度也變得更加多元。

早戀是成長的一面鏡子

「早戀問題並不是孤立的,它所折射的是親子關係問題,是中國孩子的升學壓力問題,是中國的性教育問題。

」專家告訴我們,在對待早戀這個問題上,不同的父母態度差異很大,有的家長聽到孩子戀愛後很開明,並歡迎對方到家裡來玩,有的家長則對孩子早戀顯得過於恐慌。

記者採訪發現,擔心孩子成績變差、青春期的戀情無法天長地久、擔心孩子過早發生性行為,是家長反對孩子早戀相對普遍的理由。

「家長的這些擔心有一定的道理,我也都能理解,」專家表示,現在的中國教育依然是「一切不利於成績的都是敵人」。

早戀確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增加孩子的情緒起伏,影響成績,極端情況下,可能引發嚴重的暴力事件或導致抑鬱症的發生,但這些與家長是否積極引導關係緊密,粗暴對待、一味放任和不聞不問都有可能帶來一些問題。

「很多家長談早戀色變,其實大可不必,早戀如果引導好了,其實是件好事」。

青春期少男少女相互間產生好奇、關注,甚至愛慕之情,其實跟3個月的孩子會翻身,6個月的孩子能坐立一樣是非常正常的,也是這個年齡該做的事。

其實,早戀對性別認同有重要意義。

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異性是自我成長的一面鏡子,異性看待自己的眼神,對自己的性別角色塑造非常重要,無疑能堅定自己的性別認同,提升自信心。

有研究發現,13—17歲的女孩,如果曾經收到過兩三個男生寫給她的「小紙條」,她會在以後的成長中更自信;相反,這一階段的女孩,如果從來沒有收到過男生的「小紙條」,即使成績再好也可能會有挫敗感。

中國過去長期以來對孩子早戀的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另一社會問題——數量龐大的剩男剩女。

談到家長擔心的孩子可能過早發生性行為的問題,這一方面與家庭本身的親子關係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目前中國的性教育不足有關。

現在不少學校的生理衛生科要麼改成自學,要麼為所謂的「主課」讓道。

與此相悖的是,來自網際網路、電視等與性有關的信息鋪天蓋地,初高中少女墮胎的新聞時常見諸報端,性教育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孩子過早發生性行為。

不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

自古以來,許多浪漫真摯的愛情都發生在青少年男女之間。

青少年戀情就像是新司機上路,困難重重,膽戰心驚,短期內可能會出現不少負面影響,但從長遠來看,青少年的戀愛行為是建立成熟兩性關係所需的練習,積極意義更大。

那麼,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呢?專家們給出的建議如下:

留心觀察積極開導。

青少年一般不原意與家長分享自己的感情問題,那麼家長應從細節方面留心觀察,及時發現問題所在,並及時給予關懷和支持。

比如,發覺孩子可能因為失戀而沮喪,就與孩子談心,不一定要點破,可以藉由自己年輕時的經歷或其他人的故事來開導。

別以愛之名粗暴制止。

父母對孩子的愛前提是尊重,沒有尊重就不算是真正的愛,切忌以愛的名義粗暴制止,引起孩子的反感。

如果孩子是被對方的優點吸引,家長就該告訴他,把對對方的欣賞化為自我提升的動力;如果孩子是被對方的外貌或家境吸引,就該提醒他,物質和外在只是表面,內在精神的高尚才最重要;如果孩子只是暗戀對方,就該鼓勵他,愛情是雙方的,即使對方不喜歡你,也要落落大方地接受和生活。

向美國家長學點「平常心」。

家長要以開放的態度接納「青春期戀情」,如果希望孩子將來獲得美滿的愛情和婚姻,不想自己的孩子在兩性關係上永遠幼稚笨拙,那麼就該允許他們「練一練」。

很多例子表明,家長越是開放坦白地和孩子談,孩子越是能打破對戀愛的神秘感。

在歐美等已開發國家,人們的觀念是,美好的初戀是人生當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

美國家長認為中學生約會是很正常的事情,這種「平常心」恐怕是最值得中國家長學習和借鑑的。

聰明父母巧妙化解。

在孩子早戀問題上,孩子性格不同,每個家長遇到的具體問題也會不一樣,這往往需要父母費心,採用各種技巧滲透。

拿性行為來說,這確實是需要家長警惕的,在談話技巧上,建議女兒由母親來談,兒子由父親來談。

比如可以很輕鬆隨意地跟孩子聊天,說今天看到一新聞(或聽說過一故事),某某學生懷孕了,去做人流,這對女人來說,身心傷害有多大等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