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麼時候該打什麼時候不該打,看一看就明白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很多家庭中,孩子都在遭受「軟暴力」。
「軟暴力」,還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它潛在的危害,往往被忽視掉,甚至有時會被界定成一種「習慣」。
在對孩子的「軟暴力」當中,語言暴力是最常見的,也是很多家庭中隨處可見的。
甚至很多家長都不以為然:孩子不聽話,說幾句,罵一下又如何,又不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可是,你知道嗎?
孩子若長期生活在不平等、不被尊重的環境中,語言暴力帶給孩子的嚴重危害,將不可計數。
在你的生活當中,是不是經常發生這樣的行為:
孩子考試沒考好,你不問緣由,上來就一頓訓:平時都學什麼呢?考成這樣,人家誰誰誰的孩子,跟你一起上的學,次次都是年級前幾名,你看看你,不夠丟人的!
輔導孩子作業,5分鐘的對話里,「笨」、「豬頭」、「沒腦子嗎?」這樣的詞絡繹不絕,孩子的頭都快貼到作業本上了。
其實,你這樣是會把孩子罵傻的!
美國一項科學研究發現,語言暴力,會導致孩子大腦中與語言、記憶有關的部位發展停滯,甚至容量要比一般人要少得多。
長期「被吼」的孩子,研究發現,他們大腦的前額葉中灰質比一般的孩子要少。
而大腦灰質主導著人的智力水平和學習能力,同時還包含感知能力、語言能力和肌肉控制能力、情緒控制能力和記憶能力。
簡而言之,灰質減少則預示著智力下降、認知遲緩、感覺遲鈍,以及語言和記憶發展緩慢。
在研究中,經過MRI(磁共振成像)對大腦進行掃描,發現長期被言語和身體虐待的孩子和青少年,大腦中灰質的量普遍要少於家庭溫馨的孩子。
如果孩子因為語言暴力而感受到壓力的話,他的大腦就會自動調整狀態以適應這種環境,並且逐漸定型。
當孩子長大以後,哪怕環境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但是思維方式也很難再進行改變。
軟暴力的後遺症
-
導致孩子自我否定:爸爸媽媽經常性的責罵、批評,會逐漸內化成孩子的自我批判,最終導致他們的自我否定。
遇到事情時,首先想到的——我不行,都是我的錯,不受歡迎,陷入無理由的自我否定、懷疑、消極的情緒中,讓孩子無法更好地處理健康的人際關係,久而久之,孩子可能會出現抑鬱、狂躁等心理疾病。 -
孩子自控力弱:長期「被吼」會減弱自控力、判斷力、自我認知能力,無法專注和堅持,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想玩、想逃避的心。
大腦灰質是自控力的關鍵,幫助分析問題、做出正確決定,並在衝動時回歸理智。
大腦灰質正常的孩子更容易權衡利弊、預想後果、控制自己的行為。
家長越因為孩子自控力差而打罵孩子,孩子越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
孩子叛逆,走向極端:在教育孩子時,家長對孩子採用諸如「你怎麼這麼笨」、「真後悔生了你」、「你就這樣,長大了沒出息」、「怎麼養了你這麼一個東西」等語言對學生進行語言攻擊,這些來自父母的指責嫌棄,會讓孩子的內心受到傷害,產生嚴重的自卑感,性格變得暴躁、易怒,內心充滿仇恨、逆反,為了發泄不滿,而對他人和社會採取過激行為,直接影響和危害他人,害人又害己。
-
孩子抑鬱消極:而有的孩子性格有內向順從的傾向,一旦遭受到她最信任的人——爸爸媽媽的語言暴力,可能就會將他們的嘲笑、謾罵轉化為一種心理暗示,認為我就是笨的人,我就是懶惰的人,我一無是處,不受歡迎……這種自我否定、懷疑、消極的情緒,讓孩子無法更好地處理健康的人際關係,久而久之,孩子可能會出現抑鬱、狂躁等心理疾病。
關愛孩子的方式有很多,但一定不是「打是愛罵是親」。
停止語言暴力,從好好跟孩子說話開始。
以平等姿態跟孩子溝通,理解孩子的心情,控制自己的情緒,語言暴力才有可能被停止。
有時候當父母真的很累,在累極的情況下,遇到孩子做錯事,就容易吼出糟糕的話。
請一定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或者遠離現場冷靜一段時間,換一種方式教育孩子。
嘉嘉小的時候經常挨打:
在學校表現不好,老師給家長打電話,然後會挨打;
在家裡不好好吃飯,把不愛吃的菜挑出去,然後會挨打;
就連休息日跟小夥伴們出去玩,回家晚了也會挨打……
倒不是嘉嘉爸爸脾氣壞,是他覺得如果小時候不給孩子定規矩,長大就更不好管了。
可是這樣打孩子真的沒問題嗎?嘉嘉媽媽覺得很疑惑。
到底是完全不能打孩子?還是有什麼情況是可以通過打孩子來讓寶貝「長記性」的呢?
這些時候爸媽絕不能動手
01、大庭廣眾下
父母不要覺得孩子年紀小就沒有自尊心,其實孩子比大人更加敏感。
父母在大庭廣眾之下打罵孩子,可能會給孩子的身心留下陰影。
02、孩子不舒服時
不舒服涉及到孩子生理和心理兩個層面。
如果趕上孩子生病了身體不舒服,或者剛經歷「沒考好」等心理不舒服的情況,這種情況下的孩子可能正處於遭受挫折或是委屈難受的狀態,此時打罵孩子只會雪上加霜,而孩子的承受能力本來就有限,此時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和孩子「共情」,理解他的感受,心平氣和地溝通。
03、父母在暴怒時
父母沒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時一定不能打孩子。
這時候動手,很容易變成發泄父母自己的憤怒,往往會失去分寸,也容易失手打傷孩子。
對孩子來說,這時候被打首先感受到的是大人的憤怒,他要麼更憤怒,要麼是委屈或恐懼,這時候的孩子不僅不能保持理性思考的,也不能從心底接受你的責罰。
所以父母一定要等自己怒氣平息了,頭腦清醒了,再來「輕聲輕氣說重話」。
04、父母也犯同樣錯誤時
如果孩子所犯的錯誤,父母自己也在犯。
大人沒能很好地做到在這方面以身作則,就不要急著去打孩子。
首先父母自己要注意改正這方面的錯誤,清楚地知道遇到這種事情該怎麼做時,再去嚴格要求孩子。
此外,如果父母事先沒有告訴孩子不能這樣做,沒有把話講清楚的時候,也不應該懲罰孩子。
孩子在這些年齡段 爸媽不動手
01、不到3歲的孩子不要打
根據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3歲的孩子處於遊戲期階段,孩子的自主感十分強烈,同時孩子的道德感也有了發展,自我統一性開始出現,而3歲前的孩子,這一切都沒有出現,或者只是剛剛發展。
即使是有的孩子過於頑皮,體罰他的時間最早只能提前到1歲半,對於1歲半以內的嬰兒是絕對不能進行體罰的。
02、6歲以後儘量少打
一般而言,孩子6歲以後就應儘量減少體罰。
6歲以後,多數孩子已經進入學校,獨立自主意識有了較好的發展,自尊心越來越強,開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著憑藉自己的能力、勤奮,不斷帶來各種成就。
這時體罰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喪失成長所必須的成功體驗,影響人格的健康 發展;而且在這一時期進行體罰,孩子能夠清楚地記住父母對自己的體罰,在心靈蒙上一層陰影。
03、12歲以後的孩子不打
進入青春期後,孩子在肢體運動、認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漸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統一的自我。
他們強烈感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獨特的個體,具有認識自我、表達自我、張揚自我的強烈要求。
這個時期,父母打罵會讓他們感到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產生強烈的牴觸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還會產生某種報復與逆反心理。
所以,對青春期及以後的孩子,不能再通過動手來立規矩了。
另外對待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多一份耐心。
這種孩子天性敏感,處理應激問題的能力有限,他們可能習慣於把情感憋在心裡,打罵孩子只會讓他們變得沉默寡言,甚至抑鬱。
這時可以「打」出孩子好習慣
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王濤教授在和家長們探討育兒問題時認為,並不是完全不能打孩子。
父母適當出手,也是讓孩子承擔做錯事後果的一種方式。
下面這幾種情況時,小打一下孩子可能會起到警示作用,讓孩子「長記性」。
01、孩子危險行為不聽不改
如果孩子喜歡觸摸一些危險物,喜歡到一些不安全的場所,在父母多次講道理告誡之後,仍然不能理解這類行為的危害性,或者理解了但管不住自己,家裡人又沒有足夠時間看住孩子時,可以通過懲戒讓孩子加深記憶。
比如:有很多孩子喜歡撥弄電源插頭、開水瓶、玩火等,如果不及時而有效地加以制止,將會發生不堪設想的後果。
02、不改正將來有大遺患的行為
當孩子某些作為、習慣、心理傾向,長大後有可能發展為違犯法律或不道德的行為時,父母可以及時出手。
比如:從家裡偷過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有的小男孩喜歡打人欺負比他弱的孩子,並以此為樂。
03、屢次犯錯 屢教不改時
父母或老師已多次提醒他有規則存在,但他仍然故意犯規時,或者犯規後還絲毫不認錯,下次還想再犯時,可以打孩子。
畢竟及時止損也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04、過於自私、自我中心傾向嚴重
有些從小被寵慣了的孩子,從來不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東西,不懂得要關心他人,不懂得考慮他人的情緒,學不會關心和體諒他人,長此以往,進學校後很難與同學相處,走上社會後,無法適應社會。
對於流露出這種傾向的孩子,父母要及時幫他們糾正。
家長要給孩子立規矩,但是打孩子絕不是目的,僅僅是在孩子成長中幫助立規律的一種輔助手段。
要清楚告訴孩子為什麼挨打,下次應該怎麼做,並且一定做到懲罰時不算「倒帳」。
對親子關係來說,溝通永遠是最有效的途徑,打罵只需「點到為止」,起到威懾作用就行了。
爸媽一定要記住,心平氣和的交流是更為有效的愛的通道,是立規矩的手段。
要按照孩子的特點,用孩子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對他們進行教育才更有效。
打孩子真的是正確的管教方法嗎?很多家長都做錯了!
養孩子難,教育孩子更是難上加難。家長們好不容易在寶寶餵養的路上摸爬滾順利通關,又要開始面對各種寶寶早期教育難題。terrible 2 ,horrible 3 ,孩子越大越難管教,似乎每一天都會把...
這兩個年齡段的寶寶打不得 寶寶爸媽千萬要謹記
一般來說,現在很多家長教育孩子很少會打孩子了,不像以前家裡孩子多,真是不打不成材。雖說少,但是並不是說沒有,但是爸爸媽媽一定要謹記,孩子在兩個成長階段是不能打的。兩個年齡段的寶寶不能打儘量控制自...
父母必讀:什麼時候可以打孩子,什麼時候絕不能打?
嘉嘉小的時候經常挨打:在學校表現不好,老師給家長打電話,然後會挨打;在家裡不好好吃飯,把不愛吃的菜挑出去,然後會挨打;就連休息日跟小夥伴們出去玩,回家晚了也會挨打……倒不是嘉嘉爸爸脾氣壞,是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