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生氣,哭鬧發脾氣,哄也不行,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李躍兒

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長看見孩子的眼淚就抓狂,不捨得孩子哭或者討厭孩子哭 ,面對孩子歇斯底里的哭聲大家都束手無策。


經常有媽媽訴苦說,我家孩子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哭鬧,遇到一點困難也大哭。

那一下這幾個場景,你一定不會陌生:

A、到商場門口,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孩子哭著喊著要多買一些不需要的玩具,媽媽不同意,於是就躺在地上開始撒潑打滾。

周圍全是觀眾,這時,你是否趕緊拉起孩子的手說:「走,趕緊走,丟死人了。

」或者:「好好,你起來,我買,我買。

B、早上起床,媽媽把衣服拿到床邊,說:「寶貝,起來了,自己穿衣服吧。

」孩子把衣服一扔,坐在床上哭著說:「不穿,你幫我穿,我不穿。

C、孩子摔跤之後,哭著想得到你的安慰時,你是說:「別哭,勇敢一點。

」還是抱著他說:「疼的話,就趴在媽媽肩膀上哭一下吧。

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如何更好地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哭鬧的問題呢?這真的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把這四個原則堅持到底!

1、傾聽孩子

孩子哭時,你留在他的身邊,不提任何要求,他遲早會修整好自己的世界,而你對他的關懷會成為這個世界中充滿活力的一部分。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我看到你很傷心,每個人在傷心的時候都是可以哭的,你哭完了可以再告訴我。

你這樣哭著說,我根本就聽不清楚。

也不要給孩子講道理。

因為當一個人在傷心的時候,語言只會強化他的不舒服,讓他覺得自己更委屈,這時只需要安靜地陪伴孩子就可以。

2、不過分限制孩子的自由給孩子探索世界的自由,不過分限制孩子的活動。

行動自由的孩子內心是平靜的,能夠平和地接受困惑和失望。

相反,被家長限制過多的孩子,內心是焦躁紊亂的,平時積蓄的壓抑和憤怒會隨時抓住機會來一次火山爆發。

3、不要猜測孩子的想法

家人太懂孩子,孩子一個眼神就知道他想要做什麼。

這會讓孩子不習慣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遇到問題時,就喜歡用哭鬧來解決問題了。

我們應該儘量用語言來和孩子溝通,當孩子說不出來時一定要耐心等待,並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感受。

當孩子發現用語言溝通能都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們就不會再用哭來解決問題了,而是直接提出自己的需求。

4、引領孩子解決問題,表達自己想法

當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哭鬧時,其實是孩子遇到了困難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

但家長認為這是孩子不懂事,只會對孩子大發脾氣。

當孩子哭鬧,家長對孩子發脾氣時,只會讓孩子認為原來發脾氣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因為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成人沒有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解決問題的模式。

那該怎麼做呢?

首先要我們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你先哭,你哭完了再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情。

」引領釋放完情緒後,再和孩子一起來說這個事情的解決方法。

孩子一哭鬧,成人就立馬跑過去幫助孩子,這同樣會讓孩子更習慣於哭鬧,因為他們不習慣去表達自己的需求。

所以成人引領孩子去解決問題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當孩子習慣性哭鬧的時候,我們需要做的事:

1、允許孩子表達憤怒和不滿;

2、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需求;

3、給孩子共情;

4、父母的堅定;

5、不要用語言暴力來壓制;

6、給孩子可以選擇的餘地;

7、等待孩子情緒好了之後,引領孩子去解決問題。

⊙ 內容為李躍兒芭學園原創,歡迎轉發到朋友圈,其他媒體平台及公眾號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授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老愛發脾氣?家長可以這樣應對

經常有媽媽訴苦說,孩子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哭鬧,遇到一點困難也大哭,那以下這2個場景您一定不會陌生:1、媽媽帶寶貝到商場,面對各種商品孩子都會哭著喊著要買,媽媽不同意,我們的孩子就會使出各種耍賴手...

孩子任性發脾氣,家長可以這樣做

嬰兒在出生後就知道用哭聲來表達各種需求,比如尿了拉了、餓了、睏了、生病了等,這是生存的本能。隨著寶寶的心智發展,除了哭,寶寶會逐步學會用語言以及非語言的表情、肢體動作等表達自己的意思。但對於低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