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讀:隔代教育利弊,成功要點全解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父母必讀:隔代教育利弊,成功要點全解析

獲取更多資源和精彩文章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寶媽圈訂閱號」(ID:bmqapp)

作者 | bm星皓

隔代教育是許多家庭都無法迴避的話題,且一直存在爭議。

如果家長處理不當極易引發家庭矛盾,養成孩子自私、任性的壞毛病,阻礙孩子的健康成長與發展。

那麼,隔代教育有哪些好處?我們該如何揚長避短?

隔代教育產生的原因

1.父母由於工作繁忙、外出工作或離異等因素,無法親自教養孩子,於是將孩子交由祖輩家長教養。

2.祖輩家長由於已經撫養一代子女,所以更擅長育兒,能更好地教育、養育孩子。

3.祖輩家長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來關注並回應孩子的各種需要。

4.祖孫間血濃於水,老人自然而然疼愛孫輩。

這為隔代教育的成功奠定了心理基礎。

5.祖輩家長與幼兒的互動,能豐富其晚年生活,使其生活充實。

6.祖輩家長有大把時間和小孩子玩耍,二者培養了親密的關係,這為隔代教育奠定了良好的條件。

7.祖輩家長擁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和哲理性的人生領悟,這些都是祖輩家長進行隔代教育的基礎。

·隔代教育的類型

1.過分關注型

這類祖輩家長過於呵護孩子,事事代辦,使得幼兒在正常教養下應該具備的生活自理能力、獨立人格等得不到應有的培養與鍛鍊。

2.過分監督型

這類祖輩家長對孩子成長中的所有事情都事事監督、檢查、指揮。

在這種情形下成長的孩子往往是充滿依賴性和惰性的,並且不能與他人建立人際間的信任感。

3.嚴厲懲罰型

這類祖輩家長因循了中國傳統的教育理念,認為「慈母多敗兒」。

此類祖輩家長對孩子比較嚴厲,常批評和責罰孩子。

在這種情形下成長的孩子會有不同程度的自卑、自閉或叛逆心理。

4.民主、溫暖和理解型

這類祖輩家長注意與孩子展開民主的對話,互相理解、溝通,在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孩子能獲得完整的人格。

隔代教育的利弊

隔代教育的益處

1.老人有足夠的時間照顧孩子

祖輩家長有大把時間和精力,能全身心地照顧孩子的生活與學習,使其身體和心靈都能茁壯成長。

2.老人的心態更平和

祖輩家長有較為豐富的生活經歷,他們的心態相對比較平和,處世經驗比較豐富。

所以,在處理兒童的問題時,能夠更加理智、淡定,使兒童在一種更優秀的狀態下成長。

3.擁有豐富的育兒經驗

爺爺奶奶曾經也當過父母,已經成功地養育了一代人,在撫養和教育孩子方面經驗豐厚。

豐富的實踐經驗,使得他們對孩子各階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更準確,這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了保障。

4.為年輕父母解決後顧之憂

祖輩家長對孫輩滿滿的愛,這些愛為寶寶提供了最好的心理支持和安全感,祖輩幫助教養可以使得父母無後顧之憂,全心全意工作。

5.傳承優秀的文化傳統

祖輩家長身上保留著傳統的中華文化和美德,所以他們能夠更好地將傳統文化傳承給孫輩。

隔代教育讓孩子既能獲得先進文化的教育成果,也能很好地繼承到傳統文化和優良美德。

6.增加祖孫輩的親密感

這種隔代教育能夠給祖孫輩有更多的相處時間,使得祖孫二人更好地交流情感。

7.填補孩子的親情缺失

對於單親家庭而言,由老人介入孩子的教育,不僅能彌補孩子母愛或父愛的空白,還能為其提供性別模仿的對象,使得孩子能更加健康地成長。

隔代教育的弊端

1.過分溺愛,阻礙成長

隔代教育下,長輩通常存有補償心態,會將子女當年沒有得到的疼愛「變本加厲」的給孫子孫女。

祖輩家長對孩子的過分疼愛與關注,使得孩子喪失很多的成長機會,難以發展出獨立的人格。

2.剝奪互動,缺少情感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隔代教育中,雖然有祖輩的愛與呵護,但是也會剝奪孩子很多與父母親互動的機會。

3.引發矛盾,導致隔閡

在這種教育中,孩子通常會被祖輩父母縱容、溺愛,繼而養成了許多生活惡習。

於是,在與父母相處時,父母與孩子間往往有矛盾,孩子容易出現對立情緒。

這種對立情緒會不利於親子之間維持良好的情感,在有衝突時,孩子往往會退縮到祖輩家長身邊。

長此以往,難免會造成祖父母因為教育孩子理念不同引起家庭矛盾。

4.理念落後,妨礙發展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畢竟年老,教育理念跟不上時代潮流,不利於孩子心理發展。

在教養孩子的時候,祖輩家長會不當地限制孩子的各種探索活動或對孩子作出不當的要求,以致孩子不能發展出完整人格。

5.年齡過大,壓力倍增

祖輩家長年齡偏大,精力和身體狀況都不盡如人意。

在教養孩子的時候,難以滿足孩子的需求。

而反之,孩子接受新鮮事物很快,隨著年紀逐漸長大,自主性和探索性隨之增強,祖輩家長便難以應對,不免要承受額外的心理壓力和負擔。

隔代教育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1.祖輩一旦過分心疼孩子甚至溺愛,極易造成孩子任性,自私。

2.孩子需要有自信,並且能獲得獨立人格,祖輩的保護容易讓孩子習慣依賴他人。

3.祖輩受傳統理念影響,思想守舊、思維滯後,不利於孩子個性發展。

4.孩子在成長階段亟需正確引導,才能養成謙虛、勤勉等良好品格,而祖輩往往缺乏正確的意識和方法。

隔代教育爭議的焦點

1.餵養方式

祖輩對孫輩往往很疼愛,這就使得祖父母比較放縱孩子。

在飲食方面,祖父母大多遷就孩子的偏好。

祖輩父母對孩子比較溺愛,孩子易挑食、偏食,養成不良的飲食及生活習慣,這不利於幼兒的健康發展。

2.管教方式

祖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有以下兩種常見類型:嚴厲型以及寬鬆型。

嚴厲型的祖父母對孩子監督過度,不利於孩子獲得發展必不可少的安全感。

而寬鬆型的祖父輩,對孩子過於放縱,一切包辦,這也不利於孩子成功發展出獨立感。

祖父母教育觀念較陳舊,往往以不當的管教方式教養孩子。

3.早期智力開發

大多數的祖輩父母都沒有接受過當下的教育觀,而他們往往會因愛孫心切,會幫孩子做太多事情,間接地讓寶寶失去學習的機會,這不利於孩子思維的發展。

4.安全隱患

在隔代教育中,祖父母承擔教養孩子的責任。

但是,祖父母的精力和體力都不如孩子,不僅不能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而且可能因體力有限而無法看好小孩,因此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隔代教育的成功要點

1.只要在能保證孩子基本安全的範圍內,祖輩父母應該允許孩子自由活動,這有利於孩子的發展。

2.祖父母要保證理智地照顧、疼愛孩子,不過多的溺愛。

3.祖父母應當多給孩子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讓孩子在大自然中運動並感受自然的美。

4.要注重發展孩子的獨立自主的能力,給孩子嘗試、實驗、操作的機會。

5.當輩和父輩在教育上有衝突,要注意彼此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6.有些時候,祖輩習以為常的飲食習慣,不一定適合孩子的健康成長。

所以祖輩應該調整飲食習慣,注意營養均衡,從小避免孩子養成挑食、偏食等飲食壞習慣。

7.祖輩父母應以開放的態度,接受更為合理的教育觀念,避免以陳舊的思想來對待孫輩的教育。

8.祖父母有時為了避免孩子感冒,給孩子穿過多的衣服,但這不利於孩子抵抗力的發展,所以祖父母應當多學習科學的育兒觀。

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寶媽圈訂閱號」 ID:bmqapp 「做一個愛孩子的家長,給寶寶一個健康和諧的環境和寶寶一起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父母帶孩子的選擇,必看隔代教育的利弊

一提其爺爺奶奶帶的孩子,很多人對此的反應就是與「溺愛」「縱容」「不管教」等同名,殊不知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最近,俄羅斯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科研人員塔季揚娜·季霍米羅娃的一項研究吸引了人們的注意:...

隔代教育的主要分歧在哪

關於隔代教育的問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很多家庭因為這個問題吵翻天,那麼主要矛盾主體在哪呢?下面請育兒專家為大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