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童年,孩子就有多優秀,回到童年和孩子一起成長才是真家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很多人教育孩子的理念是以大人的姿態出現,根據自己的設想是引導孩子長大,但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教育孩子正確的打開方式是設法讓自己回到童年,然後和孩子一起成長。
有人可能會說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吧,怎麼回到童年呢?穿越嗎,當然不是讓你穿越了,其實回到童年的方式很多,譬如以下幾種:
第一種:玩,有時候看到孩子玩某種遊戲,是不是能勾起你童年的回憶,但很多也只是停留在回憶的層面,而不會到投入到遊戲中,認為太幼稚太沒意思,很多人錯就錯在這裡,童年的大門已經開啟,你卻止步不前,從而失去了和孩子交流的機會,和孩子成為朋友,開心的相處,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為,孩子的玩都是一種學習,父母趁和孩子玩的機會教孩子,比任何說教要強得多,陪孩子在玩中學習和成長,孩子受益,父母也輕鬆。
第二種:錯,孩子犯錯了,父母慣用的手段是打罵,指責,很多父母都是站在成人的高度去阻止孩子,這個出發點不對,對孩子的錯應該先接受,認可,條件允許時和孩子一起犯犯錯,以錯為契機回到童年,找回你童年時犯錯的感受,才能更好地找出孩子犯錯的原因和內心的想法,從而讓孩子真正認識到錯誤,父母也才能真實體會到孩子犯錯並不是明知故犯,不是不聽話,孩子就是一個犯錯的年齡,犯了錯多了以後才不會犯錯,相反,禁止孩子不犯錯往往導致孩子犯大錯,孩子沒有認識到錯誤時,你的禁止就是對孩子的壓抑和添堵,在孩子心裡就是對其自由的干擾,無法令其心服口服。
第三種:問,好奇心,喜歡問是孩子的天性,大人也可以反過來多問問孩子,看看孩子怎麼想,沿著孩子的思路回到童年,找回童真,學習和孩子一樣的思考,以孩子的眼光看問題,拋開成人之見,不要以成人的標準去判斷對錯,多問讓孩子多答,是了解孩子的最好途徑,多問更能讓孩子主動學習,增加其學習的積極性,比你主動的教更有效。
因此,要想孩子優秀,你就要回到童年,回到童年和孩子一起成長,才是真正的家教。
「家庭教育」請把犯錯的權利還給孩子(深刻好文)
有這樣一則故事:一位女士去一位美國老師家做客,她看見老師不滿3歲的孩子正在將一把鑰匙笨拙地插進鎖中,孩子想要打開臥室的門,可是由於身高和協調性都不夠,怎麼也打不開。於是,這位女士連忙走過去想幫助...
千萬不要對孩子說的十句話,毀孩子一生!
為人父母,對孩子抱有殷切期望,再正常不過。有時看自家娃貪玩,不好好學習,甚至「恨鐵不成鋼」,難免會批評幾句。孩子做的不對我們肯定要教育,可下面這十句話如果總說,不僅不會起到激勵效果,反而會刺傷孩...
如果你總習慣對孩子發火,不妨讀讀這篇「父母規」,讓百萬家長默然!
孩子在從出生開始,就在慢慢開始學習各種事物。不管是大人小孩都會犯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會不可避免的犯各種錯誤。但是在大人犯錯時,很多大人會選擇遮蓋住自己的問題,而孩子犯錯,很多父母都會將問題都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