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才是孩子一輩子最好的教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暖暖媽愛分享(公眾號:nnmafx)

閨蜜楠楠,是家中最小的女兒。

從小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

對於穿衣帶帽這件事,爺爺奶奶的一貫理念是:「小孩子穿衣服舒服最重要,哪講那麼多美不美的!」所以楠楠的衣服,要麼全是哥哥留下來的男生衣服,即使買新衣,也大部分是寬鬆不合身的棉綢大衫。

有一次在學校里,新來的老師竟然誤以為她是男生,同學們哄堂大笑,楠楠尷尬得無地自容,少女的那顆敏感脆弱玻璃心碎了一地。

上中學回到父母身邊,家裡並不是很困難,但是父母的理論也是:「衣服能穿不就行了。

好好學習才是正事,注重打扮會讓你分心。

楠楠無奈地告訴我,我能理解父母的苦心,但那時候根本很多時間都用來自卑了好嗎?哪有心情好好學習。

直到上了大學,楠楠才試著為自己買衣服,那種感覺新奇又陌生,甚至還有點緊張。

因為沒有怎麼買過衣服,根本沒有挑選的眼光和搭配的意識,再加上總有種不配穿新衣服的感覺作祟,她要麼總會買那些便宜、保守的衣服,要麼跟風買一些雖然流行但根本不適合自己的衣服,穿起來的效果也可想而知。

等到參加工作,有了經濟基礎,再加上經年累月購買失敗的經歷,楠楠終於慢慢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衣著打扮風格,有了讓人看起來很舒服的獨特品味。

她說:我的前二三十年,一直覺得自己跟美絕緣,這導致我內心充斥著自卑,遇到想要的東西不敢爭取,遇到美好的事物只敢遠觀,遇到喜歡的人就認為他肯定不喜歡我。

直到現在我有能力讓自己好看一點了,才知道自己也是可以很美好的,也是值得愛的。

現在的楠楠,有一個一歲多的可愛女兒,她會買一些品質和款式都很棒的衣服、會花費幾個小時在網上尋找適合孩子的發卡、頭花,會根據女兒裙子的顏色搭配不同的鞋子。

母女倆走在路上回頭率超高,收穫無數誇讚。

她說:我的父母現在還是認為孩子的衣服穿不了多長時間,何必買這麼好、這麼多?但我還是堅持我的做法,這不是虛榮,也不是浪費。

哪怕女兒還小,她也一定能從別人喜愛、欣賞、讚美的態度中感覺到自己是美好的、值得好好對待的。

是的,衣服、用品和玩具再美,也總有一天會被丟掉,但這種對美的感知和享受卻會浸潤她的內心,伴隨終生。

閨蜜楠楠的經歷只是一個縮影,可以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受歷史、社會、文化和教育等多種原因影響,中國父母養育孩子的態度無外乎兩點:「吃飽穿暖」和「好好學習」。

整個社會的審美教育長期滯後,審美能力普遍低下。

即使現在經濟條件已經翻天覆地,美育這一教育環節還是沒有確立應有的地位。

我們的生活是務實粗糙的。

堆砌著昂貴裝修材料的家裡難覓書、畫和藝術品的身影,食物被隨意地堆放在有豁口的盤子裡,熱衷於討論炒股、投資、成功學以及隨意看來的各類雞湯和八卦。

我們的教育是急功近利的。

孩子的起跑線已經提前到胎兒期,幼兒園要比賽識字量小學要上奧數培訓班,二十年的懸樑刺股都是為了填進去更多知識,好立竿見影地收穫一個文憑,然後選個熱門專業,找個掙錢多又穩定的工作。

我們的旅遊是走馬觀花的。

即使現在中國父母已經富有到可以帶孩子到世界任何地方去看看,卻也很容易停留在拍照留念的層面,那些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不是不想看,是看不懂。

我們的娛樂是喧鬧庸俗的。

電視上滿是光頭強、二人轉、婆媳大戰、婚姻問題、娛樂八卦、養生講座,哈哈大笑或跟風評論之後便再無收穫。

我們的藝術是講究速成的。

繪畫、樂器、書法都在強調技巧練習,以拿獎牌出成績為目標。

我們的閱讀是淺嘗輒止的。

朋友圈(謠言圈、微商圈、雞湯圈)成了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而閱讀經典書籍已經成了珍稀行為。

孫瑞雪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中說:「實際上成人的氣質是由兒童期間的審美導致的,童年的審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審美傾向和生活品質。

在一個沒有美感的環境裡長大,我們的孩子怎麼能成為心靈高貴、舉止優雅、渾身散發著美好氣息的人呢?沒有感知美好的能力,孩子將會喪失多少人生樂趣,又談何熱愛生活、獲得幸福?這個社會有錢的人很多,幸福的人很少,很大一部分原因即在於此。

木心先生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救不了。

而暖媽覺得,不僅知識救不了,錢、權、地位統統都救不了。

挽救渾渾噩噩的空洞靈魂,遠比解決物質的匱乏要困難得多。

一個人,只有擁有審美的能力,能夠感知美、欣賞美、享受美,才能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高尚的品德風範;一個社會,只有重視審美的教育,才能在粗淺的物質基礎上盛開思辨精神和哲學思想之花,整個社會才能向著更和諧健康的方向發展。

從這個角度上講,審美教育才應該排在第一位,是當今社會最重要的一課。

我們這一代做父母的,可謂任重而道遠。

好在,我們的孩子有一雙天生擅長發現美的眼睛,反倒可以牽引我們進入那個美的世界。

只要我們願意和孩子一起補上這一課,在細微之處多一點用心,審美教育並沒有想像中複雜。

保護好孩子的審美敏感期

審美敏感期常發生於2.5~5歲之間的孩子,他們開始對自我和環境有審美要求,一個餅乾碎了都要大哭一場、廁所有點髒哪怕尿褲子都不去上。

尤其女孩子會對自己的衣著和服飾產生濃厚興趣。

穿衣服一定要按自己的想法來,還要穿得一絲不苟整齊妥帖,喜歡公主裙喜歡媽媽的高跟鞋喜歡照鏡子等……

這個時候,父母們可能感覺耐心備受考驗:「這有什麼好哭的?」、「你再尿褲子我就不管你了!」「要遲到了別磨蹭了!」還可能會擔心這麼小就這麼愛臭美是不良傾向:「整天瞎講究外表,還不如去練會兒鋼琴!」

別吵別急別評判,其實這都是孩子發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耐心地了解孩子的心思,尊重孩子追求美的行為,呵護孩子安然度過這個階段,才能幫他(她)奠定美的意識基礎。

增加接觸各種美好事物的機會

孩子小的時候,你要幫他(她)選擇美麗得體的衣服、精美有益的玩具、品質良好的生活用品、印刷精良的經典繪本等。

一個媽媽說自己兩歲的女兒每天在家看光頭強,擔心孩子的視力下降以及動畫片語言對孩子的不良影響;在我的建議下,她給孩子買了小雞球球等繪本,幫孩子下載了《粉紅豬小妹》動畫片,孩子一下子就被吸引過來了,每天都纏著媽媽講故事,還學著豬小妹的聲音奶聲奶氣說台詞。

這個媽媽特別驚訝,她原來以為孩子這麼小不會看書呢。

美好的東西對孩子有一種天生的吸引力,只要你給他(她)提供相應的環境。

當然,暖媽並不贊成鋪張浪費,不是花錢越多就越好,而是要花心思,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提供相對有質感的生活。

比如繪本,不是要你買光所有熱門推薦,先帶孩子到借閱繪本的地方,看看他的興趣愛好然後再買。

當然了,一定要買正版哦!

孩子大一點了,可以多帶孩子去圖書館、博物館、音樂會、藝術展這些地方,別以為孩子看不懂,所謂的耳濡目染近朱者赤。

關鍵是,你也要真心喜歡並做好跟孩子分享心得的準備,別讓這個小人兒把你問倒了。

有條件的,多帶孩子出去走走。

很多人會質疑說小孩子旅遊有必要嗎?我一直都堅持我的觀點:有必要!

暖暖第一次看到大海時的震撼、在日本奈良公園餵小鹿時的開心、在新加坡S.E.A海洋世界看到超大魔鬼魚時的驚嘆、在民丹島看到螢火蟲時的激動……這些就是旅行帶給她最美好的收穫。

旅遊不需要有很多錢或時間後才可以進行,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和工作時間合理規劃,甚至就是到近郊爬爬山、到草地上撒撒歡、在公園裡看看花,都是孩子親近美好事物的機會。

培養一項跟美有關而跟利益無關的愛好

無論是繪畫、書法還是樂器、舞蹈,都可以引導孩子試一試,找到他(她)自己真正有興趣的那一項愛好,然後鼓勵和支持孩子把這個愛好堅持下去,做到他(她)所能達到的極致。

有一個真心喜歡的愛好,不是為了考級拿證、不是為了升學加分、不是為了增加收入,對孩子來說就像精神的共鳴,像靈魂的回應,像心靈的寄託。

即使他(她)終有一天要面對粗糙平庸的世俗生活,也會因為有這個愛好傍身而覺得生趣未失,永遠充滿希望。

父母要有審美觀和精神底氣

審美教育需要錢嗎?需要。

但是只有錢並不夠。

這也就是為何砸巨資培養的各方面才華突出的孩子,卻往往成了李天一。

所以我們不必以沒有錢給孩子上興趣班、沒有時間帶孩子出去旅遊、沒有能力輔導孩子藝術鑑賞為理由,放棄了對孩子的美的教育。

美可以是舊家具也要擦得光亮如新、可以是陋室里常擺一束野花、可以是一盤菜用心做出精美的樣式、可以是哼著歌曲做家務、可以是出門前仔細地梳洗打扮、可以是捧著一本好書怡然自得……

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你的精神底氣,都會通過日常的小細節,傳承到孩子的精神氣質里。

無論身處何處都不放棄美的追求、擁有把生活過得細緻美好的能力的父母,才是審美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

海明威說:「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麼你此後一生中不論去到哪裡她都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

同樣的,如果孩子有幸在年幼時接觸過美好的事物:人、動物、風景、建築、藝術品、生活氛圍……那麼,無論他(她)此後一生中去到哪裡,經歷過什麼,那種美好都會與之同在,溫暖他(她)內心,賦予他(她)力量,使他(她)治癒傷痛,重拾希望。

審美能力,才是孩子一輩子的教養,才是你送給孩子最好的人生禮物。

➤ 暖暖媽,北大碩士畢業,原世界頂級諮詢公司諮詢顧問。

公眾號:暖暖媽愛分享(ID:nnmafx),原創分享了大量科學育兒心得、親子游攻略、寶寶用品推薦、親子教育研究文章。

文章皆為原創,希望成為你育兒和成長路上的溫暖陪伴。

星空琴行

讓鋼琴更近一點

ID:xkqhcom

二十幾的大人了,想學琴還來得及嗎?

孩子幾歲開始學琴最合適?

怎麼提高我的手部技能?

什麼樣的老師適合我?

......

這麼多問題?趕緊關注「星空琴行」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小時候不讓孩子「臭美」,別怪ta長成土包子

朋友小M是個很會穿衣的媽媽,仔細觀察一下便發現,就算是一件黑T恤加一條牛仔褲,她也能搭配出非常簡約時尚的效果,但為啥我們穿類似的上衣,類似的褲子,卻穿不出這種效果,總覺得缺少了什麼呢?哦,其實就...

孩子愛「臭美」,是對還是錯?

開始今天的話題之前,小編想先請大家做一個小調查:關於孩子的衣著打扮,你可能比較贊同以下哪種觀點呢?A.小孩穿衣服舒服最重要,美不美並不重要!B.孩子每件衣服都是品牌的,要從小培養Ta的品位。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