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麼多問題,原來都是家長的「強制」導致的|家庭教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強制是家長採用強迫的或者是暴力的手段要求孩子必須按照家長的意識行事。
比如,強制孩子吃飯睡覺,強制孩子不哭,強制孩子停止看電視、上網,停止遊戲,強制孩子不能隨便弄亂家裡的東西,強制孩子接受父母的決定等等。
01強制有哪些危害?
任何強制都是對兒童及少年的自我意識發展的壓抑,對兒童和少年所有的強制都會在以後以一種更加激烈的方式反彈回來,強制,會徹底毀掉孩子的生長和未來。
1.強制會使孩子沮喪消極,缺乏自信
家長的每一次強制都是對孩子自我意識的一次否定,一次次的強制就是一次次的否定,就會在孩子心中留下一次次失敗經歷,產生一次次沮喪和消極的感覺,就會形成那種敏感、焦慮、多疑、畏縮等性格特徵。
2.強制會導致孩子的攻擊性行為
孩子孩子比較小的時候,面對父母的強勢地位,他最終徹底反抗,放棄反抗,就變成了臣服於暴力、屈從於權威。
反抗父母不成,又沒有徹底放棄反抗,就把反抗對象指向了同齡的夥伴,產生了攻擊性行為。
3.強制種下了青春期叛逆的種子
兒童時期,因為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的發育還沒有完成,自身的力量還比較弱小,這個時候家長覺得強制還是有效的。
但是到了青春期之後,孩子的身體發育已經接近於大人,社會活動範圍的不斷擴大,他對自由空間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這個時候童年被強行壓制的個人意識就會再度勃發。
又因為他小時候被父母過度強制的記憶使孩子不再相信父母,於是對父母的不信任,對自由空間的需求,以及自身力量的增長,合在一起就容易出現強烈的青春期叛逆行為。
4.過度的強制還會影響孩子的道德養成
父母為了使孩子接受或者是服從自己的強制行為,往往是以暴力作為貫徹自己意志的手段,實在不行就打罵、體罰,當然也包括心理懲罰,迫使孩子屈服。
這種屈服的背後就是孩子的屈辱,當這種強制不斷發生的時候,這種屈辱感也會不斷堆積,長大之後暴力就很可能成為他的行為方式。
而且為了逃避家長的懲罰,又很容易讓孩子產生說謊的行為,一旦說謊成為習慣,不但使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變成一場沒完沒了的貓捉老鼠的遊戲,更會在這個過程當中,毀掉孩子誠實以及正直的天性,道德在童年時期就開始了缺損。
5.成人強制孩子的理由都不成立
成人世界裡的習慣、規矩以及成人所做的決策對於孩子來講就一定是正確的嗎?如果用強制的手段造成了錯誤的結果,這豈不是錯上加錯。
而事實上這種事情卻是司空見慣的,比如家長認為要懂禮貌就不能頂撞老師,但是老師真的有錯誤又不承認自己錯了呢,這樣的例子很多,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告訴他默不作聲,那這個時候就會種下那種臣服於權威的種子。
再比如家長認為要團結同學,就不能和同學發生衝突,但是如果孩子和某位同學發生了衝突,是因為那個同學欺負其他同學呢,如果這個時候我們讓孩子別管閒事,那這個時候可能種下了孩子軟弱和冷漠的種子等等。
02不強制,該怎麼做?
如何不強制,不打罵,不說教,不批評,又能讓孩子養成好規矩,好習慣呢?
1.家長做好示範
孩子是父母的複製,家長是孩子的鏡子,我們能夠怎麼做,孩子往往就能怎麼做。
2.體驗
讓孩子去體驗他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
當然這個後果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
好的結果可以給他帶來自信心和成就感,帶來老師的誇獎,同學的羨慕;不好的結果使得他遭受批評,遭受在班級里進行檢討,同學們不和他玩等等。
讓他體驗,不要怕他犯錯,孩子只有在試錯的過程中才能切實地體會到他應該怎麼樣進行調整,怎麼進行改變。
3.賞識
在後面我會跟大家講賞識這個原則,所以這裡不過多解釋。
4.交朋友
讓孩子和同齡夥伴的玩耍當中形成規矩,形成規則。
5.與孩子同步
無論什麼事情,假如我們要防止他過度,最好能夠和他同步。
和他在一起,同步了,我們才可以很好地掌控這個度,當過度的時候,我們提出終止,提出結束的時候,孩子更容易接受。
6.理性堅持
什麼是理性的堅持?
首先,就是把醜話說在前頭。
什麼事都事先跟孩子商量好。
醜話說在前頭,不是說你惡狠狠地說,而是真誠地、平等地、充滿期待地和孩子進行協商討論最後達成一致,這個事應該這麼幹,這個事不能這麼幹,這叫事先都談好。
其次,不管什麼情況下,不管我們事先談好還是沒有談好,如果孩子出現了一些不理性的行為,出現了沒有好習慣,沒有好規矩的行為,我們也堅決不能體罰、打罵、批評和說教,因為那都是無效的教育,所謂你看起來有效,那只不過是他為了逃避你的懲罰,或者是他為了擺脫你的說教,而暫時應酬下來,暫時改變過來,這樣沒有用。
不強制,就是給予了孩子一個平等親密的氛圍,就給予了孩子進行選擇和試錯的權利,就可能給予了孩子健康陽光的心態,就可能給予了孩子自由生長的空間,所以教育孩子,彆強制!
文章整理自呂福生騰躍「教子有方」專題分享
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感覺不到「這是教育」
愛子心切的父母們在孩子懵懂無知的幼兒階段時,就開始張羅五花八門的教材,讓孩子學習英語、音樂,以及各種技藝等等。孩子天性敏感,尤其在感受父母的心意上,這一點體現得淋漓盡致。對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本無...
好的「精英教育」,不是逼孩子學,而是讓孩子自己學成精英!
愛子心切的父母們在孩子懵懂無知的幼兒階段時,就開始張羅五花八門的教材,讓孩子學習英語、音樂,以及各種技藝等等。孩子天性敏感,尤其在感受父母的心意上,這一點體現得淋漓盡致。對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本無...
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感覺不到「這是教育」
愛子心切的父母們在孩子懵懂無知的幼兒階段時,就開始張羅五花八門的教材,讓孩子學習英語、音樂,以及各種技藝等等。孩子天性敏感,尤其在感受父母的心意上,這一點體現得淋漓盡致。對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本無...
中國父母為什麼會對教育孩子有心無力?
心理引言:愛子心切的父母們在孩子懵懂無知的幼兒階段時,就開始張羅五花八門的教材,讓孩子學習英語、音樂,以及各種技藝等等。孩子天性敏感,尤其在感受父母的心意上,這一點體現得淋漓盡致。對自己的孩子寄...
父母不板著臉如何教育?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 父母希望孩子做出好的行為,停止不好的行為,因此,父母的「教育」,其實就是塑造行為的過程。但是假如不板起臉來,就一定沒法把孩子塑造成精英了嗎?是什麼讓父母們不得不板起臉來...
開學後,父母不板著臉如何教育?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 父母希望孩子做出好的行為,停止不好的行為,因此,父母的「教育」,其實就是塑造行為的過程。但是假如不板起臉來,就一定沒法把孩子塑造成精英了嗎?
父母不板著臉如何教育?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 父母希望孩子做出好的行為,停止不好的行為,因此,父母的「教育」,其實就是塑造行為的過程。但是假如不板起臉來,就一定沒法把孩子塑造成精英了嗎?是什麼讓父母們不得不板起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