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逼孩子認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父母要及時糾正寶寶,因為寶寶不知道哪樣做是正確的,哪樣做是錯誤的,正誤都需要父母指引,告訴寶寶他做的事情是不對的,要向人道歉,讓他自己承擔後果,這樣才能讓他記住,明白對與錯。

寶寶不敢認錯,可能是害怕承擔後果,父母應給寶寶一種安全感,告訴寶寶每個人都有犯錯誤的時候,只要改了就是好寶寶,避免寶寶產生畏懼感。

對懂得道歉但又頻繁犯錯的寶寶,父母不僅要注意寶寶的言語道歉,更要關注寶寶改正錯誤的行為。

比如孩子做錯了一件事,還不願意認錯,父母就擔心是不是孩子的品行出了問題。

孩子讀小學3年級了,前幾天自己跟孩子一起被老師叫到辦公室訓斥了一頓,說孩子今後還去欺負班上的同學就直接開除,還要他去跟被他欺負的同學道歉。

所以當孩子真的犯了錯,不要急著去責難孩子,而要心平氣和地、真誠地給孩子一些時間想想。

等自己跟孩子都冷靜下來的時候,引導孩子用同理心去思考,自己的行為是不是不妥,是不是對其他人造成了傷害?

另一種不道歉家長,是明知自己語言、表情或動作傷害了孩子,事後也進行了自我反省,認為自己做法確實欠妥當,但就是不把內心想法告訴孩子,在孩子面前依然「嘴硬」,拒不認錯。

這類家長有很深的封建家長意識,認為自己是孩子的經濟來源,孩子吃穿住行都依靠自己,所以即使「偶爾有點過錯,也是值得原諒的。

」如果向「孩子」道歉,將大大折損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嚴,生怕孩子會輕視自己。

允許孩子犯錯,關鍵是孩子錯了以後該怎麼做。

孩子的奶奶人還不錯,每一次這孩子打人了,她立馬站出來阻止孩子,給被打的孩子道歉,還從包里拿出一些小零食分給孩子。

如果孩子真的去做了,產生了不良的後果,家長又去替孩子收拾殘局,比如,家長替孩子去道歉。

在孩子犯了錯以後,或許他並不認為自己做了錯事,這時家長要聽一聽孩子的內心真實的想法,然後再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錯在了哪裡,這樣也保護了孩子的自尊。

昨天傍晚,路過小區的兒童遊樂區,只見幾個孩子在滑滑梯上玩,一個小女孩坐在滑滑梯上,久久的不往下滑,後面的孩子不停的催她:快點滑啊。

可她就是不動,後面的小男孩去拉她,想把她拉到旁邊去,小女孩不願意,推了男孩一下,男孩被推倒了,他很快又站起來,又去拉她,小女孩哭了起來。

哭聲驚動了旁邊聊天的家長,小男孩的媽媽看到兒子拉扯著小女孩,不問青紅皂白,趕緊讓小男孩跟小女孩道歉,小男孩低著頭,漲紅著臉不肯道歉,小男孩媽媽見兒子沒動靜,很嚴厲的大聲說:你不道歉,晚上回家別看動畫片了。

小男孩滿懷委屈地看了媽媽一眼,不情願地說:對不起。

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的身邊經常能看到,家長讓孩子認錯,一是讓人覺得有教養,二是可以平息緊張的人際矛盾。

美國心理治療師Jenise Harmon說:若孩子不是主動道歉,這樣的認錯就沒有意義。

確實,很多孩子只是迫於家長的威嚴而認錯,並沒有認識到自己錯在哪裡,同樣的錯誤會再次發生。

01

先找錯,再認錯

對於不認錯的孩子,家長不要逼著孩子去認錯,而是要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溝通,了解整件事的過程,了解他為什麼這麼做,告訴他這樣做有沒有錯,錯在哪裡,並且告訴他:做錯事沒關係,只要勇敢地承認錯誤 ,改正錯誤,就是好孩子,媽媽依然愛你。

這就是培養孩子自省的能力,啟發他思考自己行為的過錯,以此來教育他們認識錯誤,樹立是非觀,從而建立其內心的約束。

2

勇於承擔後果

孩子主動認錯了後,家長指導他錯了以後應該怎麼做,讓孩 子把認錯落實到具體行動上,讓他勇於承擔責任和後果,付出 應有的代價。

3

父母的言傳身教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生活中, 引導孩子如何與人相處,培養孩子識別正確及錯誤的意識。

家長處理事情的方式也會影響到自己的孩子,家長犯錯了, 覺得跟孩子道歉有失身份,而父母犯了錯,不承認,不道歉 的行為,會讓孩子在人際關係中同樣運用這些錯誤的行為來 面對。

當父母出錯,不妨主動向孩子認錯,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教會孩子道歉的意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告訴孩子:承認錯誤不丟人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犯錯是難免的。孩子年齡較小,存在著認知局限、能力不足、經驗有限等現象。犯錯是孩子成長的權利,家長要有接納和寬容的態度。

教孩子不是一味的順從,你要學會做一個

現在養孩子跟過去不一樣,事事都得順著,不敢打不敢罵,含在嘴裡怕化了,各種慣著,什麼都可以做。跟我們小時候的散養方式完全不同。但是我們的慣孩子能走多遠,走向社會的他們還能遇到像父母這麼慣著他們的人...

你讓孩子道個歉會死嗎?

- 01 -現在的父母會不會太過嬌慣自己的孩子了?最近在微博里看到一個實例,有一個媽媽帶孩子出去公園遊玩,孩子也在公園的遊樂場裡玩的很開心,於是媽媽就在附近的草地里坐著靜靜的看書。但是好景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