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應該這樣培養孩子的審美素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記得小時候,爸媽每天忙於工作,根本沒時間去打理我,把我交給奶奶帶大。

家裡的孩子比較多,加上經濟條件沒那麼好,自然物質上面就不如現在這個社會了。

從小到大,我穿的是姐姐們給的衣服,吃的是百家飯,常常端個碗跑到鄰居家去蹭飯菜。

生活簡單快樂,沒有那麼多的想法,一直到自己上大學,才發現自己與別人是那麼不同。

其他同學會有自己的審美觀,而我呢?非但沒有,還一團糟。

常常是穿的很不協調的,不懂怎麼打扮,衣服不是黑就是白,真的是很質樸。

其實也不是說,質樸不好,而是一個人的氣質往往就是通過你穿什麼衣服可以透露出來的。

記得之前在網上看過一個視頻,講的是關於小女孩穿不同的衣服走在公共場合,測試路人們的反應。

當女孩穿著漂亮乾淨的衣服時,人們會停下來跟她聊天,並且會問小女孩是否需要幫助,表現得是關心跟愛護。

當女孩打扮成一個衣衫襤褸的小邋遢時,卻沒有一個路人停下來看她一眼。

這個視頻想表達的意思是:人不可貌相,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個人的衣著外貌,動作神態,都在綜合而複雜的共同營造著別人對他的看法。

並且是不分年齡、地域。

孩子的容貌是沒法改變的,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給孩子合適的打扮,給孩子一張不被憐憫的臉。

不需要多貴重的飾品,而是在保證孩子穿著乾淨整潔的情況下,讓孩子的衣著更加有色彩感和審美情趣。

樹立孩子的自信心,給別人一種想要親近和認可他的機會。

由於我從小沒有這樣一個環境,使得我長大以後,對於怎麼去形成一個較好的審美觀念,還得花大量時間去研究。

所以,特想跟那些媽媽們說說,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給他養成一個審美意識,幫助他去更好的認識這個世界。

孩子的審美敏感期常發生在2.5-5歲之間,這個時期的孩子,會本能地嘗試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對美的理解和感悟,並且,他們會通過模仿大人們的行為去形成自己的審美標準,這個時候,大人們就應該要多多引導了。

記得我侄女小時候就是這樣,會穿著她媽媽的高跟鞋,走來走去,自己還覺得很有趣。

其實這也是她在形成自己審美的一個行為。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讓孩子去接觸美好的事物,比如帶孩子出去感受大自然,看看風景,聽聽音樂,參觀畫展,服裝展等等。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慢慢形成良好的審美品位。

而且對於孩子本身來說,其三觀也會跟著變化;雖然他會慢慢長大,但是這些美好的事物卻將永遠地被他收藏心底,融入他的氣質,照亮他的未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就算再節儉,我也要讓孩子穿好衣服!

我國自古就有節儉的傳統,尤其在我們小時候,媽媽給我們買衣服的原則就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女孩穿哥哥的舊衣服,男孩穿姐姐的舊衣服,那都不算個事兒。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可很多媽媽在給...

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以貌取人」上!

小的時候,父母教育我的是,最重要的是心靈美,外在美總是被忽略的。在學校里,如果誰打扮的比較好,總是會被背後說是「臭美」。等到長大了才發現,不以貌取人是假的,誰都喜歡漂亮、打扮得體的人!你的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