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爸媽支幾招:讓孩子不做「受氣包」也不當「小霸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文丨毛元

時常有家長疑惑,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該教育他強硬反擊嗎?又或者孩子總愛欺負別人,爸媽該暗自得意欺負人總比被欺負好嗎?其實兩種孩子的爸媽們都有許多煩惱。

這時,爸媽不同的選擇對孩子性格的養成有著重要的影響。

一起來看看,針對孩子不同的情況,爸媽該怎麼做呢?

家有「受氣包」的家長指南:

1、情緒安撫,減輕孩子的自我否定感

當孩子哭著來找爸媽時,最好停下手中的工作,蹲下與孩子平視,輕輕地抱著孩子,這可以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很重要,並且消除孩子的不安。

同時對孩子表示同感:「爸爸媽媽知道你很難過、委屈。

」待孩子情緒平復後再詢問是怎麼回事,確定是孩子受委屈之後,要給予安慰,讓孩子明白被人欺負不是因為自己沒用, 每個人都可能遇到,讓孩子儘快擺脫氣餒和自我否定的情緒。

2、理性溝通,教自我保護方法

在孩子的情緒平復後,選擇舒適輕鬆的環境,與孩子討論「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情該怎麼做」。

可以用遊戲發問的形式,引導孩子自己想辦法。

孩子想不出來時,父母可以提供一些意見,比如可以大聲呵斥「不許打人!」對欺負者起到威懾的作用等等。

同時教孩子一些簡單實用的自我保護方法,比如在肢體衝突中要護住頭、臉等關鍵部位;推開或擋住對方的胳膊,抓住對方的手腕;大聲呼喊,引起別人的注意,同時也給欺負者一種威懾;平時加強鍛鍊,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等等。

3、建立友誼,培養人際交往能力

爸媽要鼓勵孩子加入遊戲團隊,如果孩子靦腆、害羞,最初的時候可以由家長帶孩子去,比如孩子想去玩滑梯,但又怕人多不敢去,家長就可以帶著孩子過去,和先在那裡玩的孩子們打個招呼。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向孩子示範了怎樣主動友好地讓別人接納自己的方法。

然後,慢慢地鼓勵孩子自己主動去找別的孩子玩,直到他能主動融入團體,鼓勵孩子結交一些好朋友。

4、尊重孩子,徵求和採納孩子的意見

爸媽們在平時動用孩子的東西時,要徵求孩子的同意;遇到事情多讓孩子自己處理,父母只從旁協助;孩子自己的事情可以多讓他表達意見;在意見不過分的情況下,儘量採納,讓他意識到他的意見很重要並且是有效的。

通過各種行為讓孩子也體驗到他是被尊重,是不能被侵犯的。

家有「小霸王」的家長指南:

1、杜絕「以暴制暴」,採用「冷處理」

讓犯錯的孩子「坐冷板凳。

」暫時隔離的地點應是讓孩子感到無聊、單調,但是不會害怕的地方。

隔離時間不宜過長,可以按1歲1分鐘計,其間不和孩子交流。

運用這種方法時,最關鍵的是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讓其「坐冷板凳」。

同時家長要更多地以平靜、溫和的方式進行教育,將「冷處理」與鼓勵友善行為的方法配合使用。

2、尋找閃光點,積極鼓勵

高攻擊性孩子的父母常對孩子好的行為視而不見,對不良行為卻十分注意,並用打罵來懲罰。

這個方法常事與願違,不僅沒能有效制止,反而讓他可能「故意」用這種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給予孩子積極、肯定的關心,他們則不需要用激怒家長的方式來得到關注,對自己評價也更高。

因此,家長們應多發掘孩子可愛的地方,對孩子偶爾友好的行為及時肯定,會讓他對自己更有信心。

被強化的友好行為出現的機率會大大上升。

3、理性討論,提供解決衝突方法

在孩子情緒平復後,可以與孩子討論,出現矛盾時,除了打人還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家長提供可行建議。

比如當想玩對方的玩具時,可以詢問對方:「我可以玩一下你的玩具嗎?」平時在家也注意,當孩子平和地提出建議而不是用攻擊性行為或言語時,可適當滿足其要求,這樣成功的經驗可以讓孩子感到不通過爭搶打,也可以達到想要的效果。

4、控制環境因素,減少誘因

孩子擅長模仿,而現在的電視,即使是動畫片,也有不少身體和語言攻擊。

因此,家長應該減少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杜絕有暴力鏡頭的電影、電視,減少與同樣攻擊性強的孩子的交往。

應該給孩子提供充裕的玩耍時間和創造性的玩具,多帶孩子到室外活動,接觸自然。

5、親身示範,營造和諧氛圍

父母再怎麼用各種方法管教,都沒有以身作則的效果更好。

心理學家們研究發現高攻擊性兒童的家庭相似,都是家庭成員之間很少表達感情,有衝突時常伴隨哭叫、漫罵、爭吵、打鬧。

因此父母之間用平和協商的態度對待衝突,使家庭氣氛和諧,這對於孩子來說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身上的「戾氣」自然會慢慢消退。

還有兩點需要爸媽們注意:

1、會分辨什麼是「正常衝突」和「被欺負」

孩子間一時的推搡、爭搶、打鬧,是很正常的,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表現。

家長時常把孩子間的摩擦看得很嚴重,會讓孩子在人際交往中變得把很多不是欺負的信息理解為欺負,這對孩子的安全感的建立、長遠的人格發展都沒有好處。

有些孩子甚至會潛移默化地接受父母對自己「受害者」的評價信息,強化了「受欺負」的感覺。

欺負通常是帶有惡意的、持續的、力量懸殊的雙方之間的衝突。

長期的欺負行為對於欺負者和被欺負者雙方都有較大的負面影響。

對於受欺負者來說,孩子正慢慢形成自我價值,在這個時候長期被人欺負,會使得他自我否定,對自信產生很大影響。

而欺負者通過簡單粗暴的方式卻時常可以有效地解決問題,會使孩子慣於用這種方式解決問題,攻擊性增強,對孩子將來的性格發展和成年後的人際關係十分不利。

2、明白「該介入時再介入」

孩子的衝突中沒有嚴重的安全危機,父母可以不介入,在一旁觀察,給孩子們一些空間和時間讓他們自己解決,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社會協調能力也在慢慢孕育。

父母立即出面調停,雖然解決了衝突,卻剝奪了孩子寶貴的成長機會。

當父母發現孩子時常發生惡意的攻擊行為時,就需要及時介入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

以上是家家育兒原創內容。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訂閱微信公眾號。

(家家育兒:jiajia_yuer801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被「欺負了」,高手爸媽這樣做!

一、首先要學會分辨什麼是「正常衝突」和「被欺負」有些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玩耍中被推倒,或者看到有人在搶孩子的玩具,頭腦中會立即拉響警報「孩子被欺負了,那怎麼行!」,然後趕緊衝出去保護孩子,找老師...

孩子被欺負了,聰明的爸媽應該這麼辦!

時常有家長問:「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孩子總愛欺負人,惹是生非,怎麼辦?」一個是「小受氣包」,一個是「小霸王」,兩者的爸爸媽媽們都有許多煩惱?是教「受氣包」強硬地反擊,「他打你,你也打他」?還...

實力暴擊!帶娃外出竟然遭遇了一場「人禍」!

說起帶寶寶外出,除了防寒保暖外,還有很多猝不及防的事情太扎心,今天咱就來說說這兩天刷屏的一則新聞,兩個孩子在玩耍時候有了磕碰,家長就「炸」了,之後就出現了醬的畫面:仨男子上演全武行,手持鐵凳子瘋...

當孩子受欺負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辦?

小孩子相互打鬧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在打鬧中受傷了家長一定是會很著急的。更何況,有的孩子根本就是乖乖的,結果卻被別人家的淘氣包欺負來欺負去,哪個當家長的能忍受的了!

為什麼孩子突然就愛動手打人了?

我家寶貝兩歲了,最近變得喜歡動手打人,讓我十分焦慮。昨天在小區里和別的娃一起玩,她無緣無故地上去給別的小朋友一巴掌,惹得別人家孩子哇哇大哭,我只能趕緊上前道歉並帶孩子離開。每次寶貝打人,我都會給...

孩子愛打人的3大應對方法 父母都應該看一下

終於開學了,許多爸爸媽媽都在默默歡呼:終於可以把孩子送回學校(鬆口氣)了。可鬆口氣的念頭還沒從腦子裡過完,就又開始擔心起來。學校集體生活,人人都是家裡的寶貝,擔心自己孩子會不會受欺負的同時,也難...

懂得這些,寶寶愛打人小毛病,輕鬆解決?

寶寶愛打人的原因?1. 來自環境 寶寶具有此方法模仿的天性,父母給他提供什麼樣的環境,他就會不加選擇地吸收周圍環境給予他的一切。寶寶模仿的對象來自小夥伴,電視電影等各種媒體,也來自他周圍的成人。...

矯治寶寶攻擊行為的攻略集

寶寶在同其他小朋友玩耍時,家長們會發現寶寶經常會出現攻擊行為。寶寶出現攻擊行為時,家長們應該找出寶寶攻擊行為的真正原因,安撫寶寶的情緒,耐心教導寶寶,而不應該總是去呵斥寶寶。寶寶攻擊行為是什麼寶...

孩子被欺負,是「忍」還是「打回去」?

「看到自家寶寶被其他小朋友欺負,麻麻那個叫心疼啊,更是恨不得衝上去把打人的「熊孩子」教訓一頓。可是以暴制暴的話,又擔心自己的孩子又會變成別人眼中欺負人的熊孩子。那麼「當有人打了我的孩子,該不該教...

如何糾正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告訴你4個小方法

「快樂育兒,幸福陪伴」,大家好我是憨爸爸,歡迎大家訂閱我的百家號。【導讀】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作為父母我們算是操碎了心。就在前些日子以為武漢的寶媽給我提及「在孩子的身上埋藏著一顆攻擊性的種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