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孩子發燒的退熱方法 新手爸媽都應該學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個寶寶都是父母的心頭肉,稍微有個頭疼腦熱就會讓全家人跟著揪心,而心急如焚的家長在慌亂中難免會出差錯,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孩子發燒之後應該採取怎樣的處理方法?

測量體溫一般常用3個部位,即口腔、腋窩及肛門:

  兒童正常體溫在肛門處為36.5℃~37.5℃之間;

  兒童在口腔處為36.2℃~37.3℃之間;

  兒童在腋窩處為35.9℃~37.2℃之間。

通過測量後,兒童凡超過正常範圍0.5℃以上時,稱為發熱。

不超過38℃稱為低熱,超過39℃者為高熱。

小兒發燒的原因:

一、外在因素:

小兒體溫受外在環境影響,如天熱時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間空氣不流通。

二、內在因素:

生病、感冒、氣管炎、喉嚨發炎或其他疾病。

三、其他因素:

如預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亂、白喉、百口咳、破傷風等疫苗注射後的副反應。

發燒與其說是一種疾病,不如說是一種症狀,治療的重點不是要儘快退燒,而是要找出導致發燒的內在病因,看看是否是某種疾病作祟,如果一味退燒,就會掩蓋病情,干擾醫生對於疾病的診斷。

而且發熱是身體對病毒或細菌入侵所產生的一種防禦反應,這種反應有利於殲滅入侵的病毒和細菌,從而有利於小兒的正常成長發育。

說了這麼多,那麼遇到小兒發熱的情況,家長們到底應該如何處理呢?

1、溫度在38℃以下,首選物理降溫

(1)冷敷法

將冷毛巾敷於頭部,待毛巾變暖後更換;或將冰袋置於額頭上或置於腦後。

注意事項:皮膚和冰袋之間要用毛巾或手絹隔開,以免寶寶不舒服或造成局部組織凍傷。

胸部和腹部不可放冰袋,以防止心率減慢或腹瀉。

(2)溫水浴

用37度左右的溫水擦洗全身或泡澡,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有利於散熱,另外水汽由體表蒸發時,也會降低體表溫度。

每次大約10-15分鐘,每4-6小時一次。

注意事項:將門窗關好,不可有對流風或直吹風,室溫在24—26度之間,水量以沒至軀幹為宜。

除此之外,還可以採取貼退熱貼、喝熱水等方法,不可盲目服用退燒藥

2、嬰幼兒體溫在

38.5℃以上需要進行藥物治療。

當孩子體溫高於38.5℃時,可選擇藥物治療或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寶寶用藥注意事項:

(1)間隔用藥

退燒藥一般都在寶寶中心溫度(肛溫或腋溫)超過38.5度時才開始服用,而且每次服藥中間一定要間隔4—6小時。

(2)單獨使用

不同的退燒藥最好要單獨使用,以保證其安全性,不可隨意搭配使用,也不可隨意增減藥量,退燒藥的選擇要遵醫囑。

由於兒童體質的特殊性,所以在小兒疾病的預防及治療要特殊問題特殊對待,切不可按照成人的治療習慣盲目的進行處理,否則不僅無益於身體的康復還會加重病情,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發燒,爸媽不要慌

寶寶發燒,很多父母都會怕怕,鬧心慌!我們從發燒原因、如何處理、什麼時候需要去醫院、小兒發燒推拿以及物理降溫、發燒偏方等為寶媽寶爸支招!什麼是發燒?發燒不是一種病,而是疾病的一種表現。孩子發熱涉及...

媽媽幫如何才能給孩子安全退燒呢?

「小孩發燒是常事。一般小孩的第一次發燒會發生在半歲以後。發燒雖然在醫學上步算是疾病,但通常卻是身體出問題的信號,因此,很多爸爸媽媽遇到孩子發燒,哪怕不到37度多,仍然是寢食難安,生怕寶寶的腦子給...

嬰兒的正常體溫到底是多少?

【導讀】嬰兒正常體溫是多少呢?一般來說,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