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孩子叫人、表演節目,最有毒的中國式見面禮,是親媽就別這樣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馬上就到春節了
帶著孩子走親訪友是常規項目
越是人多的情況,越能看出父母的素質
越是孩子多的環境,越能看出一個家庭的教養
有些事,一定別逼孩子做
逼孩子叫人
最有毒的中國式見面禮
● 媽媽帶孩子回老家,出發前就跟孩子說見到爺爺和奶奶要叫人、要大聲問好。
可是母子倆到了家,孩子怎麼都不肯叫人,讓媽媽很沒面子。
媽媽一邊往前推搡著孩子,一邊又羞又惱的說:「快喊爺爺啊,怎麼這麼沒禮貌呢?路上不是跟你說好的嗎?太不聽話了!」在媽媽連珠炮似的的語言攻擊下,媽媽越批評,孩子就越犟著不肯叫。
在中國,孩子「叫人」是必須的,不管是不是孩子熟悉的。
如果孩子不叫,父母就會覺得沒面子,為自己沒培養出「有禮貌」的孩子而感到挫敗,這些情緒就會變成攻擊,直指孩子。
強迫孩子叫人,就是在告訴孩子:「為了不冒犯親戚、傷害朋友,你需要拋開自己的感受,服從他人的情感,你有義務犧牲自己,讓父母和別人快樂。
」
逼孩子叫人,是父母最常做的事,卻也是傷害孩子最深的事。
剛學會說話的小寶寶很愛叫人,但這與孩子有沒有禮貌沒關係。
有些孩子越是長大,越不愛叫人了,這是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以及自我保護本能的驅使。
遇到不熟的人,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警戒退縮,這是自我保護的正常反應。
如果此時硬逼孩子叫人,就是在侵犯孩子的自我意識,破壞孩子的自我保護本能。
孩子不愛叫人可以這樣做:
不強迫
父母自己大聲叫人:「奶奶好」「叔叔好」
用微笑替代「叫人」,孩子實在不願叫人,可以用微笑表示問候
逼孩子當眾表演節目
除了滿足父母的虛榮心,P用都沒有
●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席間有2個孩子,大人們一時興起,讓2個孩子表演節目。
一個孩子在父母的各種威逼利誘下,扭扭捏捏、吱吱嗚嗚的唱了首歌。
另一個孩子怎麼都不肯表演,漲紅著臉,很不高興的樣子。
這時她媽媽說:「你不是會跳舞嗎,給大家跳個舞」,爸爸說:「你看人家,表演的多好,別這麼膽小」。
同桌的叔叔阿姨也跟著起鬨:「不表演就不讓你吃飯了,快表演一個」……你一言我一語,直到把孩子逼哭了才作罷。
有些父母出於炫耀或攀比的心理,勉強孩子當眾表演,別的孩子會的,我的孩子也不能落後。
自己孩子的強項,恨不得讓全世界的人知道,孩子表演完,會非常享受周圍人的恭維:「這孩子真聰明,會背這麼多詩啊」「這孩子歌唱的真好,遺傳你的好嗓子啊」……
有些父母以為,當眾表演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同時作為衡量孩子是否自信的標準,順便給孩子「練膽」。
殊不知這很有可能會使孩子失去自尊和自信,形成自卑感。
父母的強迫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不尊重,連自己最愛的爸爸媽媽都不尊重自己,孩子又怎樣學會自尊。
孩子被自己的爸爸媽媽強迫著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會感到害怕、無助、惶恐、委屈。
從頭到尾,父母考慮了自己的面子,考慮了取悅親朋好友,唯獨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
都是家長的虛榮心在作祟,把孩子當成了炫耀的工具。
對於孩子的當眾表演可以這樣做:
徵求並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
表現欲強,樂於表演的孩子,可以鼓勵和支持;不願意表演的孩子,無需勉強,順其自然
稱讚表演的孩子,但不激將或責備不願表演的孩子
逼孩子分享
試試孩子夠不夠愛你,夠不夠大方
●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寶寶,把你的蘋果給奶奶吃一口吧?」如果寶寶同意了,有的家長會說「寶寶真乖,你吃吧,奶奶不吃」;如果不給,則說「你怎麼這麼小氣啊,我不喜歡你了。
」或者,經常聽到爸爸媽媽跟自己的寶寶說,「你的玩具要和小夥伴一起玩」,或者「好吃的要分給大家一起吃」等諸如此類要求孩子分享的話,如果孩子不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或零食,就馬上被評價為小氣、自私、沒教養。
做為父母,我們常希望自己的孩子人前懂禮貌,樂得與小夥伴分享食物與玩具,招人喜歡。
但正因孩子的年齡限制,不願分享,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蒙特梭利教育理論認為兒童在6歲前都是自私的,並不能真正理解「分享」的含義。
所以,在不恰當的年齡強迫孩子分享,就是在與自然規律作對,阻礙孩子的成長。
越是從小被逼著分享的孩子,長大了越自私,因為他們從未體會過真正的擁有和掌控,小的時候無法反抗,長大了就會過度索取。
引導孩子分享可以這樣做:
從小尊重孩子的物權,孩子的東西都由他自己做主
3歲前,都別試圖讓孩子分享,因為他們還不具備分享的概念和能力
3歲後,引導孩子體驗分享帶來的喜悅,不盲目給孩子貼「小氣、自私」的標籤
逼孩子合群
不了解孩子的發展規律,急也是白急
● 一家人聚在一起,大人們聊大人的,孩子們玩孩子的。
但2歲半的萱萱就是不肯跟其他小朋友玩,非要拉著媽媽陪自己玩。
媽媽說別的小朋友都挺熱情的,就是萱萱不合群。
於是媽媽三番五次的把萱萱重新領回其他小朋友的遊戲中,但總是過不了幾分鐘,她又會回到媽媽身邊,寧願在大人堆兒里默默的待著,也不願跟別的小朋友玩。
很早就對孩子的社交能力焦慮、著急,是父母的共性。
但4歲以前孩子的遊戲還停留在單獨遊戲和旁觀遊戲為主,也就是自己玩自己的,和別的小朋友沒有交集。
或者自己看著別人玩,但自己不參加。
這是4歲前孩子的遊戲特徵,他們的認知發展就到這個水平,還不會幾個小朋友一起互動的遊戲。
4歲以前,父母對孩子的不合群著急也是瞎著急,不合群就對了,再長大一些才會合群。
父母盲目逼孩子合群的做法,違反了孩子的成長規律,會讓孩子感到不舒服,被父母拒絕,卻又還不會合群,只能夾在中間無所適從,焦慮不安的感受著時間一分一秒的慢慢度過。
孩子不合群可以這樣做:
陪孩子一起,花多一點時間熟悉和適應周圍的環境、大人、小朋友
觀察孩子喜歡的遊戲方式,比如自己玩,看別人玩,支持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玩
當孩子求助於父母陪伴的時候,不拒絕,滿足孩子的陪伴需求
逼孩子安靜、老實點兒
你怎麼不先去跑5千米,再回來這樣說呢
● 在餐廳吃飯,看到一個不到2歲的孩子跑來跑起,一會兒碰倒別人的杯子,一會兒又差點撞翻服務員的餐盤,邊跑邊笑還邊叫:「媽媽,看我」。
周圍人無不投來煩躁、嫌棄、厭惡的目光。
媽媽實在很囧,呵斥著孩子回到自己座位,命令孩子不許亂跑、不許大聲喊叫,老老實實、安安靜靜的坐著吃飯。
但結果是,3分鐘後孩子碎了一個碗,10分鐘後孩子撒了自己一身湯。
這頓飯就在母子倆的手忙腳亂中匆匆結束。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想讓孩子老老實實待著就是在遏制孩子的天性。
就像讓一個好靜的成年人去跑5千米,然後再問問他的感受,一個字「累」!讓孩子就那樣老實待著,TA也會覺得很累。
但孩子的自制力不如成人,不會約束自己的行為,只能是以另外一種方式去發散天性,比如搞破壞,當然TA並不是故意的,而是TA旺盛的精力和體力,必須有個出口。
想讓孩子消停會兒可以這樣做:
提前消耗TA的體力,比如玩點大運動的遊戲
需要安靜的時候給TA找點事兒做,比如畫畫、看繪本
鬧的時候分散注意力,說點TA很感興趣的事,慢慢靜下來
歡迎關注《拜託了媽媽》公眾號
推薦閱讀
崔玉濤:這6種大便代表寶寶不同症狀,媽媽一看便知!多圖慎入
便宜玩具鉛超標,寶寶要4年才能代謝掉!十分之一的寶寶鉛中毒
海洋球也會「吃人」!你還敢讓孩子玩嗎?
巨好用的輔食神器!出門在外寶寶的一日三餐我都能用它搞定!
過年了,親戚朋友們請這樣「愛」我的孩子,有幾件事不要做!
張思萊:礦泉水、芹菜、番茄醬鹽含量也很高!隱形鹽也會害寶寶!
春節帶娃出行,這些藥你帶上了嗎?
面對不合群的孩子,家長該如何引導
身邊總有部分寶寶似乎不太容易融入其他小朋友當中,一位朋友4歲的兒子上幼兒園上了半學期,仍舊不跟小朋友玩,平時小朋友玩遊戲的時候,他只靜靜地站在一旁看。平時在小區玩耍也是一樣,只是喜歡一個人玩。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