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請對「中國式逗小孩」說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喜歡逗小孩的人,大多有愛心,是可親近之人。

但是,逗小孩不要過度,過度了就不是逗、不是愛、不是喜歡,而是傷害和摧殘了。

如果造成悲劇,那更是得不償失。

爸爸媽媽,請對「中國式逗小孩」說不

什麼是中國式逗小孩

從「媽媽不要你了」、「愛爸爸還是愛媽媽」到「你是從垃圾桶里撿回來的」、「讓媽媽給你生個小弟弟、小妹妹」。

那些年我們經歷過的逗小孩的形式,至今仍歷歷在目。

一、被灌酒

調查結果顯示,自己小時候被灌過酒的有25%,另外四分之三則表示沒有過。

雖然自己小時候被灌過酒的受訪者比例不高,但是受訪者周圍曾被大人灌過酒的小孩比例卻有將近一半,具體為48.31%。

二、用言語逗小孩

「對小孩說『媽媽不要你了』」以38.14%的高比例成為受訪者選出的最常見的逗小孩做法。

而緊隨其後的是「問小孩『愛爸爸還是愛媽媽』」,比例為14.83%。

另外,「對小孩說『讓媽媽給你生個小弟弟、小妹妹』」也是受訪者最常見到的逗小孩做法。

三、彈男孩小雞雞

儘管只有4.66%的受訪者認為「彈男孩小雞雞」是最常見的逗小孩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卻是受訪者選出的最討厭的逗小孩做法,選擇比例達31.36%。

四、其他

另外,「不熟悉的人親小孩或者摸小孩的臉」,比例為16.1%。

而「把小孩舉起來拋」也是受訪者最常見到的逗小孩做法。

中國式逗小孩有哪些弊端

一、讓孩子不能區別善惡和混淆是非

大人像耍猴一樣逗弄孩子,慫恿孩子說髒話以取樂,後果是污染孩子的心靈,讓孩子不能區別善惡和混淆是非。

二、使小孩喪失安全感

一些言語的戲弄,比如說「你媽媽生了弟弟不愛你了」等,會讓孩子把大人的玩笑話當真,並且感到恐懼。

而孩子的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孩子出現行為偏差,具有攻擊性,傷害自己,其實就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三、讓孩子感到自己不被尊重

此外,被戲稱「小胖墩」、「小胖妞」之類的,會讓孩子感到自己不被尊重。

在不被尊重的環境當中長大的孩子,也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別人。

中國式逗小孩如何正確引導

當家長發現親戚、朋友們逗弄小孩的方式不對頭時,應當做到以下三點,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求把他們扳回正道。

第一,把不恰當的逗小孩的方式往給孩子快樂、讓自己滿意這一道路上引;

第二,時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第三,引導他們學會尊重孩子,讓孩子在逗趣中學到知識、健康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式逗小孩是陋習」? 網友含淚列舉

近期,在廣西和四川發生兩起和孩子喝酒相關的悲劇事件,都是因為長輩逗小孩喝酒,結果一個小孩繼發性腦損傷,另一個酒精中毒搶救無效身亡。事發後有人指出,悲劇的背後除了相關法律監管缺失,更是「中國式逗小...

中國式逗小孩的弊端

【導讀】繼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教育後,又一熱詞——中國式逗小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紅透了網絡。可這一熱詞的背後,卻是令人痛心的兩則新聞:攀枝花2歲男童被灌酒後中毒身亡以及廣西2歲男孩被灌酒後變...

情商提升的方法:戒掉中國式逗小孩

繼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教育後,又一熱詞——中國式逗小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紅透了網絡。可這一熱詞的背後,卻是令人痛心的兩則新聞:攀枝花2歲男童被灌酒後中毒身亡以及廣西2歲男孩被灌酒後變痴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