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求花大價錢辦生日會,作為家長你應該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個月彭女士的女兒過生日,本來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孩子提出的要求卻讓她怎麼也開心不起來。

原來,女兒想要去幼兒園過集體生日,和朋友過生日,這樣的做法可以理解,但是她還要求母親買一個供全班20位同學吃的大蛋糕,並為每人準備一份額外的禮物。

其實從去年開始,彭女士就發現了女兒偶爾會從學校帶一些筆、卷筆機、公仔、玩具等回家,都是班裡的同學過生日時,由過生日同學的父母購買的小禮物。

女兒表示,她過生日時,也要給每位同學準備禮物,而且不能準備的太差,這樣會感覺沒面子。

雖然心裡不情願,但是彭女士還是礙於情面為孩子的生日買了單。

全班20位同學的小禮物加上蛋糕,來來回回總共花了2000多元!

2000多元的生日會,又是請客又是買禮物,只為了女兒在同學面前「有面子」。

這樣過生日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分享了,而是越來越嚴重的攀比!

幼兒園的小朋友可能還不清楚衣服、鞋子有哪些名牌,但他們會通過其他方式表現攀比心態。

如「你送的生日禮物沒我送的好」、「你家的生日蛋糕只有兩層,沒有我家的高」等等。

如果這時候不加以引導,只怕孩子會被這股攀比之風所「傷」!

01、孩子為什麼愛攀比?

(1)來自同伴的壓力

"同伴壓力"這個詞聽上去有些生僻,而實際上隨處可見,並各有不同。

3歲:可能是別人都有光頭強的電鋸,但自己沒有的羨慕與沮喪;

6歲:可能是坐在一群參加各種興趣班的孩子中間,開始埋怨自己為何什麼都不學;

14歲:看到同班同學都出去遊學,然而自己卻從未出過國,心有不甘。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同伴壓力的嘴臉變得越來越猙獰。

那麼,"同伴壓力"究竟是什麼?

簡單地說,同伴壓力就是:因為同伴們都做了,所以自己也要去做。

就像上文中所提到的,別的小朋友生日都請大家吃蛋糕送禮物,如果彭女士的女兒沒有請,或者是送的禮物不好,她肯定會有壓力,擔心自己格格不入,怕被其他孩子們孤立。

(2)家長的「言傳身教

攀比就像流行性感冒,孩子是被傳染的,而最先傳染他們的人,很可能就是自己的爸爸媽媽。

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在不經意間給了孩子這樣的暗示:

  • 別人家孩子成績更好,所以更優秀,更招人喜歡;
  • 親戚家的孩子個子長得真快啊,我家小寶怎麼還不快點長個兒呢?
  • 我家閨女要去北京參加文藝演出了!好光榮,比鄰居家的孩子強多了!

家長的言傳身教非常重要,如果您讓孩子感受到「比較」無處不在,爸爸媽媽乃至整個世界都以漂亮不漂亮,成績好不好來衡量他們的價值,又怎麼能讓孩子有一顆平常心呢?

(3)老師的「潛移默化」

對於孩子來說,老師的話就像「聖旨」一樣神聖,為了得到老師的青睞,很多小朋友也會不由自主的走向「攀比」。

曾經在微博上看過一位網友的發言,才上小學二年級的孩子,有一天問她要100塊捐款。

她很驚訝,為什麼小小年紀要拿這麼多錢捐款?孩子說:班裡有同學捐了100塊,老師點名表揚了,她也想被表揚。

也許老師並沒意識到,自己的小小舉動,會讓孩子產生誤解:捐款越多,愛心越大?然而正是這些小誤解,埋下了攀比鬥富的隱患。

(4)缺乏自信

當一個孩子缺乏足夠自信,覺得自己在他人面前威望很低的時候,才會想藉助外力提升自己的形象。

所以,我們通常看到,越是那些成績和表現差的孩子,越熱衷於吹噓攀比,越是這樣越容易學壞。

02、攀比有什麼壞處?

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喜歡攀比的人,在發現別人比自己優越,比自己好的時候,就很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會使得自己產生消極的負面情緒,影響身心健康。

讓家人和自己承受巨大的負擔

有的人為了撐面子、為了攀比,不惜賣掉自己的隨身物品,或者要求家人給予自己巨大的幫助,從而給家人和自己造成不小的負擔。

造成不好的社會風氣

喜歡攀比的習慣一旦養成並向社會擴散,很容易就會影響良好的社會風氣,造成一股大肆攀比的不良社會風潮。

03、如何化解攀比?

(1)和孩子展開討論

別小看了交流討論的力量,當你在和孩子探討的時候,可以完善ta的自我認知,了解到,自己內心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而不是盲目地和別的孩子「比」。

問問孩子為什麼想要這個?是他真的需要 / 喜歡?還是僅僅因為別的小朋友有一個?孩子對於因為攀比心而想要的東西,興趣往往非常短暫,經常買來沒幾天就不喜歡了。

如果能讓孩子分清他的「願望清單」和「慾望清單」,那是非常了不起的收穫了。

(2)引導孩子進行正向的比較

「比較」是人類的天性,正向的競爭可以引導孩子的進步,告訴孩子,穿什麼衣服、坐什麼車並不能衡量一個人的價值,不如比一下大家都知道多少科學知識?讀過多少本書?

告訴孩子:不一定非要和別人比較,可以把今天的自己跟昨天的自己比,只要每天有一點進步,就是最棒的

這樣做,還能幫孩子建立自信。

(3)千萬不要溺愛

孩子攀比的土壤,源於家長的溺愛。

要什麼就給什麼,不惜代價滿足孩子,自以為是愛,其實是害。

(4)以身作則,兒童的三觀是父母的投影

如果父母在生活中總是流露出「財富積累=人生價值」的觀念,用不了多久,孩子就能學會攀比和炫耀了。

還有一些父母,雖然對錢財看得不重,但是經常用孩子進行橫向比較,張嘴閉嘴「別人家的孩子」。

雖然這些比較看似與物質無關,但卻非常容易給孩子建立一種扭曲的邏輯:自己的價值建立在與他人的比較之上。

(5)轉移孩子的興趣

孩子對出於攀比而想要的東西,興趣是很短暫的。

如果能引導孩子,轉移注意力,很可能是有效的方法。

當然,這個方法是建立在父母經常陪伴孩子、真的陪著孩子去做有意思的事情的基礎之上的。

(6)讓孩子了解一點金錢和理財的概念

反對攀比拜金和給孩子及早建立金錢觀並不衝突。

現在不少孩子在學齡前就有點零花錢了,家長可以嘗試引導孩子的理財意識。

同時,也要慢慢給孩子透露家庭的經濟狀況:讓孩子了解收入與消費之間是成正比的關係。

而且要讓孩子知道:家庭消費能力,與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為人父母,我們應該給予孩子的,不止是物質上的支持,

更重要的責任,是教會他們正確的價值觀,教會他們區分對錯,跳出攀比圈,做自己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和快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整治攀比之風還得從娃娃抓起

近日,一篇文章在朋友圈熱傳:一位媽媽,為了給孩子辦生日會,邀請孩子班上的同學和家長們來家中做客,沒想到讓她"當場崩潰"。原來應邀參加生日會的孩子家長帶來的禮物都十分貴重,有的價值幾千甚至上萬,自...

孩子生日怎麼過得有意義?網友們的意見很一致

《孩子的生日聚會讓一位媽媽「當場崩潰」》後續生命需要儀式感,但並不非得物質化前天,一篇《爸媽默淚,幼兒園裡的名利場》文章在朋友圈熱傳。該文章寫的是一位媽媽為了給孩子過生日,邀請孩子班上的同學和家...

孩子帶著禮物回家,媽媽卻不開心了

1刷朋友圈看到同事淳子更新:暖暖,媽媽為了你的生日也是拼了!要開心幸福呦!還附了一張圖片:幾十個貼著卡通圖案的精緻粉色小禮盒,還挺驚艷的。淳子來上班的時候,我好奇問她,現在生日都要這麼大陣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