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優等生到殺人犯,這種父母毀了15歲少年的一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江蘇泰興,曾經有一個品學兼優的高中生,一直是班級前五的他深受老師喜歡。

在同學們眼中,他脾氣非常好;在父母眼裡,他乖巧聽話,從沒頂過嘴。

他對父母做到了絕對服從。

直到有一天,他成了一樁驚天懸案的殺人兇手。

15歲那年的一個晚上,這個優等生逃出教室溜到一間網吧,想看一會被父親禁止的小說,卻發現自己沒帶錢。

於是,他就回家拿錢。

快到家的時候,他經過了一排別墅區。

漆黑的一片豪宅,只有一戶有微弱的燈光。

這燈光突然照亮了他的思維,啊,這裡住的都是有錢人。

他靈光一閃,決定進去「劫富濟貧」。

正當他爬上花壇向里張望的時候,聽到背後有人「餵」的一聲,轉過身,中年女主人在一米之外喝問他,「小崽子,你是誰,你想幹嘛?」

他非常驚恐地想要逃走,大腦一片空白。

女主人的喝問還在繼續,他突然想到「完了,完了,這件事不能被我爸知道」。

他慌地去捂女主人的嘴巴,卻換來更大聲的呼救。

情急之中,他掏出了口袋裡的彈簧刀,捅了下去。

一刀一刀,直到74刀之後,女主人的聲音徹底停止了。

這件罪惡掩藏了14年,他從沒安心睡過一覺。

14年後,被逮捕的時候,他說,最害怕的不是殺人,而是怕被父親知道。

完全不叛逆的孩子,因為對家長的絕對服從,也暗生了對家長的絕對恐懼。

這種恐懼完全占據了他大腦的帶寬,剝奪了他的思考力。

假如他能夠遲疑哪怕一秒的時間,根本不會發生這樣荒謬的慘劇。

事實很明顯:是家長的控制欲造就了孩子的「叛逆」。


無數家長都在詢問,孩子不聽話、頂嘴、叛逆,該怎麼辦?

這些孩子,有兩歲多的,有七八歲的,有十幾歲的,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應有盡有,不管是哪個年齡段,家長都在煩惱孩子的叛逆。

為什麼會有叛逆這個詞?因為「叛」的是家長的命令,「逆」的是家長的意志。

這個詞本身表達的是家長的絕對權威,是父母與孩子之間人格上的不平等關係。

在中國,家長對孩子最擅長的就是發號施令,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而每一個命令都是引發反抗的根源。

沒有命令,就沒有叛逆。

真正高明的父母,懂得張弛之道,不會要求孩子一味服從自己,更不會抱怨孩子叛逆。

身邊一位媽媽,是著名教育學者,也是一位暢銷書作者,她就從不違背孩子的意願去強制要求孩子做什麼。

在家裡,一家三口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在孩子才幾歲的時候,就定期開家庭會議,三人互提優缺點和意見,以便日後改進。

甚至為了孩子學畫,特意空出一面牆給孩子塗鴉。

這個從小得到了比同齡人更多尊重和自由的孩子,一直在學業上表現良好,懂事禮貌,人格健全,從來沒有叛逆過。

父母這個身份,是賦予我們保護孩子的脆弱,給予他們安全感的責任。

但是太多的父母,把責任當成了對孩子的絕對權威和統治,動輒限制,呼喝,暴怒,打罵。

如果哪一天,我們中國的家長都懂得像對待一個成年人那樣對待自己的孩子,那麼天底下將再沒有人抱怨孩子「叛逆」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常以命令的口吻跟孩子說話嗎?

本頭條號是由北京大學心理學、俄羅斯莫斯科大學教育心理學兒童心裡育兒師媽媽運營,旨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和高質量的教育資源,歡迎關注。並關注微信公眾號--育兒共成長。PS:做個廣告,育兒共成長社群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