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班級里有一個天天打人的孩子,容忍還是反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在學校的時間,按理說應該是最讓家長放心的時候。

但是,對杭州某小學的一個班級家長來說,孩子在學校的8個小時,卻是他們最提心弔膽的時候。

原因只是因為孩子的班級中有一個愛打人的孩子

這個孩子從一年級開始打人,有時候會追著同學拳打腳踢,把孩子打哭為止。

有時候他還會踢同學肚子,踩同學,勒脖子,或者故意把同學的東西扔掉。

有的孩子被打到腹部挫裂傷,有些女孩子因為忍受不了被這個孩子打,只好一下課就趕緊躲去女廁所,即使這樣,有時候那個打人的男孩子還會守在女廁所門口,甚至上課鈴響了也不走。

有一個男孩是中途轉進來的,老師提醒過說班上有個孩子比較調皮,特殊一點。

當時孩子的媽媽覺得男孩子皮一點是正常的,並沒太放在心上。

直到正式上課後,小朋友每天回家跟媽媽說在學校被打的事,媽媽才警惕起來。

孩子幾乎每天都會被打,晨跑的時候被追著打,體育課的時候被繩子抽,被打巴掌,即使體育老師在場也無所顧忌。

最嚴重的一次,小朋友被那個孩子用鉛筆戳到眼眶,如果再偏一點點,就戳到眼球了。

為了這件事,彼此家長還進行了溝通,愛打人的孩子家長表示他們也對孩子操碎了心,但孩子就是屢教不改,答應回家會好好教育孩子。

但第二天,這個孩子又開始動手打人,還對同學說:「你找我媽媽告狀也沒用,她說我一句就算了。

因為天天被打,班上很多孩子都對上學產生了心理陰影,如果位置被換在那個愛打人的孩子周邊,孩子更是不想去上學。

大家或許會疑惑,既然這樣,為什麼不告訴老師,孩子們也曾向老師告過狀,但最後的結果卻只是被罰抄課文。

如果孩子還手,以暴制暴,結果就是一起被老師懲罰。

孩子們也曾想過聯手,班上一個女生就曾牽頭叫上了幾個經常被打的孩子一起,想聯手對付那個那個熊孩子。

那天,那個孩子拿著板凳又想打人時,他們幾個把這個孩子圍在中間,還沒動手,那個孩子發現形勢不對,就把凳子往地上一扔,跑去告訴了老師。

但這件事最後的結果卻是那個牽頭反抗的孩子被迫轉學,家長群解散。

升入三年級後,打人的孩子家長帶他去專業機構做了治療,在孩子能返回學校正常學習後,家長還申請了陪讀。

但是回來不到一周,這個孩子就因為在家長眼皮底下動手推同學,而被安排去圖書室上課,由任課老師單獨輔導至學期結束。

對於這件事,打人那個孩子的媽媽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對我們。

就這麼一次,輕輕推了別人一下,就不讓隨班就讀了。

這事若發生在別人身上,我根本不會追究。

她堅持認為孩子應該回到學校正常學習,她說:「教育本身就是教書育人,不可能到學校來的每個人都是完美的。

更何況能不能上學不是某個人可以決定的。

就算他以前或許不知道如何去與他人相處,但難道現在改正了,也不行嗎?我孩子現在很好,連醫生都說他進步非常大,行為是完全正常、可控的。

她覺得是其他家長的固執與偏見,讓孩子沒有辦法正常學習。

她認為學校的做法是不公平的,她說:「難道以犧牲我們為前提,去安撫其他家長,就是公平的嗎?」

確實,對於這個孩子返回學校學習,其他家長是很多抱怨的,因為這個孩子的回來意味著班級好不容易建立的平靜又一次被打破,孩子每天都要提心弔膽的在學校學習,而家長則要揪著一顆心,時刻擔心孩子在學習被欺負。

雖然有家長陪讀,但這個家長在課堂上玩手機,下課後也沒有看緊自己的孩子,她家孩子依然會動手。

很多家長甚至要求自己也要申請陪讀,以此來保證孩子的安全。

學校對此也感到無奈,學校書記一直在處理這件事,他認為打人的孩子家長確實「護短」,但孩子媽媽為了孩子辭掉工作陪讀,也不能因此否定他們為孩子所做的努力。

寫到這裡,我很想問問大家怎麼看這件事。

如果這個孩子出現在你的孩子班級,你會選擇哪一種對待方法呢?你會選擇原諒嗎?

歡迎大家各抒己見,積極討論哦!

在這裡,我要說說我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

如果這個孩子在我兒子的班級,我肯定也會與班級其他家長一樣,整天提心弔膽,憂心孩子的安全,

我也可能會與其他家長一樣,拒絕孩子進入班級學習。

因為我孩子的安全也應該被尊重,既然把孩子送去學校,保障孩子在校期間的人身安全是學校的基本責任。

不要動不動說什麼感統不平衡、多動引起的愛打人,如果這個孩子才2歲,或者退一步說,這個孩子還在讀幼兒園,出現這樣的行為確實需要其他孩子的家長更寬容,更具包容心。

但這個孩子已經讀小學三年級了,他的大腦已經趨近於成人,可以像成人那樣思考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還出現這樣的行為,說到底還是家長不負責任導致的。

家長在孩子行為出現問題時沒有認真對待,放之任之,縱容才導致現在的狀況。

孩子在2歲左右,內在自我意識出現後,他們會有向外探尋的意識。

在這個時候,他們會開始有意願與同齡的甚至比自己大的孩子交往。

但有些孩子在與其他小朋友打招呼或「搶」玩具過程中,還控制不住自己的力度與輕重,他們的行為會讓人覺得疼。

這樣的行為看在大人眼裡就是孩子「打人」了。

在這個時候,孩子的家長應該用正確的行為進行引導,在遊戲、日常對待方式中讓孩子認識到正確的力度是怎樣,身體力行的讓孩子一點一點明白正確的交往方式。

這個過程很漫長,比如我家仔仔,2歲不到的時候就喜歡動不動「打人」,我也曾很糾結,尋找了很多方法。

從最初的「以暴制暴」到後面的仔細觀察、體會仔仔「打人」時的心理需求,到最後的耐心引導,我足足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才教會他正確的交往方式,與人打交道的正確力度。

2歲時的仔仔「打人」是兩個原因,一方面是害怕陌生人靠近,努力揮手想讓對方離自己遠一點。

另一方面則是表達喜歡,當他看見自己喜歡的小朋友時,很想表達親昵,但是又不懂得如何用正確的力度與人打招呼,很用力地拍過去,他以為越用力越能表達自己內心的熱情。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只有不斷地用行為引導他與人相處的方式,每次有陌生的小朋友靠近,我會讓仔仔和他先保持一個安全距離,保證對方小朋友安全的情況下再彼此認識。

如果遇到熟識的小朋友靠近,我就會緊緊盯著仔仔,發現他的舉動可能有問題,就及時擋在前面。

我足足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才教會仔仔正確的交往方式,與人打交道的正確力度。

因為在孩子出現問題時,就及時地尋找方法,在仔仔上幼兒園時,他的行為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所以那些打人的行為會延續到小學後的孩子,就是家長不重視導致的行為問題越來越嚴重。

我不否認,杭州這個孩子的家長確實有很努力去尋找解決方法,但是我們可以清晰地從她的言辭中感受到她並沒有真正地把孩子「打人」這個事情放在心上。

或許她的改變更多的是同班的老師、家長逼迫之下的不得已,並不是內心真正認識到「我孩子的問題需要積極面對」!

只有家長不重視,不努力面對,孩子的問題才會越來越嚴重。

生活中,還有一種愛打人的孩子是被家長訓練出來的,他們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愛動手,而是家長生怕孩子吃虧,天天教育孩子要以暴制暴,學會用武力占上風,在這樣的訓練方式下,很多原本不會動手的孩子也被縱容得愛打人了。

我就見過一個小朋友,從小爺爺奶奶就教育他:你可以欺負別人,不能任由別人欺負你。

爺爺奶奶甚至對孩子說:你如果打贏了XXX,我就給你買奧特曼!甚至告訴他可以放心打人,打傷了爺爺奶奶負責出醫藥費。

在家長這樣的縱容下,孩子變得特別愛打人。

最後孩子媽媽只有把爺爺奶奶請回家,自己耐心陪伴並經過很長時間的行為矯正孩子才慢慢回歸正常。

還有一些家長表面上會表現得對孩子打人很歉疚,其實內心卻是縱容支持的。

當聽到孩子打人的消息時,這些家長內心其實很開心,所以往往只是輕描淡寫地訓斥孩子幾句。

訓斥完了就結束了,孩子沒有得到任何教訓,所以他還是會我行我素。

就像杭州這個小朋友,用鉛筆戳中同學眼眶,第二天繼續打人,說對同學說:「你找我媽媽告狀也沒用,她說我一句就算了。

」從中,我們就能知道,說到底,這個孩子打人的行為越來越嚴重,就是媽媽縱容的結果。

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為,孩子行為出問題後,既然不能輕描淡寫地說兩句,是不是就要狠揍一頓,揍到他記住,就好了?

這裡也要特別解釋一下,我所謂的「教訓」並不是懲罰,而是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造成困擾甚至傷害。

我特別崇拜的一位特級教師——曾志梅老師就曾給我講過她如何面對特別愛打人的孩子的事。

那個班級曾老師是三年級接手的,當時班上也是有一個特別頑皮好動,愛打人的孩子。

那個孩子的媽媽甚至都已經放棄,準備給孩子辦休學。

但是曾老師對孩子媽媽說:「如果你做父母的自己都放棄了,孩子怎麼辦?我們一起努力吧!」

就在她說完這句話的那天下午,這個頑皮孩子又惹事了,在游泳時,他把同班一位女生的頭摁著往水裡摁,導致那個女生喝了很多水,更是差一點就被淹死。

事情發生後,曾老師也叫來了兩邊家長,也讓這個肇事的孩子坐在旁邊聽。

等家長安撫好後,她把這個男孩獨自留了下來。

但她沒有開口罵孩子,而是彎下身,耐心地對孩子說:「你有沒有想過你這樣做會帶來什麼後果?」孩子迷茫地搖搖頭。

曾老師就特別耐心地與孩子一起分析、探討、思考這些行為的後果。

這在這個孩子的成長中是從來沒有過的,以前他惹事,要麼被父母打,要麼被其他家長和老師責罵,從來沒有人耐心的與他尋找過原因與後果。

這帶給了孩子不一樣的體驗。

經過認真地思考,孩子自己認識到了行為的後果,誠懇地向受害的女生及家長道歉。

雖然經受了一次深刻的教訓,但孩子畢竟是孩子,行為不可能因為一次事件而徹底改變。

但每一次孩子犯錯,曾老師都會用這樣的方式對待他,並且教會孩子父母用這樣的方法引導孩子。

一年時間過去了,這個孩子不再打人,不再惹是生非。

現在這個孩子在北京,有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逢年過節,還會發簡訊給曾老師。

曾老師還給我看了這個孩子曾經寫給曾老師的一封信,信里言辭真切地表達了他對曾老師的感激之情。

分享這個故事,其實想說的是:孩子的問題不是不能改變,而是要耐心地、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改變。

只要家長老師足夠用心,孩子就一定會發生積極的變化。

而在孩子的成長中,至關重要的是父母對孩子的對待方式。

說到底,還是那句話,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

家長自己的錯誤處理方式才導致這樣的結果。

在這樣的情況下,憑什麼讓其他的孩子來背鍋,承擔家長監管不利的後果呢?

如果真的希望孩子正常融入社會,家長就應該更積極一點。

不然,憑什麼讓別人為你家孩子的暴力行為買單呢?

——END——

特別聲明:本文為60分媽媽月華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60分媽媽月華」

如未經授權轉載,將舉報,並追究法律責任!

【60分媽媽月華】暢銷育兒書作者,國家級兒童心理諮詢師,著有《別等孩子長大了才後悔你現在做得太多》。

專注寶寶的吃喝拉撒,生長發育,學習力培養及身心成長,也關注媽媽的心靈成長,健康的母嬰關係才能培養出更加傑出的寶寶。

如果你想孩子身心靈都能更健康,關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喜歡打人的寶寶是怎麼來的,又該如何教育?

「有人打了我的孩子,我到底該不該教他打回去?」「我的孩子喜歡打別人,我們該怎麼教育他?」「孩子被打」和「孩子打人」一直都是熱度不減的高頻話題。「如果我的孩子喜歡打別人,我們該怎麼辦?」是啊,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