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被愛「迷眼」,用錯的愛甚於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父母對孩子的愛毋庸置疑,但如何去「愛」卻是一生的功課。

用錯了愛的方式就會導致孩子不良的態度和行為習慣,妨礙潛能的發揮。

「愛」的目的是教育下一代成為負責任、尊敬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強、對社會有貢獻的成員,所以管教時一定想清楚選擇的方式到底是為過去的錯誤而賠償還是為將來的技能而學習。

2013年秋季,大衛一年級,因為放學時間比哥哥早15分鐘,所以就講好我去接的那兩天,他下課後可以在校園的操場上玩兒到哥哥放學,我們再一起回家。

沒想到過了兩個月,他一位同學的媽媽旁敲側擊地告訴我,大衛在操場上沒成人監督,好幾次把木屑撒在那裡玩耍的女生頭上,還不肯認錯。

我一聽火就上來了,馬上衝到他面前去問怎麼回事?他先推託說不是他,後來看賴不過去了就說某某同學先開的頭,他只是隨從。

旁邊有位女生的媽媽義憤填膺,怒斥他不負責任的惡劣態度後,跺腳揚長而去。

留下我愣在原地,臉上紅一塊黑一塊地發燒,無地自容。

在公立學校工作17年來,我從未見過不愛孩子的父母,卻接觸過很多像自己這樣因為不知道如何去「愛」而導致孩子養成不良的學習和行為習慣,以致妨礙了孩子潛能發揮的父母。

我們對孩子的愛毋庸置疑,但如何去「愛」卻是一生的功課。

反省自己在撫養大衛前五年中的錯誤,我開始重溫積極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國內翻譯成「正面管教」,我更喜歡「積極管教」,因為「正面」沒反映出它裡面「主動」的含義,積極管教基於兒童行為理論美國精神病學家和教育家魯道夫·德雷克斯博士(Dr.Rudolf Dreikurs,1897—1972)在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Dr.Alfred Adler 1870—1937)的個體心理學理論基礎上,建立兒童行為理論,認為兒童的不良行為是缺乏歸屬感造成的;中心思想是,當孩子們感到自己是集體中有價值的一員時,不需要懲罰或獎勵就可以學會合作.於20世紀80年代在簡·納爾森博士(DrJane Nelsen)和林恩·洛特(Lynn Lott)的同名暢銷書中,被大眾了解和接受。

它的核心思想是:管教的目的是教育我們的下一代成為負責任、尊敬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強、對社會有貢獻的成員,要達到那一步,孩子需要學習很多生活和社交技能,所以管教的方式一定充分體現親子之間的相互尊重和鼓勵。

如果孩子和自己的家人、學校、社區有親密的關係,他們一定不會有不良行為。

積極管教指出家教中常犯的誤區有:

①期待孩子和成人對事物的優先排列順序一致;

②一味指責和批評;

③事先沒定好規矩;

④管教中沒保護孩子的尊嚴。

有效的積極管教有五個標準:

①幫助孩子體會到和管教者間的親密關係,自己受重視,有歸屬感;

②被管教者和管教者相互都感到受尊重和鼓勵;

③有長期效果:考慮到孩子們還在學習如何思考、感受和決定對自己和周圍世界的觀點以及將來類似情況下如何應對;

④教給孩子重要的社交和生活技能,如如何尊敬、關心他人、解決問題、合作,為家庭、學校和社區貢獻力量等;

⑤給孩子們機會去發現自己的潛力,鼓勵建設自主性。

積極管教強調計劃和預防,認為建立相互信任的親子關係,讓孩子經常從父母這裡感到尊敬和歸屬感,是所有管教問題的金鑰匙。

比如,全家一起打掃房間來避免關於家務的爭執,每周固定時間開家庭會議討論不同問題等。

如果孩子事先參與制定合理一致的規範,他們就不會反感懲罰。

當問題行為出現時,傳統管教方式和積極管教最大的不同是:管教的目的到底是為過去而賠償還是為未來而學習。

傳統管教方式為過去而賠償,所以在面對不恰當行為時家長會產生憤怒、暴力和損壞性的反應,但積極管教是用以下四種方式來幫孩子為未來的成長而學習:

①正面反饋好行為:抓住孩子做得對的時刻,及時表揚;

②負面反饋:如忽視用哭鬧的方式提出的無理要求;

③正面懲罰:如要求孩子把自己灑出的牛奶擦乾淨;

④負面懲罰:明知故犯時把某特權收回,如明明解釋過不可以砸玩具還是砸,那就把怕砸的玩具拿走,今天不可以再玩。

在積極管教的過程中,父母的語氣是鎮定的,態度是平和的,因為目的是為了孩子能從錯誤行為中提高將來處理問題的能力。

問題行為發生後處理的基本原則有:

①自然後果:如不交作業,成績就下滑;

②邏輯後果:如不能遵守約定的遊戲時間,本周就失去再玩的特權;

③讓孩子們了解犯錯誤並不可怕,只要從中學到教訓,因為機會=責任=後果。

學齡階段,「邏輯後果」是很有效的工具,儘量讓孩子需要承擔的後果和行為間有邏輯關係。

威廉的中文課後輔導班裡曾有一位高年級的孩子常常欺負同學,嚇得他因此而要求換學校。

我去諮詢輔導班的負責人,她們談起這位孩子的父親也是膽戰心驚。

說父親其實十分愛孩子,但不能容忍任何錯誤,特別是飯盒或外套忘在學校時,父親可以當著老師的面使足力氣對他一腳踹過去。

疼是肯定疼了,可孩子愛忘事的毛病還是沒改,每次都是輔導班老師怕父親發脾氣而反覆督促他檢查。

希望孩子把自己的東西管理好,出發點是正確的。

有些孩子天生自理能力強,但對大多數孩子來講,這個好習慣需要慢慢培養。

「踹一腳」和要糾正的「愛忘事」的行為之間沒有任何邏輯關係,所以對孩子今後在這一方面的提高也不會起到任何作用。

外套或飯盒落在學校里,不如提醒他第二天去「失物箱」查找。

如果又忘了找,那父母需要抽出時間上課前或放學後和他一起去找。

反覆幾次,費時費力,孩子肯定會意識到忘事帶來的不便。

如果每天能把東西都帶全時獲得鼓勵,那他會學得更快。

積極管教中的親子交流原則強調避免無效說教或舊事重提,減輕對後果的恥辱感,集中精力解決問題。

孩子如果感受到父母的理解,會更容易從失敗中吸取教訓。

讓孩子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父母重視他們的貢獻,他們會感到歸屬感和價值。

常用的交流方式有以下幾種:

①「什麼」和「如何解決」問題:通過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你覺得怎麼發生的?」「你怎麼看?」「我們從中學到了什麼?」「解決這個問題有什麼好主意嗎?」一類的問題,幫助孩子發展思考和判斷能力。

②問好奇的問題:「請再說清楚一點。

」「還有嗎?」「要不要我們一起想想所有的可能性?」

③反饋式聆聽:父母重複聽到的信息。

④積極式聆聽:聽出孩子言語中表露的情緒,使孩子感受到他們被理解和認同。

⑤專心聽不發表意見。

⑥用「我注意到……」來點出問題,避免指責的語氣,如「我注意到你還沒收拾被子。

對於大衛不負責任的行為,震驚過後,我先檢討了自己在育兒過程中的疏忽,特別是他過去在發生類似情況時,我沒通過合理的後果教他如何正確地得到同學的注意。

回到家中,談話剛開始,大衛馬上就說:「你不用說了,我知道自己哪裡錯了。

」那我就和他商量該怎麼辦。

他建議從此不去那個操場玩,因為那是給學前班準備的,場地小,他又體力過剩,容易招惹到同學。

他選擇去一、二年級的操場,地方大,跑得開。

我們還談到最近在課堂上對老師的指令有不遵從的行為。

他提到這位一年級的老師和學前班老師不同,做得好極少給表揚,做不好就氣憤,給很多負面的注意力。

而他又是寧可得到負面注意力也比沒人注意強的「人來瘋」。

我答應他和老師聯繫,建立積極行為表格:如果遵守指令,老師就會有貼紙在上面,晚上可以多點他最享受的和媽媽讀書的時間。

積極管教中強調善後的重要性,讓孩子有機會表達情緒和想法,一起列出解決方案,定下期限完成並為此負責。

有效善後的特點包括意見儘量簡單明了;提醒孩子遵守大家同意的規範;孩子能遵守約定時,及時鼓勵。

大衛承認自己確實曾經把操場的木屑撒在同學的頭上,很不禮貌。

他給同學寫了抱歉卡,保證以後不會這樣做。

我也表揚了他的勇氣,告訴他我相信他一定會越來越負責任!

感謝大衛,讓我看到自己多容易被「母愛」迷住眼睛,忘記了家教的正確方向。

「愛」不是有求必應,真正的「愛」和積極管教設立的目的一致,是幫助我們的下一代成為負責任、尊敬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強、對社會有貢獻的成員。

雖然「愛」錯了六年,還好我還有機會改正。

近兩年大衛自控力相比以前有了明顯提高,責任感也越來越強,讓我體會到,做家長也是我們成長的過程。

亡羊補牢,永遠不會「太」晚。

本文摘自《我在美國做學校心理學家》 謝剛/著

2016年

5月16日

i雅典娜

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考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可購買《我在美國學校做心理學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沒有最完美,只有更好

小明的故事,大家肯定都聽過,小明在學校里,動不動就會惹老師生氣,老師對小明的懲罰,無外乎就是罰站,離開教室等等,大家把這樣的場景都當成了笑話來看,但其實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也是屢屢出現。

孩子挑戰答疑:六個步驟應對孩子挑戰

當思考如何應對孩子給我們帶來挑戰時,嘗試去回答以下問題:1、我想解決的問題是什麼?2、(具體情境)我說了什麼、做了什麼、有什麼感覺、有什麼想法?3、(具體情境)對方說了什麼、做了什麼、他可能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