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請允許孩子們自由地「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孩子在表達真實的自己時,父母的反應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

孩子感到難過、委屈的時候想哭出來,如果父母允許他哭,那麼他就會學習接觸內心感受,並且將之表達出來;反之,如果父母不允許,孩子則可能對自己的內心感受產生懷疑,認為自己不該有這樣或那樣的感受和表現,覺得自己不好。

當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觀點、期待和渴望的時候,家長可以接納並表示理解,讓孩子感覺到這麼做是安全的,自己的內在是合情合理、能夠被接受的。

這並不意味著家長一定要贊同孩子,認同孩子的做法,家長當然可以保留意見,但同時也要尊重孩子,讓孩子能夠自由表達。

如果不對的地方,可以委婉提點孩子,想想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和角度,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無法允許孩子去自由表達他內在的某個部分時,那麼可以檢視一下家長的內心,是否被某些條條框框束縛了,或者被某些期待妨礙了,接下來再決定是要保留這些條框和期待,還是要做出改變。

不過很顯然,束縛越多,就越可能給孩子帶去負面影響。


舉個例子:孩子的玩具被搶走了,孩子哇哇大哭。

如果媽媽生氣的說「你別哭了,就知道哭,哭有什麼用?」這是媽媽把自己的無力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孩子感覺到自己哭是不對的,可是不哭的話自己心裡難受又該怎麼辦呢?孩子的內心是茫然無助的。

這個時候,其實媽媽可以允許孩子用哭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同時還可以用自己的表情、動作、語言表達對孩子的理解。

比如,溫柔地抱抱孩子:「你的玩具被搶走了,很難過是嗎?」給孩子一些時間,讓他的情緒發散出來。

在這之後,用提建議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做出決定:「你現在打算怎麼辦?我覺得你可以找小朋友要回來,或者請老師幫忙,也可以讓爸爸媽媽陪你一起去要,這些辦法都可以。

你還想到什麼其他的辦法了嗎?你的事情自己決定,媽媽支持你!」

這樣,不但孩子接納了自我的情緒,他還知道了其實面前有很多選擇,事情可以怎麼解決處理,不僅鍛鍊了自己做選擇的能力,而且自尊和力量感都能有所提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