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懲孩子要科學,聽聽這7個建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 | 茅於燕(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著名兒童心理學家)
孩子逐漸長大,從一個自然人成為一個社會人,是需要成人的關愛和教育的。
為了幫助家長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
區別對待
罰要當過,也就是平時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區別情況,不要過分,而且要結合年齡。
一個3歲的孩子打開爺爺的眼鏡盒,把眼鏡掉在地上摔壞了,跟一個5歲的孩子做了同樣的事,處理起來就要有區別。
孩子不小心把水杯碰翻了,跟有意將不愛吃的雞蛋扔在地上,教育起來也應有所區別。
2
掌握情緒
家長在情緒激動之下不要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
這時,家長做的一切都過分,事後又會後悔,孩子也會不理解。
說理明確。
說理要簡單、具體,使孩子真正能懂,抽象地說教,次數越多越無用。
3
不動手
家長開打,就做出了一個暴力行為的範例,而被打了的孩子很容易就用暴力對待其他孩子,以後還會打自己的孩子。
4
培養孩子自控力
平常家長要認真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孩子一旦有了自控能力,一般不會犯大錯,當然,有些過失行為不在此列。
所謂大錯,主要是強詞奪理(「 我沒錯」)、屢教不改( 磨磨蹭蹭不聽指揮)、依賴成性( 不努力、懶散)等,在這些情況下,培養自控能力很困難,但儘早給孩子播下自控能力的種子,最終也會發芽、開花、結果的。
5
表揚孩子的好行為
孩子做事是喜歡得到別人的注意和表揚的,孩子得到誇獎能增強自信心,能使孩子強化他的自我價值,會有更好的表現,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6
讓孩子體驗行為的後果
比如,孩子把早餐餅乾給小狗吃了,自己就沒有了;孩子把毛絨玩具熊扔到髒的地方,家長去洗,自己就沒有玩的東西了;孩子把書撕了,家長就無法給自己講故事了等等。
對待類似事情,家長不要心疼孩子所受到的應有的「 懲罰」,這些被「 懲罰」的經驗,會給孩子一種提示,不能做不恰當的事。
當然,也就避免了家長用人為的懲罰方法。
7
不抓住孩子的錯不放
當孩子受到批評、教育之後,生活就要儘快地恢復到正常的狀態中去,不要無休止地說教。
孩子有了哪怕小小的改變,家長就要歡迎、接納,這種寬容心態能夠使孩子養成自控能力,而一味地抓住不放,則適得其反。
孩子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個體,他不是家長高興時的一塊寶,也不是家長生氣時的一棵草。
家長對孩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好的行為要表揚、鼓勵,對不當的行為要教育和寬容,有時忍耐與克制也是一種教育。
如果家長希望孩子健康成長,而家長不能正確對待孩子成長中的問題,就不能給孩子帶來健康的成長。
來源 | 《啟蒙》
高情商媽媽沒有打不好的「育兒牌」
文章來源於大V店聽課筆記暢然媽媽。 大家好,我是暢然媽媽,由於重視孩子0-3歲的黃金成長期及早期陪伴和教育,碩士畢業後,我就堅定地做起了全職媽媽。我很熱愛大V這個平台,讓我系統地學習到了科學育兒...
快來get!培養寶寶的自控能力的親子小遊戲!
我們都知道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不善於控制自己的行為和願望,這其實同其生理髮展有密切的關聯。因為幼兒的神經纖維未完善,神經興奮強於抑制。另外,幼兒的自控力差還同其受教育的環境有關,如果周圍成人...
如何不通過打罵管教好孩子
做父母,是一個欣喜與抓狂交織的過程。你需要通過各種「工具」才能教育好孩子。除了打罵之外,你還可以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和創新能力,教育孩子。下面將介紹幾種教育的方法,你可以單獨或組合使用,相信它們會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