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哭了要抱嗎?不要等他長大了再來彌補「擁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寶媽對孩子一哭就報的做法表示很擔憂,這樣長大的孩子多脆弱啊。

只有孩子哭的時候,採取不報的做法,寶寶才會知道哭是沒有用的,以後就不會輕易的哭了,這樣以後多好帶啊。

所以很多寶媽一狠心,選擇不抱。

·這個就是「傳說中的哭聲免疫法,」有的寶媽就在自己孩子身上實踐,發現,越是不抱孩子,孩子就哭的約凶。

懷著那顆心底的母愛,很多寶媽就不舍孩子這麼哭,把那「該死的哭聲免疫法」拋到腦後,先抱再說。

·其實你越是不抱他,他可能越會哭,第一點,有可能以為他覺得你忽略了他,孩子的哭泣有一部分是呼喚父母的方式。

第二點的話,因為他還不會說話,按照正常的思維來說,如果你呼喊一個人,他沒有聽到,你會不會加大音量?也是同樣的道理。

第三點可能就是寶寶躺著不舒適,比如說太熱啦,或者說紙尿褲太緊了什麼的原因。

·各位寶媽不要覺得「哭聲免疫法」會有很神奇的作用,其實不然,它還會給孩子未來的成長造成很大的影響。

孩子哭泣,是自己情感的表達,需要呵護或者是想和爸爸媽媽說說話,雖然他也只會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

孩子雖小,也是有需求的,如果說孩子餓啦、熱了或者是冷了等等,讓他感覺到不舒服,一些孩子就會用哭泣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如果這個時候父母不抱他,說上幾句話,那麼小寶寶該感覺多麼孤獨無助。

·當然,有的時候孩子沒有需求,也會哭泣,因為這個時候的哭,是撒嬌的哭泣,想要爸爸媽媽抱抱了,因為以前哭的時候都會被寶寶。

久而久之就會給孩子這種心理按時,會採用哭泣的「套路」索取抱抱。

那麼,就回答開頭,經常抱抱孩子,會不會把孩子寵壞,孩子以後變得很脆弱,動不動就哭?這種擔憂是普遍存在的。

·美國的布朗大學曾今做過研究表明,如果孩子的哭泣,能夠及時的得到回應,那麼孩子以後的語言能力和認知能力將會發展的更好。

經常得到父母的擁抱,長大之後反而不會依賴父母,而且會有更健康的心理狀態和社交能力,有一句話說的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才是最想要的。

為什麼越多的給孩子擁抱,反而孩子越有安全感呢?如果你細心的進行觀察,可能會發現,那些經常會向父母索取抱抱的孩子,不會長時間的「占據」你的懷抱,而是玩一會就好了。

·因為,他想獲得的是你的關注度,他想知道自己在你的心理有沒有地位,這也是一種認知的表現。

確認你對他的關注度後,他的內心會獲取安全感,才會轉移注意力,去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物。

比如說,如果你在一個陌生的環境,內心充滿了恐懼,還會有心思找東西玩嗎?給你一個手機你都不能靜下心來玩,第一時間就是拿起電話求救是吧?然後找最親近的人或者110?孩子的哭泣就相當於電話,這是一種聯繫方式,會呼喚自己最信任的守護神,也就是自己的父母。

都是一個性質的。

·相反,那些得不到及時擁抱的人,長大以後不太會表達自己的需求,人際關係、親密關係和安全感都會受到影響。

所以,當孩子哭泣的時候,請不要「吝嗇」你的懷抱,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環境,給他關注度,讓孩子知道,他有很愛他的爸爸媽媽。

·小時候的擁抱,並不會把孩子寵壞,會寵壞的是的孩子都已經開始上幼兒園了,還是讓爸爸媽媽給他穿衣服、餵飯等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才是真的會被寵壞,這是現在大部分家庭都存在的一個現象,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很難獨立。

最後,希望寶爸寶媽們在孩子處於嬰兒期的時候,多給孩子一點愛,而不要等孩子長大了,再給他「擁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哭鬧不能抱,你是懶還是糊塗?

前幾天,一位媽媽留言:我家寶寶3個月了,經常哼唧求抱抱,一抱就好!周圍人都不讓抱,怕養成壞習慣;又怕不抱會讓寶寶缺乏安全感,鬧哪樣啊,我迷茫了…」小編不禁感慨:唉,現在當個媽真不容易呀,連寶寶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