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種情況不能批評孩子,否則別怪孩子長大討厭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段時間看網上報導,孩子用父母的手機玩遊戲,結果把父母卡里的錢全花光了,爸爸氣的把孩子帶到鬧市區,讓孩子當眾下跪受罰。

這位爸爸的懲罰措施有效嗎?可能吧,但是將孩子暴露在那麼多人面前,甚至還被當做媒體、新聞來傳播,對孩子內心造成的心理創傷是無法彌補的。

當然,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做錯了事就得教育,不然他就不會長記性。

這種想法是沒錯,但是批評和教育也得講究方法和場合不是?在這5種場合下,家長們可別批評孩子,這樣不僅沒作用,還會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以後更難溝通,甚至讓孩子討厭你!

1、當著孩子喜歡的人

當著孩子喜歡的人的面兒批評孩子,最容易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

因為這不僅涉及到孩子面子和自尊的問題,孩子還很可能因為這件事,被他喜歡的人討厭,進而導致兩個人的關係破裂。

比如孩子特別喜歡姥姥,結果媽媽因為孩子犯錯,就當著姥姥的面子批評孩子,結果導致孩子以為自己被姥姥知道了自己的缺點,會變得不喜歡自己,甚至討厭自己。

不僅給孩子造成很大壓力,還讓孩子對父母產生厭噁心理。

2、當著外人的面

當著外人的面兒批評孩子也是不可取的,因為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丟人了,從而打擊到到孩子的自信心,長此以往,孩子會產生自卑的心理、叛逆、暴躁易怒的性格,喜歡跟父母對著幹。

比如平時出去遇到熟人,父母總是喜歡讓孩子跟熟人打招呼、叫人,孩子不叫,父母就批評孩子沒禮貌。

這不僅會挫傷孩子交往的積極性,還會讓孩子更加內向、自卑。

3、孩子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

很多家長因為忙,喜歡見縫插針地教育孩子,孩子看書的時候講道理,玩積木的時候講道理,就連吃飯的時候也是道理一大堆。

不僅破壞了孩子做事的積極性,而且還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長此以往,孩子只會學習越來越差,越來越討厭跟父母交流,甚至或做出一些衝動的事情都有可能。

4、孩子生病、受傷害時

孩子生病或者受傷害時,最需要的是家長的陪伴和安慰,而不是批評和指責。

這樣只會讓孩子心情更加煩躁鬱悶,等以後有事情了,孩子也不會再喜歡跟你交流,從你那裡得到安慰了。

比如孩子生病、尿褲子、在幼兒園被別的小朋友欺負了,家長就在一邊冷嘲熱諷、批評教育。

什麼怎麼這麼不小心,這點事情都辦不好,都這麼大了還不會照顧自己等等。

不僅破壞了孩子對家庭溫馨的印象,還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冷漠、厭惡的情緒。

5、家長自己生氣時

不少家長有這個習慣,自己在外面受氣了,回到家裡看見孩子犯錯,脾氣就上來了直接沖孩子就吼。

結果孩子不服氣頂嘴,導致兩個人越鬧越僵。

嚴重傷害親情不說,還會給孩子留下不講理的印象。

倒不如雙方都冷靜一下,等氣消了,再慢慢溝通,這樣孩子反而更容易接受。

這5種情況下千萬不能批評孩子,否則別怪孩子長大以後討厭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說對孩子的批評不要總「翻舊帳」?

【家長心事問答】Q:最近孩子總是犯相同的錯誤,跟他糾正過很多次,還是沒有效果, 跟他翻之前的事情,他還不耐煩,應該怎樣教育他呢?A:孩子一旦有些小錯誤,父母就會把孩子之前犯過的錯誤統統拿來批評一...

愛子七不責,後悔看晚了!

著名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說過:「批評不僅僅是一種手段,更應該是一種藝術,一種智慧。」孩子犯錯不可避免,批評深了,怕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批評淺了,又怕孩子不當回事。怎樣批評才能產生最佳的教育效果又不傷...

最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家長們快來學習吧!

最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家長們快來學習吧!有的家長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不容易成才」。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而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一通不要採取過激的方法有的家長...

2歲前和6歲後的孩子不要打,越打孩子越叛逆?Why?

帶孩子去超市的父母經常會碰到孩子要這個又要那個,不給買就放大招打滾撒潑、嗷嗷大哭,結果就是孩子和父母成為超市裡的焦點,父母哄勸不聽要麼是被逼妥協,或者是面子上過不去開啟「打孩子模式」。小孩子經常...